伍秉鉴后人在哪里?伍秉鉴后代子孙怎么样了?,伍秉鉴后人现状
世界首富伍秉鉴
清末官商伍秉鉴曾被《华尔街日报》列为上个一千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之一。但他究竟是怎样败落的,各路史家可谓众说纷纭。不过,在一个湖北佬看来,他无论是超过2600万两白银的巨额家产,还是朝廷破例所授的从二品顶戴,都无法使他在大清王朝与欧美列强的夹缝中安身立命……
“不会讲笑话”的“十三行”老板
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城里颁布了一则布告,宣布凡是 “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以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经过遴选,广东政府招募了13家有实力的行商,指定他们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就这样,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广州十三行”诞生了。
伍秉鉴先祖籍贯福建泉州,以在武夷山种茶为业,于康熙初年定居广东。到了1783年,当时在一个潘姓行商首领家做账房的伍国莹(伍秉鉴的父亲)创立了怡和行。在清代,很多有钱的人家都到武夷山承包茶园,他们既种茶、制茶,也卖茶。怡和行最初的拳头产品就是武夷山的乌龙茶。
1801年,32岁的伍秉鉴子承父业,成为怡和行的“掌门人”。在许多人看来,沉默寡言、没有幽默感的伍秉鉴,似乎不太适合做生意。与他交往颇多的洋人甚至说“一辈子只听他讲过一句笑话”。但怡和行在他手里,却如同变戏法一般,越变越大。
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出口贸易产品就是茶叶,十三行的行商半数以上都是经营茶叶的闽商,而且欧洲人对茶叶质量十分挑剔,但伍家所供应的茶叶被英国公司鉴定为最好的茶叶。伍秉鉴凭借其家族崛起时遍布武夷山的优质茶园,以怡和行号为商标的箱装茶叶,畅销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和费城等世界著名城市。在国际市场上,凡是伍怡和牌的茶叶,就能卖得出高价。
当然,伍秉鉴还有他独到的地方,洋人们都认为他“诚实、亲切、细心、慷慨”,是最为值得信赖的商业伙伴。有记载说,1805年,外国一家商号按约运到广州一批棉花,到了港口后发现是陈货,行商们都不愿接货,伍秉鉴却收了下来。看似亏本的伍秉鉴就是凭着这样的手段与许多颇有实力的洋商建立起了很好的私人友谊。
伍秉鉴拥有足够财力后,十分注重拉拢其他行商。1811年,伍秉鉴担任英国公司羽纱销售代理人,他将利润按比例分给十三行的全体行商。从1811年到1819年,伍秉鉴还向濒临破产的行商放债200余万银元。
伍秉鉴还因其慷慨而名播海外。据说,有个美国波士顿商人和伍秉鉴合作经营一桩生意,由于经营不善,结果欠下了伍秉鉴7.2万两白银的债务。由于他一直没有能力偿还这笔巨款,所以也无法回到美国。伍秉鉴听说后,马上叫人把借据拿出来,当着这个商人的面把借据撕碎,宣布账目结清。从此,伍秉鉴的名字享誉美国,被传扬了半个世纪之久,以至于当时美国有一艘商船下水时竟以伍秉鉴的商号命名。
“金山珠海,堆满银钱”
从1813年起到十三行没落,伍秉鉴一直担当行商领袖——总商。
有资料显示,在1801年至1843年,伍秉鉴向官府“进贡”的钱,达1600余万两之巨,买回来了一大堆的官衔和封荫。按照清朝的规矩,商人最高能授三品职衔,但伍秉鉴却破例捐到了个从二品顶戴,上至伍秉鉴的曾祖父,下至其子,五代俱晋一品荣禄大夫,可谓广东首屈一指的红顶商人。
在各种光环的笼罩下,伍秉鉴在生意场上更加顺风顺水。到19世纪中期,他不但在国内拥有数量惊人的地产、房产、茶山、店铺和千万家财,还在美国投资铁路、证券交易和保险业务,同时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其经营网络铺向世界各地。
当年“十三行”的繁华可用“金山珠海,堆满银钱”来形容,据记载,1822 年十三行处所发生的一场大火,大火中熔化的洋银满街流淌,竟流出了一二里地。
“十三行”中以四大巨富——潘启官、卢观恒、伍秉鉴、叶上林创办的同文行、广利行、怡和行、义成行最为著名。2001年《华尔街日报》曾评出千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 人,其中就有伍秉鉴。
