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晚年为什么想除掉诸葛亮,诸葛亮为何要害死赵云
刘备晚年为什么想除掉诸葛亮?
因为诸葛亮功高盖主,怕夺权。
诸葛亮大权在握,集军权、财权、人事权于一身,刘备临终前想将皇位传给刘禅,想让诸葛亮继续辅佐刘禅,但是又怕自己建立的国家基业被诸葛亮夺去。
汉昭烈帝刘备:
汉族,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汉昭烈庙为之纪念。
《三国》刘备晚年为什么想除掉诸葛亮?
《三国》刘备晚年想除掉诸葛亮的原因:
1、刘备并没有完全信任诸葛亮,他让李严为副就是证据。
据《先主传》和《诸葛亮传》记载,刘备死前,将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并让尚书令李严为副。刘备还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于曹丕十倍,一定可以治理好蜀国,完成我没有完成的遗命。我那个孩子呀,有用你就辅佐,如果没有用,你就取而代之。”
诸葛亮听到后,立刻哭得一塌糊涂,并对刘备发誓:“臣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好幼主,就算天崩地裂,肝脑涂地,也绝不敢生非分之想。”
2、刘备毕竟是一个帝王,他有帝王心思,不可能做到传位给诸葛亮。
我们仔细站在刘备的角度想问题:刘备凭借自己几十年的努力,才终于建立了蜀汉,是有多么地不容易,其中的心酸和艰辛,只有他知道。
不管怎么说,我都不相信刘备说的是真心话。我认为,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话,是言不由衷,也是不得已的。原因很简单。其一,刘备不那样说,不能逼诸葛亮表态,发誓效忠刘禅;其二,刘禅只有十七岁,还是一个未成年人,不能独当一面,压不住那些蜀汉旧臣,也没有能力将蜀汉的事业发扬光大。因此,必须要得到诸葛亮的辅佐。
3、就连力挺刘备的罗贯中,也怀疑刘备对诸葛亮说的那番话,居心不良。
大家都知道,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明显表露出“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在他看来,刘备是汉室之胄,是“英雄”,是“汉臣”,曹操是“奸雄”、“汉贼”。刘备始终代表着正义,曹操则始终代表着表邪恶。可是我们会发现,罗贯中在记叙刘备永安托孤一事时,有多处语言在暗示我们,刘备对诸葛亮说的那番话,居心不良。
刘备晚年为什么想除掉诸葛亮?
因为刘备对诸葛亮还是有一定戒心的,只因诸葛亮通过了他的考验才免遭一难。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说的一点也没错。
刘备发觉自己不久于人世,便紧急召诸葛亮,李严,马谡,马良,赵云,以及刘永,刘理连夜赶来,却没有让刘禅来,首先蜀国内部势力复杂,有荆州帮,东州帮,益州帮,刘备担心他们趁机造反,所以留太子刘禅镇守。刘备把两个皇子叫来,也担心哥俩有夺取皇位的想法。
刘备叫诸葛亮来到床边,首先责怪自己没有听丞相之言,导致惨败,说丞相才华是曹丕的十倍,一定可以复兴汉室,如果说阿斗没法辅佐就取而代之,诸葛亮一听吓得立即表达忠心,而诸葛亮说话时,刘备一直在观察其一举一动,一旦说错话便会直接杀死。
刘备托孤原因
刘备病重之时,曾将诸葛亮叫到身边,将刘禅交给他,还告诉诸葛亮,你能辅佐刘禅完成光复汉室的事业,那就尽全力的辅佐。假如刘禅真的无可救药,扶不起来,带不动,那你完全可以把刘禅废掉,自己来当皇帝。
刘备确实想光复汉室,可是自己已经不行了,儿子刘禅又一点都不聪明,等自己死后,可能蜀汉很快就会完蛋。所以这时候再拉拢一下诸葛亮,他怕诸葛亮在自己去世后,觉得刘禅无能,不是明主,就归隐山林。这样的话,自己的心愿也永远完不成了。
让诸葛亮辅佐刘禅,还有那么一丝可能,即使很渺小。
为什么有人说刘备临终前,想要杀死诸葛亮呢?
这个问题看似有些阴谋论的成分,但如果细细推敲一下,还真有那么一点意思。当年刘备病重回白帝城准备后事,摆在他眼前最重要的事就是笨儿子接班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扶不起的阿斗,难道刘备就看不出自己的儿子不成器?刘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步步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代君王,能说刘备是个一点把式都没的人?刘备做人的睿智在此就不详细介绍了,简单的看他的人生简历就可以推断出几斤几两,而且刘备一生在识人用人方面还是强项,身边那么多谋臣武将都能看准,会连自己的儿子都摸不准?这显然不合常理,所以真实答案是刘备深知自己儿子平庸的水平,但最后还是出于私心不愿意让自己的江山沦为他姓,最终选择了托孤于诸葛亮,让诸葛亮这个绝世天才来为刘氏江山保驾护航。
以上介绍了刘备自己的主要思想,那么说刘备有杀诸葛亮的想法有从何而来呢?其实自古帝王多有多疑的毛病,只不过每个人的轻重程度不一样罢了,有句老话不是说“伴君如伴虎”吗?从这句老话中也可以体会出来,古代的帝王们性格颇多古怪和多变,一句话或一件事闹不好,早上带着脑袋去汇报工作,中午可能就身首异处了。咱们再看看当时刘备是怎么给诸葛亮托付后事的,刘备他老人家对诸葛亮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从刘备的话里咱们可以看出,刘备首先肯定了诸葛亮的超级能力,之后直接和盘托出让其辅佐刘禅的想法,这句话到此都是“大路货”,在剧情发展上和其他帝王托付后事没多大差别。主要是最后刘备露骨的提出,如果刘禅不能担此大任,可以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刘备的这种思想看似没有毛病,咱们理解的都是能者上嘛!好像诸葛亮直接成为帝王级人物,把刘禅这个不争气的货踹下台,更能符合各位看客的口味,诸葛亮何许人也,他当蜀汉的领头人众望所归,没毛病!
那么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件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刘备如果真有让能人诸葛亮取而代之的打算,完全可以在死前直接禅让给诸葛亮,何必这样来回折腾费尽心机呢!所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刘备是在试探诸葛亮如何作答,如果诸葛亮表现出丁点野心,刘备会杀掉诸葛亮也不是没有可能,自古多少过命之交的君臣反目成仇,闹不好刘备帐后已经埋伏有准备动手的人。诸葛亮非常谨慎表达了自己的衷心,诸葛亮这样回答既保护了自己,又让刘备得以安心的踏足极乐世界,所以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可能,但出于正能量的感情世界,我们更愿意接受“这不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