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原文及译文?

麦兜
麦兜 2024-04-05 12:06:02

《竹书纪年》全文: 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 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 弱而能言,龙颜,有圣德,劾(hé)百神朝而使之。 应龙攻蚩尤,战虎、豹、熊、罴(pí)四兽之力。

【原文】

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

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

弱而能言,龙颜,有圣德,劾(hé)百神朝而使之。

应龙攻蚩尤,战虎、豹、熊、罴(pí)四兽之力。以女魃(bá)止淫雨。

天下既定,圣德光被,群瑞毕臻。

有屈轶(yì)之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则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进。

【译文】

黄帝的母亲叫做附宝,她看见一道壮观的闪电绕北斗星划过,电光照耀原野,附宝心灵受到震撼,她怀孕了。

二十五个月后,附宝在寿丘生下黄帝。

黄帝很弱小就能说话,他长着龙的容颜,而且具有神圣的品德,他能管制各种神而调遣他们。

黄帝命令神龙应龙进攻蚩尤,大战最有力量的虎、豹、熊、罴四种野兽。

他又命令旱神女魃止住不断降下的淫雨。

天下安定,黄帝神圣的光华照耀大地,各种吉祥的好事接踵而来。

有屈轶草生长在朝堂之上,如果有巧言谄媚心术不正的人来到朝堂,屈轶草就会指着他,所以这些人都不敢进来。

【原文】

元年,帝即位,居有熊。

初制冕服。

二十年,景云见,以云纪官。

有景云之瑞,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赤方中有两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黄色,以天清明时见于摄提,名曰景星。

帝黄服斋于宫中,坐于玄扈、洛水之上。有凤凰集,不食生虫,不履生草,或止帝之东园,或巢于阿阁,或鸣于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麒麟在囿,神鸟来仪。有大蝼如羊,大螾如虹。帝以土气胜,遂以土德王。

【译文】

黄帝元年,黄帝登上国君之位,管理有熊之国。

这一年,黄帝开始制定朝服的式样。

黄帝二十年,祥瑞的云彩出现在天空,于是,黄帝就以云来命名官职。

出现了祥瑞的的云彩,赤色南方的云雾与青色东方的云雾相连,南方有两颗星,东方有一颗星,一共三颗星,都是黄色,在天空晴朗时出现在摄提星座,名字叫做景星。

黄帝穿着黄色的朝服在宫中斋戒,在玄扈河和洛水河边处理国事。这时候,凤凰聚集而来。凤凰不吃活的虫子,不践踏嫩草。有的停在黄帝宫的东苑,有的在阁楼上筑巢,有的在朝堂间鸣叫,雄凰引颈高歌,雌凤翩翩起舞;麒麟漫游于园囿之中,神鸟神情高雅,仪态万方。有像羊那么大的的蝼蛄和像彩虹那么长的蚯蚓都聚集在那里。

黄帝是以土的德行而取胜,所以,就以土的德行而称王。

【原文】

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

庚申,天雾,三日三夜,昼昏。帝问天老、力牧、容成曰:“于公何如?”

天老曰:“臣闻之,国安,其主好文,则凤凰居之。国乱,其主好武,则凤凰去之。今凤凰翔于东郊而乐之,其鸣音中夷则,与天相副。以是观之,天有严教以赐帝,帝勿犯也。”

召史卜之,龟燋(jiāo)。

史曰:“臣不能占也,其问之圣人。”

帝曰:“已问天老、力牧、容成矣。”

史北面再拜曰:“龟不违圣智,故燋。”

雾既除,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jiào)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得图书焉。

《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接万神于明庭,今塞门谷口是也。

【译文】

黄帝五十七年秋七月庚申日,凤鸟飞来,黄帝在洛河边祭祀天地。

庚申这一天开始,天降大雾三日三夜,白天也像夜晚一样黑暗。黄帝询问天老、力牧和容成三位大臣说:“这对于国家来说,预示着什么?”

天老回答说:“我听说,国家安定,国君一定喜好文化,那么凤凰就会到来。国家混乱,国君一定喜好武力,那么凤凰就会离去。如今,凤凰在东边的郊野中歌唱,它鸣叫的音律符合十二音律中的夷则之律,夷则之律与秋七月相配,象征着阴气开始盛行,所以凤鸟的叫声与天意相合。如此看来,上天要给您一个严厉的警示,您不能触犯呀。”

黄帝又召来史官占卜,占卜用的龟盖被烧焦了。

史官说:“为臣没法占卜,请您询问圣人吧。”

黄帝说:“我已经询问过天老、力牧和容成了。”

史官面向北朝拜说:“龟盖不敢违背圣人的智慧,所以烧焦了。”

大雾散去之后,黄帝在洛河边郊游,突然看见一条大鱼,黄帝命令杀掉五牲牛、羊、猪、犬、鸡来祭祀,天就下了大雨,七日七夜没有停止,大鱼就游到海里去了。

黄帝得到了图书,《龙图》从黄河中浮出,《龟书》从洛河中飘来,都是用红色的篆字书写。有人把《龙图》和《龟书》交给轩辕黄帝,黄帝于是把万神恭敬地迎接到明庭这个地方,明庭就是今天的塞门谷口县(今天陕西省礼泉县,我的家乡)。

