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高晓松,怎样评价高晓松这个人

麦兜
麦兜 2024-03-31 14:09:02

如何评价高晓松?

高晓松曾经说过,他是家里学历最低的人。我大吃一惊,当时还不信,网上一查,还真的是,不是因为他不够优秀,而是他家的人都优秀的可怕这是真正的一家学霸,所以高晓松才敢说自己是家里学历最低的。而他的人生经历也是很精彩的,从小在清华园长大,高考后又进入清华学习,我们一直为之神往的象牙塔,那个学术圣地,中国最牛逼的大学,他却并不感冒,没了兴趣,他就直接辍学。

小时候认识他是因为«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那时他是清华的大才子……后来他成了导演,拍了很多文艺片,在那个还都是用胶片拍摄的年代,他随手导演了一个广告片还获得了大奖……后来他的那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和他的“盛世美颜”自拍照又火的一塌糊涂,我有时会很遗憾,觉得他的颜值配不上他的才华,但是后来我上网一搜他年轻时候的照片才知道他年轻时候还是很帅的,他现在真的是自己折腾出来的哈哈。

我觉得他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学者,我不说他是娱乐圈里的人,因为他与这个娱乐圈的任何人都不一样,简直像一股清流般得存在,他太特别了,可能是他确实不缺钱吧,活的就像一场戏,乘兴而至,兴尽而归,也没有遗憾。他是一个活的很随性的人,他经历了很多种生活,却依然没有迷失自我,他过得像是一阵风。

看过«奇葩说»和«晓松奇谈»,我才知道他到底有多博学,感觉他脑子里面损友东西你都意想不到。他做导师和蔡康永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蔡康永习惯用自己或者身边人的经历和感悟来结辩,他的讲述风格很温婉,高晓松却总是列举很多历史上的例子,更有说服力的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有理有据,逻辑思维真的好强大让人刮目相看,我有时会觉得辩场上一些辩手的观点站不住脚,但是高晓松让我心服口服!

如何评价多栖才子高晓松?

高晓松是个其貌不扬、相貌平平、拥有高智商和高情商的鬼才,在不同的领域玩着自己喜欢事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不苟同、不将就、做自己,一个有态度、有灵魂的男人。

为什么喷高晓松?

其实,网络上这么多人喷高晓松,主要是因为他做过以下三个错事:

1、酒驾案。在当时,高晓松被誉为第一个因为酒驾入狱的名人,而且还造成了四人追尾三人轻伤,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件事开始讨厌高晓松的。

2、离婚事件。高晓松的前妻,遇到高晓松时才20岁,从此便迷恋上他,一心扑到他的身上,大好年华都浪费在他身上了,还为他生了一个孩子。不过,高晓松因为追求完美的爱情,所以毅然决然的和女方离婚。所以因为这件事,网友们铺天盖地的骂他渣男,好感度直线下降。

3、C罗事件。因为这件事,国外网友也知道高晓松的大名了。纷纷跑到高晓松微博下大骂高晓松,认为他一点礼貌都没有。

高晓松的人物评价:

高晓松作为中国最重量级音乐人之一,至今已为刘欢、那英、老狼、小柯、黄磊、朴树、零点乐队、李宇春、叶蓓、林依轮、黄绮珊、阿朵等许多歌手谱曲、作词或担任制作人,获得多项流行音乐奖。(中国网评)

高晓松的个人作品集《青春无悔》,被许多媒体评为中国原创音乐典范之作。(中国新闻周刊评)

当年的一首《同桌的你》,不知打动了多少多愁善感的学子,而且也成为了一个时代无数人深藏在心底的经典歌曲。一首《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又在多少毕业前的散伙儿饭上引得大家痛哭流涕,而且事后仍然感慨万分。(凤凰音乐评)

如何评价高晓松?

