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最巅峰时期的状态有多强,赵国最强盛的时候是什么时间

麦兜
麦兜 2024-03-27 14:36:01

赵国全盛时的地盘,到底有多大呢?

众所周知,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其中,就赵国来说,虽然在战国初期不是非常强大,但是,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如同“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样快速崛起。

在魏国、齐国相继衰落之后,赵国成为山东六国中唯一可以单独抗衡秦国的诸侯国。也即在战国中后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较量,直接影响到战国七雄的竞争格局。彼时,赵国不仅军事实力强大,地盘也是非常辽阔。那么,问题来了,赵国巅峰时的疆域,到底有多大?对此,在笔者看来,赵国巅峰时期的疆域,仅次于同时期的秦国和楚国。

公元前403年,魏氏、赵氏、韩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而这,意味着赵国正式成为周王室之下的诸侯国。对于赵国来说,都城都曾先后在晋阳(今太原)、中牟(今鹤壁)、邯郸(今邯郸),公元前372年又立信都(今邢台)为赵之别都。对于赵国来说,一开始的疆域主要分布今山西省、河北省一带,也即可以视为地跨两省之地。比如赵国曾经的都城晋阳,就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至于赵国最后的都城邯郸,则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一带。

在战国初期,赵国的疆域变化,也即由于赵国实力相对较弱,没能开拓疆域,反而让中山国不断壮大,成为赵国的心腹大患。不过,伴随着赵武灵王的即位,赵国终于迎来了转机。在赵武灵王刚刚即位的时候,赵国不仅拿中山国没有办法,还遭到秦国、齐国、魏国等大国的袭扰,可谓非常狼狈。

于是,赵武灵王在军事上推行“胡服骑射”的策略,也即训练了一支精锐之师,促使赵国得以诞生廉颇、李牧等名将。另一方面,在赵国军事实力得到明显增长的背景下,赵国经过长期的苦战,终于消灭中山国。在消灭中山国之后,赵国的疆域面积得到了扩张。除此之外,赵武灵王还大败林胡、楼烦,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还修筑了“赵长城”。

其中,就云中郡来说,包含今山西、内蒙古等地;就雁门郡来说,据考证位于山西省境内的右玉县南,同样处在山西、内蒙古的交界一带;至于代郡,郡治在今河北省蔚县一带。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赵武灵王在位时,赵国的疆域向北扩张到今内蒙古一带,这让赵国的地盘变得非常辽阔。而消灭中山国之后,意味着今河北省一带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战国时期赵国的疆域。

鼎盛时期的赵国,地盘到底有多大?

大家都知道,战国七雄,说白了就是在战国的时候最强大的七个诸侯国,在古时候我们都知道只要你的军事力量足够的强大,那么你就是属于一个老大哥,可以随意的欺负别人,所以战国的时候,经常在发生战争,处于动乱的时代,刚开始的赵国是并不强大的,但是经过一系列改革之后,国家变得非常强大,那么鼎盛时期的赵国,地盘到底有多大?当时赵国的地盘占第三,仅次于秦国和楚国。

在战国刚开始的时候,赵国是非常弱的,不但不能自己开阔新的领域,还让别人不断扩大领土。在赵武灵王上位之后,才开始慢慢的改变。他开始推行一些策略,然后就使赵国得到了李牧和廉颇这些大将,军事实力开始慢慢的增强,于是就通过战争消灭了中山国。赵国的领土面积也开始增大。在联合击败齐国之后,又占领了很多齐国的地盘。赵国的疆域可以说北部到了蒙古一带,南部到了现在的河南,东部到了山东,西部延伸到了山西一带。

在公元前二百七十五年的时候,赵慧王就派遣廉颇开始攻打魏国,攻占了很多的城池,其实这就代表了赵国的领土面积开始扩张,一直延伸到现在的河南的一些地方。所以我们都说赵慧王带领赵国的时候,赵国就进入了鼎盛的时期,当时的国土面积和军事实力都很大,就落后于当时的秦国和楚国这两大强国。

秦国在统一六国的时候,只有赵国才能与他们奋力拼搏,这是因为他们有李牧这样的大将,带兵打仗十分的厉害,但是李牧被赵王杀死之后,战国也就伴随着灭亡了。但是在鼎盛时期的赵国是非常厉害的,地盘也非常的大。

赵国极盛之时有多强,为何能与秦国相抗衡?