【原文】

五十九年,贯胸氏来宾,长股氏来宾。

七十七年,昌意降居弱水,产帝乾荒。

一百年,地裂。

帝陟。

【译文】

黄帝五十九年,胸口上有洞的贯胸氏前来做客,长着长大腿的长股氏也来做客。

黄帝七十七年,黄帝的儿子昌意在陕西洛河支流弱水降生。后来,昌意又生下乾荒帝,也就是颛(zhuān) 顼(xū)帝。

【原文】

帝王之崩皆曰陟(zhì),《书》称“新陟王”,谓新崩也。帝以土德王,应地裂而陟。葬,群臣有左彻者,感思帝德,取衣冠几杖而庙飨之,诸侯大夫岁时朝焉。

【译文】

帝王去世都称作“陟”,(陟的原意是登高,引申有升天的意思,石注)。《尚书》说“新陟王”,就是说王刚刚去世。黄帝因为具有黄土那样厚德载物的伟大品德而成为“王”,他也因为大地裂开而升天。黄帝安葬后,大臣中有一个叫做左彻的人,被黄帝伟大的品德所感动,他常常思念黄帝,于是就取黄帝的衣服、帽子和手杖,埋于地下,建庙祭祀,各个朝代的诸侯大夫每年都要朝拜祭奠。

黄帝的儿子昌意以诸侯的身份到弱水畔居住,生下了儿子乾荒,乾荒后来继承了帝位。

帝王去世都称作“陟”。

(王国维案:此句是昌黎(韩愈)概括《竹书纪年》的记载,并不是原文。)

黄帝去世之后,有个名叫左彻的臣子,用木头削成了黄帝的像,率领各国诸侯朝拜事奉。

黄帝死了七年之后,黄帝的臣子左彻于是立颛顼为帝。

颛顼生儿子伯鲧,这就是若阳,居住在天穆高原的南面。

帝尧元年是丙子年。

舜囚禁了尧,并为难丹朱,使丹朱不能见到其父

后稷把帝丹朱放逐到丹水之滨。

命令咎陶制作刑法。

三苗即将灭亡的时候,天下起了血雨,夏天出现了冰,大地开裂深达地下的泉水,黑龙生神庙,每日夜间出动,白日隐藏于神庙之中。

原文:

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山海经·海内经》注。)

帝王之崩曰陟。(《韩昌黎集·黄陵庙碑》)

国维案:此昌黎隐括本书之语,非原文如是。

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太平御览》七十九引《抱朴子》曰:“汲郡中竹书”云云。今《抱朴子》无此文。)

黄帝死七年,其臣左彻乃立颛顼。(《路史·后纪》六。)

颛顼产伯鲧,是维若阳,居天穆之阳。(《山海经·大荒西经》注。)

帝尧元年丙子。(《隋书·律历志》引,丙作景,避唐讳。《路史·后记》十引,无帝字。)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史记正义》引《竹书纪年》)

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山海经·海内南经》注。《史记·高祖本纪》正义引“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五帝本纪》正义引“后稷放帝子丹朱”。)

命咎陶作刑。(《北堂书钞》十七。)

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通鉴外纪》一注引《隋巢子》、《汲冢纪年》。《路史·后纪》十二注云《纪年》、《墨子》言“龙生广,夏冰,雨血,地坼及泉,日夜出,昼不见”,与《外纪》所引小异。)

禹 居住在阳城。

从黄帝到禹,前后共计三十世。

( 王国维案:这也是罗长源(即《路史》的作者罗泌)概括《竹书纪年》的记载,并不是原文。) 启 启说:“会”。

益侵夺启的帝位,启杀了他。

九年,舞蹈时用九韶之乐伴奏。

二十五年,征伐西河。

启即帝位三十九年后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王国维案:《太平御览》八十二引《帝王世纪》:“启升后十年,舞九韶。三十五年征河西。”而《通鉴外纪》:“皇甫谧曰:‘启在位十年。’”则《世纪》不得有三十五年之文,疑本《纪年》而误题《世纪》也。此与《真诰》所引“启三十九年亡”符同。《路史》《注》既引《纪年》“启在位二十九年”,故“征西河”亦云“在二十五年”矣,未知孰是。) 太康 太康居住在斟鄩。

在这里失去了国家。

仲康

相 后相即帝位,居住在商邱。

(王国维案:《通鉴外纪》:“相失国,居商邱”,盖亦本《纪年》。《通鉴地理通释》四云:“商邱当作帝邱。”)

元年,征伐淮夷、畎夷。

二年,征伐风夷及黄夷。

七年,于夷来归顺。

帝相居住斟灌。

少康 少康即帝位,方夷来归顺。

杼 帝宁(杼)居住在原地,从原地迁往老邱。

柏杼子征伐东海及三寿,得到一只九尾的狐狸。

芬 后芬即位,三年,九夷都来称臣侍奉。

后芬在位四十四年。

荒 后荒即帝位,元年,把黑色的玉器沉入黄河,祭祀河神,命令九(夷)巡狩东海,获得一只大鸟。

后芒(荒)死于帝位,年五十八岁。 泄 后泄二十一年,诏令赐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爵号。

二十一年,后泄去世。

廑 帝廑又叫做胤甲。

胤甲即帝位,十个太阳同时出现,这一年胤甲死去。

昊 后昊在位三年。

发 后发又叫做后敬,或者称为“发惠”。

后发即帝位,元年,在王门接待各方夷族朝见,在上池会见再国之君保雍,各方诸侯国进献舞乐。

后发儿子即位,这就是桀。

桀 桀居住在斟寻。

畎夷进入豳、岐之间居住。

后桀征伐岷山,岷山向桀进献两个女子,一个叫做琬,一个叫做琰。桀接受了这两个女子,两个女子都没有给桀生下孩子。桀把两个女子的名刻在名为苕华的玉石上,苕玉上刻的是琬,华玉上刻的是琰,而把他的元配妃子末喜氏丢弃在洛邑。末喜氏与商汤的大臣伊尹结交,于是为商国作间谍来颠覆夏朝。

建筑倾宫,装饰瑶台。

夏桀末年,社坛迸裂,这一年夏桀被当汤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