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是211吗(手握)
北京科技大学,一所承载着一甲子光辉历史,却又散发出新时代灿烂荣光的高等学府。自1952年建校以来,北京科技大学与祖国共同成长,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多个"第一"与"唯一"。本次推送,小编为你一一盘点——
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
195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先生在学校筹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以及金属物理化学专业,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课。使新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自诞生之日起,就站在了制高点上。当时,学校的金属物理专业是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为后来全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建立提供了范例,标志着学院的学科建设走上了"以理强工、以工带理、理工结合"的道路。
世界第一台弧形连铸机
1960年,学校徐宝升教授在学校试验成功世界第一台弧形连铸机。
研制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第一枚洲际运载导弹的壳体材料
1970年,学校杨让教授成功研制出新型高强度刚,并应用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第一枚洲际运载导弹的壳体材料。
改革开放后第一所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的中国高校
1979年4月,学校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学府第一次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史册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生产第一台完全国产化机器人
1987年,经过四年努力,学校研制的冶钢1号机器人在北京通过了部级鉴定。其各项功能技术指标均达到八十年代世界同类产品水平,填补了我国在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方面的技术空白。参加鉴定的自动控制专家认为,冶钢1号机器人是我国第一部完全国产化的机器人。
教育部直属高校里第一个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院校
2007年,学校获准牵头建设国家发改委立项的"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2008年, 被批准筹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2010年,"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暨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奠基仪式在昌平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隆重举行,项目建设总投资约12.5亿元,实现了教育部直属院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国家级科学中心零的重大突破。
获赠亚洲唯一锻锤雕塑
2008年6月,亚洲锻锤雕塑落成典礼在北京科技大学隆重举行。锻锤雕塑是为纪念人类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锻造技术和艺术历史,由德国艺术家安德里斯·林穆库斯计划设计建造7座大型锻锤,它们将安放在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世界七大洲。2007年10月,学校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在会谈中达成约定,免费赠送北京科技大学亚洲地区唯一的锻锤雕塑。
中国籍大陆学者首次当选全球IEEE RAS管理委员会委员
2013年,学校乔红教授当选全球IEEE RAS(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管理委员会委员(全球会员1万4千人,委员会成员18人),为中国籍大陆学者首次当选,提升了大陆学者在国际机器人学术界的影响力,并于2016年成功获得连任。
2019年全球唯一美国国际腐蚀工程协会最高学术奖
2019年,学校李晓刚教授获得美国国际腐蚀工程师协会2019年W. R. Whitney 奖。美国国际腐蚀工程师协会是国际上最大的材料腐蚀与防护学术组织,创办于1947年。W. R. Whitney 奖是其最高学术奖,主要奖励对腐蚀科学理论和耐蚀材料做出过显著贡献的学者,全球每年奖励一位。
这些"第一"与"唯一",是记录学校在时代发展中不朽功绩的里程碑,更是激励学校勇攀高峰再度出发的号角。如今的北京科技大学,正勇担社会责任,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科技立校,培育强国栋梁,为祖国建设发展竭力前行!
更多校园资讯,欢迎关注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北京科技大学官微、官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