赵国极盛之时有多强为何能与秦国相抗衡?

在历史上赵国极盛的时候有多强,为何能与秦国相抗衡我们一起来聊聊。

最初的赵国并非是源自于周天子册封的一个诸侯国,而是从春秋时期霸主之一的晋国中分裂出去的一支贵族。它和韩、魏两家共同瓜分了昔日强大的晋国,独立成了三个不同的诸侯国,这在历史上被称之为“三家分晋”,这也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年代分界线和标志性事件。所以说赵国作为诸侯国的历史并不久远,远不如秦国,和楚国、燕国这样的老牌诸侯国就没法比了,完全就是“年轻人”。

最终因为抵抗不住秦国的进攻而举国投降,成为被秦国消灭的第一个诸侯大国,此后是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这五个国家相继臣服,秦国历经了九年的灭国之战最终一统天下。首先,就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的“胡服骑射”,按照杨宽先生在《战国史》中的说法,就是:“命令军队采用胡人服饰,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戴着插有貂尾或鸟羽的武冠,穿皮靴,藉由发展骑兵,训练马上射箭的作战技术。” 由于实行胡服骑射,赵国建立起以骑兵为主体的一支军队,它在战争中的作用即刻显示出威力来。除了消灭中山国,胡服骑射后的赵国还“攘地北至燕、代”。

但赵国却并不服输,长平之战,白起大胜赵国之后,秦国还是将近用了40年的时间才征服了赵国。而在这期间赵国曾多次反扑,给秦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还差点导致秦国灭国。秦国是地处西部偏远地区的国家,与当时的中原之地相距比较遥远,也就是说,秦国的邻国并不多,至少与燕国和齐国是没有直接相邻的土地的,这就说明,秦国无法直接向这两个国家出兵,只能够在赵国、魏国、楚国这三个国家当中寻找下一个目标。

秦国在长平之战也是消耗了大量的军队实力,自身的伤亡高达到20余万。所以从实际伤亡上来看,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而成败也就在瞬息之间。秦朝之间的战争刚开始,其实赵国就已经输了,因为打消耗战打的就是后勤,就是综合国力的对比,而不仅仅在战场上的较量。

秦国之所以没有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发动灭国之战,是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在此之中,有地理条件上的问题,毕竟秦国就是一个地处西部偏远地区的国家,它的东进,本身就有很多的地理障碍。

通过以上的讲述大家都知道最终的胜利者是秦国。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如何变强的,竟能抵抗秦国大军?

赵国在赵武灵王的领导下曾经达到巅峰,当时已有称霸中原的势头。可是,赵武灵王赵雍的孙子赵孝文王却打了长平之战这场大败仗,损失士兵45万,让赵国险些灭国。

这样的颓势枉费了赵武灵王的一生英明神武,如果当时白起真的没有被范雎阻止,乘着赵国青壮年尽失的机会继续围攻邯郸,想必也是可以灭掉赵国的。

虽然可以灭掉赵国,但秦国也已经被长平之战拖累的元气大伤,很有可能被其他诸侯国所灭。所以范雎收受贿赂,阻止了白起的继续进攻,对秦国来说是有益的。

既然赵国损失了45万人,那么这45万人是什么概念呢?

战国时期,中原诸侯国的人口总数并不高,据估算有2000万人左右。赵国按比例征兵,人口最多300万人。经过一次战争,赵国就损失了15%的人口,而且这部分人口还是青壮年,这个数字对赵国的影响可谓有些吓人。

战国时期,青壮年不单是军事的主力,他们还是耕种、手工、建造的主力,损失如此之大,按理来说赵国经济和基础已经濒临崩溃。有专家说,长平之战的损失数字被《史记》夸大,但是就算该数字减半计算,赵国还是大伤了元气。

既然停战了,秦国为什么又开始继续打赵国?

