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的故事是怎样的,窦娥的故事是什么

麦兜
麦兜 2023-09-05 12:26:01

说到窦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历史上最为冤枉的人,不仅仅被冤枉,名声也没了,命也没了。话说当时窦娥死之前发了三条毒誓,分别是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其实前面两个毒誓还好理解,但是最后一个大旱三年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要伤及无辜的百姓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窦娥临死前发下了三桩毒誓,除了是想说自己蒙受了千古奇冤之外,还有对这个无情的社会充满了怨恨。从说的誓言上来看,也能感受到她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那种无力感。

此外三桩毒誓,冥冥之中有种层层递进的关系,窦娥没有办法再为自己伸冤了,于是只能祈求上天能显灵。毕竟无论是皇帝高官还是平民百姓,都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既然活在世上冤屈难以昭雪,那就乞求上天垂怜,能认清时间恶与善,为自己讨个公道。

1、三桩毒誓,一环扣一环

血溅白练,说的是窦娥蒙冤,刽子手刀起头落,窦娥脖颈处的鲜血激射,飞涌在半空,溅在刑场的白色绢条上,竟一滴也不落到污秽肮脏的人间土地,一身热血将只洒在这白练之上,这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成真,那么人们心里可能就会犯嘀咕,这窦娥或许真的是被冤枉的;

为了“坐实”这个冤情,于是便给了一剂猛料,也就是六月飞雪。说的是窦娥的冤情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从而将会在正值酷暑难当的农历六月,突降大雪来昭告世人,降罪人间;通过前两个在人们认知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来告诉所有人,窦娥是被冤枉的。

于是便顺理成章的有了大旱三年这个惩罚社会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层誓言更像是一种控诉,是对毫无人情味的社会一种报复,也是警告所有人一旦有蓄意人为产生的冤屈,自有天收。

或许很多人都听过窦娥冤,但是不知道她到底因何而冤,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感天动地窦娥冤》。

2、窦娥先被父亲卖掉,最后又被屈打成招

话说有一个穷书生窦天章,流落到楚州。在此期间,他向当地有个放高利贷的蔡婆婆借了二十两银子做盘缠,后面蔡婆前来要账,但已经变为四十两。他为了抵债,无奈之下把女儿窦娥作为童养媳卖给了蔡婆婆。可怜窦娥当年只有七岁,三岁时母亲就病逝,跟父亲相依为命,命运已经对她极度不公平,谁知道狠心的父亲居然还将这样一个可怜的孩子拿来抵债!

然而由于窦娥从小就听从父亲教导三从四德,性格变得温婉贤淑。作为童养媳,虽然蔡婆有点对她要求严苛,但日子也是一天天的过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窦娥的丈夫生病,撒手人寰。留下这一苦命母女相依为命。但尽管是这样,窦娥依然不离不弃,始终照顾婆婆,像亲生母亲一样对待她。

后来蔡婆婆外出收账差点丧命,得张驴儿父子两人相救,不曾想引狼入室。原来张驴儿看上了貌美的窦娥,居然想强行逼婚。 可是窦娥本人刚烈的很,不愿意苟且偷生也要保住自己的名节。张驴儿就想办法要毒死窦娥婆婆,可是弄巧成拙,把自己的老子给毒死了。不仅如此,张驴儿还倒打一耙,一纸诉状将窦娥及婆婆告上公堂,让官府决断。

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原来这楚州知府是贪赃枉法之徒,背地里收受张驴儿的钱财,不问青红皂白就把窦娥抓到公堂讯问,逼她招认。窦娥受尽拷打,痛得死去活来,还是不肯承认。可是知府是真小人,居然当着窦娥的面要对蔡婆婆用刑。善良的窦娥看到婆婆年老体弱,受不起这个酷刑,只好含冤招供,承认是自己下毒。最终贪官知府便将窦娥定了死罪,押到刑场去处决。

最初的窦娥,只是想守孝道、保名节。但残酷的封建社会还是把她推向深渊。官子两张口,草菅人命,最终窦娥只能无可奈何,赴死前说了三句毒誓,但不少人说,有冤情却殃及一州的无辜百姓,是不是太刻毒了些。

3、祸及一洲,只为沉冤昭雪

上文提到,身为冤死之人,不仅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最重要的是,她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婆婆受刑而被迫认罪的。也就是说,刑讯如果只用在自己身上那是万万不会招供,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是死,她都不可能认罪。但是为了年迈的婆婆,百善孝为先,她甘愿牺牲自己。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善良,她的孝顺,她作为封建社会,特别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女子,她绝不是一个心肠歹毒之人,不是故意要让大旱三年的。

其实她这么说,还是想要让更多人知道她的冤情,因为知道的人越多,事情就无法掩盖,捅得越大,最终就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能够还她一个清白。

窦娥冤,说的是社会的黑暗,人情的淡漠。希望人世间,从此以后再无张驴儿和贪赃枉法的官员出来祸害人间,也希望每个人都对社会多点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