高晓松是一个拥有自己的理想和梦想的人。如今的高晓松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成就和成绩。拥有自己的梦想的高晓松才有了如今的成就。高晓松的前半生。

高晓松师出身于书香门第。高晓松的外公是院士、外舅公是改革家、外婆是博士、母亲是教育家等等。所以高晓松的一家子都希望按照家族的传统模式,想把高晓松打造成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

高晓松在1998年的时候以十九岁的年纪考入了清华大学的一个专业。进入了清华大学以后,高晓松还是非常热爱音乐的,想在音乐界里面做出自己的一番成就。但是高晓松的家人是非常反对的,甚至跟高晓松都急了,并且甚至还诱惑高晓松说:你只要安心读书,清华毕业以后,我们就送你去伯克利大学。保证你可以读完博士。

但是高晓松坚决不同意,表示自己一定要从事音乐创作。家里面边提出你觉得你的音乐可以养活你,给你一张火车票去天津,一分钱不带,一星期后你活着回来就可以继续搞音乐。否则就好好读书。

但是在高晓松卖唱的几天里面是非常地艰辛。毫无疑问地是高晓松熟了,但是高晓松一直都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在1990年的时候凑了一些钱,组建了一个乐队。乐队组成以后,希望赚一些钱来维持乐队开销,就提出去海口演出。

但是乐队仅有老狼愿意和高晓松去。两个人在海口也是非常的惨,甚至曾经抱在一起痛苦。海口的艰苦结束以后,两个人想回北京,但是路费不够,仅够一个人的路费,高晓松选择了让老狼回到北京。高晓松过了大半年的流浪歌手的生活。

流浪到厦门大学,结识了一帮玩音乐的朋友,还遇见了自己的初恋。在这个期间,高晓松写下了《同桌的你》等音乐作品。在回到北京以后,高晓松继续创作音乐作品,但是对于自己的人生高晓松感觉到了迷茫。

曾经红极一时的高晓松,现在被称为公知,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被人唾弃的?

提起高晓松,脑子里马上就会出现了胖胖的形象,只要他出现,必然是长发,而且很是悠闲,不管啥天气,手里摇着一把扇子,虽然没有貌似潘安的容貌,却也算得上是气定神闲了。

以前,我们提起高晓松,总是冠以才子之名,很多人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视他如偶像,他频频地出现在各大访谈节目,不管在哪里,有他就有收视率,这让很多人觉得外貌,并不是那么的重要,灵魂才是人立足的根本。

那时候的高晓松,红极一时,成了所有人的梦中神话。但是,现在的高晓松,已经跌落神坛了,甚至成为了无数人批评的对象,就是因为他说的话,不仅跟他的行为不一致,还与事实不符。所以,才会成为别人批评的对象。

一、高晓松与公知的不解之缘。

提起高晓松,就不能不提公知这个名词标签了,其实,公知在更早的时候,指的是公共知识分子对局势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引起大家的关注。

那时候的网络环境,没有现在那么发达,信息传递速度也不是那么快。很多时候,大家也是高晓松这类公知的嘴巴,来了解时事的。

那一批听着高晓松言论的孩子们,他们也长大了,现在的网络环境,也进一步发展了,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不需要经他人之口,来告诉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更何况,高晓松他的很多言论,并不能让所有人认可。

尤其是高晓松总是告诉我们,外国的空气是如何的自由,而国人又是如何的素质堪忧 ,而现在,我们也渐渐地踏出国门,出入各个不同的国度,我们会发现外国人也会随地吐痰,也会对别人进行语言攻击。我们看到的,跟高晓松说的,完全不一样。

又比如,高晓松曾经说过,他比较向往印度。然而,现在的我们发现,印度并不像高晓松说的那样,印度经常发生不好的事情,女的都不敢在街上单独走路,比较乱。

我们看到了现实,再去回忆高晓松的言论,感觉就像被别人骗了一样。而这个始作俑者,自然就是高晓松了。这让许多曾经崇拜他的人,都纷纷对他口诛笔伐。现在的信息发达,让他原形毕露了。