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争霸之心丝毫不减,第二年再次派出大军进攻邯郸。这时的秦国刚刚恢复一些元气,显然不适合出征,但秦王真的等不了。

这主要还是赵国自己引起的。

长平之战后,赵国、韩国使者贿赂秦国宰相范雎。范雎以士兵疲惫、粮草不足、需要休养为由劝昭襄王停战,同时赵国、韩国割让城池给秦国求和。

赵国当时的相国虞卿却劝赵孝成王,把六个城池给秦王,秦王的贪念是无尽的。不如那这些好处去结交魏、楚,合纵攻秦才是硬道理。

赵孝成王又被说服了,他丝毫没有吸取长平之战的教训,立即反悔,拒绝向秦国割让土地。

这直接导致了秦昭襄王立刻派兵进攻赵国。

公元前259年,秦王派王陵率20万大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派廉颇带赵国仅有的10万大军迎战王陵,赵胜散尽家财率领军民拼死抵抗,随后,秦国派20万大军增援,以王龁为将,继续进攻。赵国苦苦抵抗三年,最终邯郸解围,大败秦军,杀秦军10万余人。

按道理说赵国已经没有战力,为什么还可以最后守住了邯郸呢?

首先,赵国底子厚。赵武灵王时期,赵国属于兴盛巅峰,不但国土面积巨大,而且经济、人口发展很快。

长平之战虽然让赵国损失巨大,影响颇深,可是国内还有人口。在灭国的危机之下,赵国全国紧急增加征兵,硬是凑出10万人,而常年镇守北地的李牧还统领很多士兵可以进行增援。

其次,战斗力强。推行了“胡服骑射”以后,赵国的军事发展迅速。赵国组建了当时最强大的骑兵军团,这种骑兵军团对付其他中原诸侯可以说有非常大的优势。在秦军围困邯郸的灭国之战中,所有士兵都发挥巨大作用。同时长平之战死亡的40万士兵为百姓带来了巨大的仇恨,这些人死者的亲友为了报仇怎能不拼命死战。

第三点,人才原因。赵孝成王也许想通了一点点“长平之战”为什么失败的原因,这次派出廉颇领兵,没有中途换将。廉颇领兵以“稳”著称,最善于防守。当长平之战时,廉颇的“营垒”技术让秦军毫无办法,最后只能反间计让赵国换将。所以廉颇防守邯郸在军事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平原君赵胜为了邯郸之战也是拼尽全力,不但散尽家财,还让自己的家人妻妾入伍参军,更是带领门客远赴楚国求救。邯郸解围,赵胜贡献巨大。

当然,秦国没有打下邯郸,还因为白起没有领兵。邯郸之战时,白起几次称病拒绝领兵,秦王非常生气,直接赐死了这位武安君。

白起不领兵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真的有病,一个是因为长平之战后他想继续进攻邯郸,被范雎阻止。所以此次进攻,白起有一些赌气的成分,以居功自傲的白起三番五次拒绝秦王的命令。

白起没想到:这次赌气把命赌丢了。

最后一点,外援到来。赵国没有把六座城池给秦国,而是拿好处去结交了其他诸侯国,齐国接受了赵国的好处,没有在秦国围攻邯郸的时候偷袭赵国后方。

魏国收到消息后派10万大军前来增援。秦王对诸侯发去诏令:谁敢救赵国,打完赵国,秦国第一个去打他!

侯中有敢于救赵者,败赵后首先攻先救赵者

魏王害怕,令军队不要前进。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偷窃虎符,领兵前去救赵,这就是成语“窃符救赵”的出处。

楚国收到消息也不敢贸然前去救援,这时候赵国平原君赵胜的下属毛遂以死相逼楚王,楚王被毛遂所感动,派兵10万救赵,这就是“毛遂自荐”、“一言九鼎”的出处。

当魏、楚20万援兵到达邯郸后,本已出现疲势的秦军无法抵御,被击退30里,死伤10万人后大败而归。

知衡说

不难看出,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仍然可以守住邯郸,以胜利告终,主要依靠的还是“人”的因素。

没有赵国百姓死战,没有信陵君、平原君的救赵,没有廉颇站岗,没有白起缺席,没有毛遂死谏,邯郸之战赵国必败。

历史就是这样巧合而有趣,30年后,失去大量人才的赵国终究被秦国所灭。

长平大战时赵国的国力怎么样?处于鼎盛期吗?