据伍秉鉴后人估计,至1834年,伍秉鉴积累的财产达2600万两白银,等于清廷近半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今天的50亿元。他在珠江南岸溪峡街的伍氏花园,堪与《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媲美,仅大厅就能容纳上千个和尚诵经礼佛。据上他家做过客的洋人描述,登上他家的高台,“广州全城景色及城外江河舟楫俱在眼前”。当时,就连远在京城的皇帝都知道广州有个伍秉鉴钱多得不得了。
“怡和行”在中外商界都是个响亮的名号,1832 年英国人威廉. 渣甸和詹姆士. 马地臣借用伍家“怡和行”老字号,创办了“怡和洋行”,鸦片战争后“怡和洋行”总部迁至香港,成为远东最大财阀,对香港早期的发展举足轻重,有“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之称,至今怡和洋行在香港仍然维持相当的业务,包括:置地、牛奶公司、文华东方酒店 、香港空运货站、 香港货柜码头、 惠康 超市、 7-11 、 宜家家居 、 Pizza Hut 等等,员工总数超过十万。
成为朝廷的牺牲品
就在伍秉鉴的商业帝国步入顶峰时, 1840年6月,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爆发了。据说,伍秉鉴当时“被吓得瘫倒在地”。因为伍秉鉴知道,英国之所以要发动这场战争的,就是对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极为不满,如果英国获胜,十三行的独特地位肯定会被取消。
本来,此前伍秉鉴曾经多次向官府打报告申请退休,可是每次都被官府压了下来。后来,他以白白给官府50万两银元的代价才得以被批准将怡和交给他的儿子伍尚荣管理。不过,官府还是要他为十三行的行商作担保。他甚至表示愿意把百分之八十的财产捐给官府,让官府批准他将怡和行关闭,自己仅用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财产来安享余生,也没有得到同意。
一边是偷偷夹带鸦片牟取暴利、具有多年往来贸易的外国商家,一边是要收缴鸦片、焚烧鸦片的朝廷官府,伍秉鉴作为十三行的总商,两边都得罪不起,只有倾尽自己所能来化解这场危机。
战争一开始,伍秉鉴就带领十三行的行商们向官府募捐,出资修战壕、造舰炮。然而,清军却毫无抵抗之力,仍然全线败退。1841年5月,英军兵临广州城下,伍秉鉴之子伍尚荣奉命与英军讨价还价。最终,中英双方签订了《广州和约》。按照协议,清军退到广州城外60里处,限期在一个星期内交出600万元的赔款;英军退到虎门炮台以外。这600万元巨款,其中200万元由行商先付,其余400万由官府垫支,行商分年摊赔归补。
鸦片战争以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方向外商开放五个贸易码头,十三行“一支独大”的贸易垄断地位自此消失,朝廷下令十三行的行商偿还《南京条约》规定的300万元的外商债务,伍家独认100万。由于一时未能交清债务,官府天天派人上门催缴。风光一世的伍秉鉴再也咽不下这口气,一病不起,于1843年9月在广州河南去世。
伍秉鉴死后,曾经被称为“天子南库”的广东十三行开始逐渐没落,于1855年12月15日深夜,在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中化为灰烬。
伍秉鉴后人在哪里?伍秉鉴后代子孙怎么样了?
后世访谈:
由于伍秉钧无子,因此过继了伍秉鉴次子伍元兰入嗣,伍元兰又无子,再过继其兄长伍元芝之次子伍长绵入嗣。之后伍长绵子孙繁盛。故伍秉钧之后人,实际也是伍秉鉴后人。几经周折,我们找到了这一分支的由伍秉鉴算起的第七代传人,伍凌立。他的父亲伍丕舜,曾留学美国,后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2001年去世。
伍凌立,1956年12月出生,工民建工程师、房地产经济师,现居深圳。近二十年来一直在收集关于伍家的资料、寻找其他伍家后人。
伍凌立:“‘文革’时,我爸爸不敢去祠堂”
记者:你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家族的故事的?
伍凌立:在我小的时候,只从亲朋好友中得知一些伍家以往的事情。近十年前才知是清代广东名门。
记者:你现在手头的资料和这些族谱是从哪里得来的?
伍凌立:部分是从伍润斐原始家谱中实拍得来,不足部分是从荔湾区地方志胡主任手中得来的。名义上我们就是属于伍秉钧这一支,但是他是没有儿子的,所以实际上我们是从伍秉鉴一支过继来的。早些年时,还没找到族谱,有的人说我父亲长得像伍秉鉴,开始自己也莫名其妙,后来查看了这个族谱才知道原由。
记者:你对自己家族的关注到现在为止持续多久?
伍凌立:我年轻时就对家族的历史比较感兴趣,都有二十多年了。在我十几二十岁的时候问我的父亲,他有很多都答不出来。
记者:你父亲知道得比你还少?