二、高晓松跌落了神坛。

1969年,他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他身上有很多的头衔,比如:音乐人、导演以及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等等。他在电视机前,总是一副风轻云淡的知识分子模样。

在以前,有部分人也是不喜欢高晓松的,不同意他的观点,那个时候的他们,觉得不喜欢高晓松只是个人的喜恶罢了。可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家才发现,并不是自己一个人不喜欢他,而是很多人不喜欢他,不同意他的观点。

高晓松跌落神坛,是从一个公益节目开始的,那就是网络读书会。邀请了高晓松、鲁豫、马季等高知识分子,来共同探讨如何读书?所谓的“后浪”还有必要读名着吗?等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这个节目,以上网的形式,让大家共同探讨。没想到的是,这个节目一开始的时候,高晓松就被网友批评,导致高晓松默默地离开了。

三、高晓松的为何不受待见?

关于高晓松为何不受待见,其实,主要也是因为之前对他的期待太高了。自称爱高中老师,总是告诉我们,他的家庭有多显赫,他的舅舅是谁?他的外婆是谁?但是,他却始终说不明白他自己是谁?

为啥他连自己都说不明白呢?很显然,高晓松在很久之前,他的籍贯就改了。但是,为了能够顺利地挣到钱,却始终不告诉我们。在网友问他的时候,他总是模糊地回答,他的这种行为表现,实在是让网友们很反感。

四、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高晓松在很多的节目里,对自己的言论总是夸夸其谈,在我们三观未形成体系的时候,总是对这个风流倜傥、博闻广记的男的充满好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且我们也长大了,懂得了更多的知识,但是高晓松的言论却一直还在那里。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也能看出高晓松对事情的评论,也是充满了主观,甚至还夹带一些偏激的观点。

所以,当我们再次翻出他以前发表的言论,就会发现,互联网它是有记忆的,因为你的言论,它会在网上一直存在,这也成了翻车的证据。这些言论让我们开始对高晓松这个人,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他嘴上夸夸其谈,也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有选择地夸奖国外的月亮格外的圆,这让我们开始反感了。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高晓松会不知道他的言辞不当,会引发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吗?他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他总以为有着信息壁垒的我们,不足以拆穿他。

于是,他们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来说教,殊不知,嘴上说得跟行为不一的人,怎么可能有自己的立场,但是,所谓的公知分子,是不会承认这些的,他们的心里是生意,而且吃相难看,还想让观众买账,显然,我们早就不是吴下阿蒙了。所以,高晓松才会跌落神坛,因为我们看穿了他。

五、贪心的高晓松。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高晓松是一个音乐人,他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在清华大学中途退学了,抛开公知的这个身份,作为一个音乐人,高晓松还是很优秀的。

那些年,一些很红的歌曲,也总是有高晓松的影子,像《同桌的你》《青春无悔》《麦克》《白衣飘飘的年代》等歌曲,都是他创作的。

他退学之后,做过编辑也发过专辑,甚至他的专辑,还成为了我国原创音乐的典范,就是这么一个音乐才子,也学着去做导演。比如《大武生》《我心飞翔》,这些都是他的代表作,他甚至还善于脱口秀,比如在《晓松奇谈》里,他的语言功底与丰富的知识量,也让人十分的惊奇。

高晓松一直试图让自己变成一个有文化的学者,很明显,虽然她很有才华。但是,要说他是一个学者的话,他还是有距离的。当然了,如果他能专攻一件事的话,也许是可以的。但是,高晓松他太贪心了,他想兼而有之,既想赚钱,又想要名声。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能多方面进行发展。

对于自己的籍贯问题,他还试图和观众们模棱两可,掩盖自己的改籍事实,这让观众十分的气愤,也直接导致了观众对他很挑剔。

另外,高晓松的言论,就充满了主观臆想,所以曾经名声大噪的高晓松,如今已经没落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缺点,但是,高晓松显然把自己想象成了一个风轻云淡之人,所以他翻车了,也是一个必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