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的妻子是谁,大禹的妻子是谁?
史上最早的人兽婚配居然是大禹!
夏禹王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更重要的是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然而,作为一个男人,对于大禹的私生活却记载颇少,显得异常神秘。尤其是关于大禹的妻子,各种历史记载中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大禹的妻子是一只九尾狐。
有一年,年逾三十,尚未娶妻的大禹来到涂山考察工作,暂时住在涂山。话说涂山这个地方很有意思,它与一般的地区不一样,据说这里的居民很多都是九尾白狐幻化而成的,而他们的祖先就是九尾狐,是一个妖气十足的地方。
有一天,大禹到外面视察,正巧,这时在大禹面前出现了一只九尾白狐,这白狐毛发花白、两眼放光,看着十分有灵性,就好像随时要变成人。大禹看见这只九尾白狐时,听见了涂山人在唱歌“绥绥白狐、庞庞九尾,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 ...“
大体意思就是说,看见九尾白狐的人,在涂山成家立业,未来就会子孙昌盛、国顺民安。在当时那个封建的年代,大禹十分迷信,于是便因为一只九尾白狐,不久,便在涂山娶了一位女子为妻。
再说大禹娶的这位妻子,正是大禹看见的那只九尾白狐刚刚幻化而成的,变幻成人后自己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女娇。
话说这九尾白狐在看见大禹的那天正好是自己修炼成功之时,九尾白狐虽为动物,但是却属于妖怪之类。这只九尾白狐一直在民间修炼,受到不少凡人的优待,早已通晓人世间之事,更是对人类有着很深的感情。
九尾白狐的内心其实已经是一颗少女心,经常听到别人赞许大禹,于是自己对于大禹也十分好奇及崇拜。
终于等到大禹来到崇山,聪明的九尾白狐自然不会错过这一次的好机会,在看见大禹来时,这只九尾狐就施展妖术让大禹对其一见钟情,可以说,这就是九尾狐们想要翻身所设的一个”局“。在九尾狐中,有一只九尾狐成为了大禹的妻子,自然九尾狐们就越发显得尊贵了。
再说这九尾白狐幻化成人型之后美丽动人、楚楚可怜之意惹人怜爱,再加上九尾狐的狐媚之术,一下子便激发了大禹的英雄主义,于是将其留在身边,带回国都。
回到国都后,这只九尾狐并非使出妖怪本性来残害江山,反而处处帮助大禹。九尾狐有九条命,这只九尾狐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条命,让大禹吃自己的肉。
传言吃了九尾狐的肉可以不受邪气的危害,保一生平安!之后的九尾狐女娇,一直保佑着大禹的发展顺利,大禹也并不知道每天睡在自己身边的其实是只狐狸。
之后的狐狸精们均视女娇为榜样,都想嫁给君主,来彰显身份,于是便出现了那些魅惑君主的狐妖。而狐狸精们经常以自己是涂山九尾狐后代而骄傲,更以此来区分尊卑!
大禹治水为何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的故事: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出搬,再加上毒蛇猛兽伤人伤牲口,真叫人无法过日子。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
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大禹治水。大禹,字叫文命。禹的父亲叫鲧,算起来,他还是黄帝的后代。大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和失败原因,制定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用“疏导”的办法根治水患。大禹亲自率领二十七万治水群众,全面进行疏导洪水的劳动。大禹除了指挥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为群众做出了榜样。他握木锸,不辞辛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在治理洪水中,大禹曾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而不入。在他的领导下,人们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伏伏帖帖地流入大海。在治水的同时,大禹和治水的大军还大力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修整土地,恢复生产,使大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回去亲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骑马飞奔而走了。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岛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然后他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不断交流,各种能够论着异曲纷呈,关于河事的记载也逐渐曾加。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一书就是一本专门记述地理情况的书。该书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为依托,按“九州岛”的地理区域,对中国的山脉、河川、疆界、贡赋等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后代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今日禹陵和禹王庙,已成为中外游人游览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