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家之狗是什么意思,丧家之狗出处
丧家之狗,顾名思义,就是失去家人的狗。这显然不是一个用在人身上的好词,一般是形容人很狼狈时候的样子。春秋时期,一个郑人用这个比喻来形容孔子,但在当时,这只是对孔子处境的客观描述,并不是侮辱,而孔子也欣然接受了这个说法。
当时孔子师徒正在宋国,当时宋国的权臣桓发难,所以师徒不得不匆忙逃离宋国。在恐慌中,孔子跑了几天,逃到了郑国的首都新郑,孔子独自来到东门,他环顾四周,等待他的学生来与他会和。但是年轻的子贡和其他人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到达新郑,正在到处寻找老师。
一个郑人看到子贡等人在招人,就上前对他们说:“东门外有个块头挺大的老头,长得怪怪的。他的前额像古代皇帝唐尧,他的脖子像著名的法官皋陶,肩膀与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子产很相似,腰部以下比禹少了3寸,背部略弯曲,看起来又瘦又累,像一只丧家之犬。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人。”子贡随后根据这个郑本地人的指引找到了孔子。后来,子贡把郑人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听了哈哈大笑:“我怎敢做圣人?说我是丧家之犬很贴切”。
显然,孔子并不在乎别人说的话。但他的回答,除了显示出他宽广豁达的胸怀外,也难免有几分无奈。当时,孔子到卫国、曹国,宋国、郑国去实现他的政治主张。一路走来,虽然大多数君主都很热情,却只是慕其名声,但他们对他的“仁”的政治主张不感兴趣,所以孔子从未实现他的政治抱负。郑国人的这种说法一下子让孔子想起了什么,于是他由衷地发出了一种充满苍凉和不言而喻的感慨。
免责申明: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