伍凌立:就现在而言,他知道得肯定比我少。不过在他年轻的时候,他的爸爸,即我的爷爷知道得比较多。从父亲得知广州沦陷前家宅已被日军飞机炸弹炸毁,我爸爸是抗日的积极分子,我十叔也是抗日时期去当兵的,因此当时他们对这些也不是很感兴趣。
记者:你父亲会跟你讲家族的事情吗?
伍凌立:他讲得很少,没有讲过。
记者:他是知道得少所以没讲,还是知道很多但是没有讲。
伍凌立:我估计我父亲是知道,但他不敢讲。因为“文革”时已经查过我父亲会不会是福建过来的逃亡地主了,我爸爸也不敢去祠堂。以前破四旧反封建,这些都属于是封建,是政治问题。
记者:你从你父亲那里知道的东西不多,那还从其他什么人那里去了解?你爷爷呢?
伍凌立:我爷爷很久就去世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都没有办法问到了。主要都还是查资料,现在很多都是荔湾区地方志的胡主任考究出来的,写出来的资料。以前的很多都是不齐全的,我很早以前,一九八几年的时候就搜集到的伍家的资料,都是不详尽的。
记者:家中没有什么遗留下来的物品吗?
伍凌立:什么都没有,我估计是因为战乱,再加上“文化大革命”,什么都没有了。据我所知,有一房的人在土改和“文革”时期,因为害怕,就把所有的东西都上交了。我跟他们聊过,那一房的人现在都没有男丁了,只有两个女的,而且她们的很多事情都是从她们舅舅那里听来的。
“能找到的伍家后人都有联系”
记者:你还知道其他伍家的后人吗?
伍凌立:我的九叔对于家族的事情,应该比我爸爸还清楚,而且我知道他们一直与伍家祠都有来往。很多后人都失散了,有的有联系,很多已经过世了。
记者:你怎么联系到其他后人的?
伍凌立:我以前曾经去采访过一个四房的人,在广州。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去采访的?
伍凌立:很久以前了,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我当时去伍家祠的时候,他说他妈姓伍,名为伍七妹。
记者:那人是第几代的?辈分高吗?
伍凌立:跟我们是同一代的。在伍家的后人中,现在还有一个在东方宾馆做大厨的,有一个是加拿大回来的,当时他回广州寻亲,是我建议他去荔湾区政府找,他没有车,还是我开着车送他去的。在荔湾区地方志看到族谱,而做相关研究的胡主任就说,知道华农还有一个教授也是伍家的后人,我说就是我爸爸了,对照着族谱,真的找到我的名字。
记者:现在后人间的血缘关系应该都是比较亲近的吧?
伍凌立:是的,都是表的、堂的兄弟姐妹。年纪最大的是一位老人家,住在光复路,不过年纪已经很大了,事情基本上都记不清楚了,原来家谱是在他手上的,后来才落到别人手中。
记者:现在大家都有来往吗?
伍凌立:现在能找到的都有联系,还有一些是联系不上的,特别是有些可能去了海外,我们找不到,要慢慢去找。希望他们看到报纸后,能够与我们联系。
“最重要的是伍国莹这一家人”
记者:伍秉鉴这个角色很重要吧?
伍凌立:其实出名的不光是伍秉鉴,伍秉钧之后才是他,这里有个发展过程,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伍国莹这一家人。
记者:是他首先创建了怡和商行。
伍凌立:对的,这个人最重要了。
记者:这个人是创始人,不过将商行发扬光大的应该还是伍秉鉴吧。
伍凌立:不对,其实在伍秉钧的时候已经很昌盛了。伍秉钧死后才由伍秉鉴来接任家业,继续发展,才做成了首富。
记者:对创始人伍国莹你了解吗?
伍凌立:他们两个人的事情,我都是最近才清楚的。我以前并不清楚,也许我们这个家族中也有人知道,不过也都是听别人说,传来传去知道的,没有历史考究。因为以前有一种说法说伍家是卖国的,现在这种观点才被慢慢澄清,它不是伍家的主流。比如我爸爸那一辈,五兄弟就有四个是做正事的,家家都有不好的事情或人,这是不可避免的。
记者:十三行中的另一个潘氏家庭,有后人专门为自己的家族写书,你有没有打算联合其他后人也写本书?
伍凌立:现在都没有人理这些事情了,我自己也没有这么多时间去找,我是作为一种探索自己历史的目的去搜集资料,也主要只能靠自己居多了。现在是只能是工作之余做些资料搜集的工作,等我退休以后有时间,去查更多的资料,确定伍家的名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我才可以开始写。这是一项很浩大的工程,涉及的地方可能遍及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