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的眼睛怎么受伤的

麦兜
麦兜 2023-09-03 13:13:02
邓小平刘伯承

邓小平刘伯承

刘伯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迈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刘伯承的眼睛怎么受伤的?

1916年3月中旬,为了配合护国军主力在川南与袁军作战,刘伯承率护国军第一支队准备攻克长寿县,以牵制敌人兵力。刘伯承根据长寿易守难攻的特点,积极争取长寿城内的警备队起义。警备队在护国军的策动下准备起义,但当刘伯承率队攻击时,警备队却背弃诺言,致使护国军伤亡很大,只好转向和长寿战略位置同样重要的丰都前进,准备夺取丰都。

丰都是袁军从水路入川的必经之道,历史上被文人墨客称为鬼城。刘伯承率队行至丰都30里的马口垭时,派人进城侦察敌情。当时,丰都守敌总数两个团,从装备和人员数量上都远远超过护国军,按正常情况,护国军没有取胜的可能。但侦察员歼敌心切,就谎称城内只有守敌两个营。经过研究,刘伯承决定以“鬼”克鬼城, 派康云程进入城内,里应外合,消灭守敌。

3月30日子夜,丰都城内万籁寂静。一群“鬼”出现在城门附近,守城的北洋军哨兵眼见判官、阎王、小鬼步步逼来,吓得魂不附体。于是,“鬼”们顺利地收缴了哨兵的武器,打开了城门。刘伯承率领部队向城内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袁军虽然人多,但混乱中也不知道来了多少护国军,纷纷掉头奔逃,护国军很快占领了丰都城。

逃出城外的袁军从枪声断定护国军人数不多,便重新集结起来实施反扑。刘伯承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当他掉头招呼一个落在后面的士兵时,不幸被敌一颗流弹射中,子弹从颅顶射入,从右眼眶飞出,血流如注,他当即昏厥倒地。刘帅24岁时的这段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使他失去了右眼。

后来,刘伯承被群众所救,在临江门外一所教会医院治眼伤。给刘伯承医治眼伤的医术高明的德籍医生阿大夫看过刘伯承的眼伤后,决定对刘伯承施行全身麻醉的手术。

刘伯承从阿大夫口中了解到,施用麻醉药,有可能对大脑神经带来不良影响,他坚决地向阿大夫提出,给他做这次手术不用麻醉。

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深深感动了阿大夫,他终于同意了刘伯承不用麻醉药物的请求。

手术开始后,阿大夫聚精会神地用锋利的手术刀先将腐肉割去,然后将破碎的眼球挖掉,然后再将断裂的血管缝好……

在长达3个小时的手术中,刘伯承始终未呻吟一声。

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阿大夫又给他的右眼安上了一只假眼球。刘伯承又重登征鞍,继续他富有传奇色彩的军事生涯了。

刘伯承元帅的故事

童年故事

刘伯承刚满5岁,父母就送他进了学堂。到了学堂后,他根本不用心学习,整天贪玩,成绩很差。父母心里很着急。

一天,刘伯承放学回家,又想出去玩,妈妈把他叫住说:“你书背熟了吗?只顾贪玩怎么行?”

刘伯承说:“背熟了。不信,我背给你听听!”

刘伯承知道妈妈不识字,随便嘴里念什么她也不知道。于是,他信口胡乱背了一通。

刘伯承的父亲是个有文化的人。伯承在门外给妈妈胡乱背书时,父亲在屋子里听见了,觉得文不对题,就走出大门,生气地说:“孝生(刘伯承的小名),你背的是什么书?”

刘伯承知道在父亲面前是混不过去的,只得吞吞吐吐地说:“我……我在……”

父亲严厉地说:“你以为妈妈不识字,就可以欺骗她,这怎么能行。小孩子要学好!”

刘伯承受到父亲的批评,羞得低下了头。

父亲这么一说,妈妈知道孩子在欺骗她,伤心地哭了。她边哭边当着孝生的面说:“唉,谁让我小时候家穷,念不成书呢?如今连自己的儿子也欺负我了。一个人不识字,做个睁眼瞎子多苦啊!”

父亲把刘伯承拉到身边,摸着他的头说:“孝生,你自己说,以后咋办?”

刘伯承知道欺骗妈妈是不对的,便走到妈妈跟前,拉着妈妈的手说:“以后我再也不说谎了,好好念书……”

一根打狗棍

刘伯承是野司首长中年龄最大的一位首长,体质较差,眼睛高度近视,加之千里跋涉,生活艰苦,行路有些困难。进入大别山,山陡、林密、路险,很多地方马也不能骑。同志们看刘伯承走路很吃力,就绑了一副担架让刘伯承坐。刘伯承说:“我走路难,你们走路就不难?我们一起锻炼吧。”他坚决不坐担架,连同志们搀扶也不让。警卫员没办法,就砍了一根竹子让他拄着。由于竹子砍得比人还高,邓小平对那位警卫员说:“你把竹子砍短些,你看他拄这么长的棍子多像个要饭的!”刘伯承听了恢谐地说“要饭的棍子就是要长,才不受狗之欺。我要拿着大别山的这根打狗棍,把中国头号帝国主义走狗蒋介石打倒!”说得大家捧腹大笑。

“猫论”源自刘伯承

“猫论”,曾和“石头论”一起,被作为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践第一的两个主要论点。“黑猫、白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以下简称“猫论”),作为邓小平同志的一句名言,不仅在国内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且在国外也遐迩闻名,广为流传。而邓小平“猫论”的提出却是吸收借鉴刘伯承军事思想的结果。

把“猫论”用来阐释一种思想观点的,首先是刘伯承。刘伯承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家,善于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拘泥于教条,战略战术机动灵活,以打胜仗为最终目的。因之,这位农民出身的军事家,每逢大战在即,经常脱口而出:“不管是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以此来说明一个相互而深刻的道理: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由于这句话生动形象,很适合当时干部战士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 ,深受一二九师和二野指战员的喜爱。

邓小平与刘伯承既是同乡,又是长期共同战斗的战友,加之他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无论是指挥打仗,还是领导建设,都特别强调从实际出发。所以,对于刘伯承常说的这句家乡话,自然十分理解,非常赞同,将其从军事领域引入整个社会领域,以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反对极“左”思潮,倡导和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

1962年,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在农业问题上,由于在农村人民公社的实际工作中,许多地区违反按劳分配的等价交换原则,犯了刮“共产风”和其他平均主义的错误。所以,高速农业生产关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成了调整时期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和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认为: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为了形象地表达这一正确观点,邓小平引用了刘伯承说过的“不管是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四川话。在当时的情况下,它充分体现了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反映了他对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内部生产关系的深刻认识。从此,“猫论”便不胫而走,很快流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