长平会战的背后是赵秦两国的综合实力比拼,以当时形式看,廉颇再守下去会拖垮赵国,战术具有进行性的赵括也因此走马上任。长平之败,不在赵军。战国四大将,秦国两个,白起,王翦,赵国两个廉颇,李牧,实力看似不相上下。但长平之战,拼的还是双方的国力差距。秦有关中沃土外加巴蜀之地,赵军再英勇善战,饿着肚子的士兵是打不了仗的,再多的士兵守不住城。

长城之战结果早已注定

赵括的行为只是代表了赵孝成王的意志,而赵孝成王的想法因赵国国力不济而产生的,也就是第一段提及到的国家实力差距,赵国有善守之将,却无白起这样的进攻奇才,赵括其实也只是拿40万博了一博。没法子,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成了注满燃料的战争机器,无可阻挡。

各国对赵国的处境坐视不理

而且,六大诸侯国也都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看待赵秦之争,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唇亡齿寒。韩国、楚国只要给赵国提供一点支援,赵孝成王也不会因为资源问题急于派出赵括与秦朝进行决战。

秦国胜在国力

除此之外,郡县制全面替代分封制,君主直接任命的官员替代了分封制下的王公贵族,使秦国获得了远胜六国的组织力和动员力,为大规模战争提供了充分的支持。40万士兵虽多,但是秦国也一点不少,上平本就是无险而守的战略孤地,即使是让白起来打,也不见得有更好的结果攻守之势不明,胜负早定矣。

虽然没有完全变法,在胡服骑射刺激下赵国版图一再扩张,赵边骑可以不用配给通过保护商队满足后勤吃喝。内部廉颇和蔺相如的和解将赵国在这段相对平稳下度过一段惬意的快速发展时期。

战国时期的赵国,论实力能够排到第几名的位置?

在很多史书中,都有关于战国时期赵国的排名。这种排名基本是统一的,顺序是秦、楚、齐、赵、魏、韩、燕,赵国在其中排名第四。不过这种排名是按照时期的,魏、韩、燕在后期,已经算不上战国七雄,完全就是小国行列。而赵国看似很强,实际上跟“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国相比,差距太大。

1、战国时期发展

按照时期发展,早期强大的齐国和楚国,其次是晋国。不过晋国三分韩、赵、魏,并不算特别强大。此时的秦国,也算是弱小,还没有开始上升。燕国不算强大,不过比分家的三个要强大;到了中期的时候,齐楚仍然是大国,韩赵魏各出明主,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秦国商鞅变法出现,排名差不多是齐、魏、楚、秦、赵、韩、燕。到了末期的时候,秦国已经成了大国,排名逐渐变成秦、楚、齐、赵、魏、韩、燕。

2、中后期排名变化

等到中后期的时候,秦国发展特别快,楚国和齐国逐渐衰弱。特别是在“乐毅以弱燕功强齐”之后,齐国差点就要没了。此时齐国一蹶不振,楚国跟秦国一战后,实力也不算强大。可以算是秦国一家独大,七雄的平衡逐渐被打破。赵国在这时还算可以,不过整体实力并不算强,按照史书的说法只有带甲六十万、车千乘。在各国的排名中,只能占据第四名。

3、各国排名评价

按照史书的评价,最强大的是秦国,奋击之士百万、车千乘;其次是楚国和齐国,带甲百万、车千乘;赵国带甲六十万、车千乘。其他的几个国家,兵力和车差距很大,在中后期完全就是小国。赵国在战国时期也有几个不错的君主,不过真正出名的只有赵武灵王,而他本来有可能振兴赵国,可惜晚年出现一些变故,导致赵国未能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