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发动者是谁,玄武门之变发动者是谁啊
玄武门之变是唐初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也就此改变了唐朝的历史。人们感叹李世民是一位有能力的好皇帝,但从玄武门之变来看,无疑展现出了李世民的冷酷和狠毒,假如他是一位暴君,那对全国百姓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后人也不会对玄武门之变轻描淡写。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根本原因到底是想当皇帝,还是为了自保呢?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下面就来一起分析看看。
1、玄武门之变发动者
在唐初的皇位交接中,“玄武门之变”是影响极其重大的事件之一。唐高祖李渊的诸子中,秦王李世民尤具雄才大略。在辅佐李渊起兵建唐、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世民功勋卓著,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六月挂帅出征,到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七月胜利班师回朝,历经4年,李世民英勇善战,征服了当时国内主要的割据勢力,为建立唐王朝的统一帝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李唐王朝中无与伦比的特殊功臣,威望与日俱增。这在事实上已经为后面的政变埋下了伏笔。
但是,由于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按照宗法礼仪和古代皇位继承制度,皇帝的位子是轮不到他来做的。李世民要想做皇帝,就不能依靠正常的方式和途径。传说,早在兼并王世充割据政权战争时期,有一次,李世民和房玄龄微服拜访了一名叫王远知的道人。王远知说:“此中有圣人,得非秦王乎?”李世民据实相告,王远知又说:“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也。”李世民听了后,一直牢记心里,“眷言风范,无忘寤寐”。于是坚定了当“天子”的念头。
所以说,“玄武门之变”主要是由李世民策划的。事变发生的核心原因是因为他对自己功劳与地位在心理上不平衡引起的权力争夺。为了达到争夺皇位的目的,李世民一直在积极充分地做着准备,除了争立战功,扩大个人影响力外,还暗中积聚力量,大量网罗人才。李世民设立的天策府就是他军事上的顾问决策机构,设置的文学馆实际上就是他政治上的智囊团。后来事实证明,文学馆中的房玄龄、杜如晦等都是“玄武门之变”的密谋策划者。天策府和文学馆的建立,标志着以秦王李世民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这时,即使李世民不产生争夺最高权力地位的念头,他的僚属们也不会甘居府馆的。
另外,李世民还通过妻子长孙氏争取李渊妃嫔的支持,甚至对东宫集团心腹人物也进行收买,为其所用。玄武门是入宫必经之地,李渊自然要用最信任的武将来把守,而玄武门的值守将军常何却被李世民所收买。我们都知道,如果想要收买一个人,那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这说明李世民早有当皇帝之心,并为此积极地做着准备。
李世民积极进攻,迫不及待地利用一切机会发动攻势,贞观史籍中处处把李世民写成被动挨打的局面,是悖离史实的。东宫谋土魏征“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就是因为看到秦王对太子的威胁日益严重,所以常劝李建成早日动手,除掉李世民。如果不是李世民咄昢逼人的气势,太子李建成根本用不着与李世民争斗的,他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皇帝,何须争斗。
因此,“玄武门之变”本质上是一次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刺杀行动,绝不是紧急时刻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变,事变的真正始作俑者就是李世民。
2、玄武门之变的根本原因
据旧史记载,晋阳起兵时,李渊就对李世民说:“若事成,则天下皆妆所致,当以汝为太子。”这类说法恐怕是贞观史臣的虚构,而不可能是实录。试想,在太原密谋起兵时,连胜利的前景还尚难预ト,哪里会把所谓太子废立间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呢?实际上,李渊建国以后,是按照嫡长子继位制安排继承人选的,即把自己的长子李建成立为太子。李世民封为秦王,是一等亲王爵。
在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长期明争暗斗的矛盾冲突中,李渊始终采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李渊不希望看到儿子之间的相争,更不希望发生隋文帝杨坚时重新废立太子的事。在儿子们暗中较量的过程中,李渊总是尽可能使事态缓和。
站在父亲的角度,李渊反对李建成、李元吉加害李世民;处于皇帝的位置,他又不愿改立李世民为太子。在觉察到李建成和李世民势不相容后,李渊甚至准备建东西两宫,土地分东西两半,让李世民“居住洛阳”,“自陕以东”由他管辖。这种办法,不仅是李世民不愿接受,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极为不满。
在他们看来,李世民如果前往洛阳,手中掌握土地和军队,以后谁都无法控制他。假如把他留在长安,不过一个孤单匹夫而已,制服他易如反掌。李世民不愿离开长安,李建成、李元吉阻止其离开长安,不言而喻,李渊缓和矛盾的措施无济于事。而且事实上,高祖这一“平衡”政策在客观上助长了李建成步步紧逼李世民的恶念,也使李世民更加坚定了以武力争夺皇位的决心。最终李渊所不希望看到的“骨肉相残”的场面,终于成了事实。因此,李渊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3、玄武门之变的真相
其一,唐高祖李渊屡次私许秦王李世民为太子以及太子、齐王谋害秦王的记载,均为虚妄不实之词,是玄武门之变的借口。
其二,政变的真正计划不但有截杀太子与齐王(已实施),还包括万一李渊暴力镇压,李世民弑父篡位的极端举动(未实施)。
其三,玄武门并非太子齐王必经之路,此地并无秦王伏兵,亦未事先收买守将,因宫守轻忽恰好在此地拦路截杀。
我们看到的玄武门之变的计划只是实施了一半,及成功诛杀了太子及齐王一党,且毫不留情干净利落。在对待李渊的处置上则没有实施,这是因为李渊知道大势已去,没有采取对秦王暴力镇压的手段,而是在尉迟敬德的胁迫下,任由秦王一党再次攻入东宫,将自己的皇太孙,也就是太子李建成的儿子斩草除根。
可以想象,李世民对兄弟下得了狠手,对亲侄儿下得了狠手,若是李渊不从,秦王集团肯定会采取弑君篡位的举动。正是因为以武力逼迫高祖李渊,并诛杀兄弟近乎灭族的举动为封建礼法所不容,人伦道德所不齿,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才会对历史记载进行大幅度的篡改。所以,新旧唐史中记载所谓事变前夕太子部署的告密,完全是对玄武门之变密谋已久、计划周详、下手狠毒的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