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真正死因真相,霍去病为什么被灭九族
霍去病怎么死的?
关于霍去病的死因,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常年征战,餐饮无律,劳累过度,身体透支,自然而亡。
二、瘟疫而死:当年霍去病征服匈奴时,实行三光政策,其一就是杀光匈奴赖于生存的马、牛、羊等。单于依时中行之计,将所有死亡的牛、马、羊等物,故意丢弃在上游水源处,滋生细菌,污染水源,霍去病是喝了此水,中毒而亡。
元狩四年,汉武帝又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深入漠北。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歼敌7万余人,得胜后乘胜追击,领兵杀到了狼居胥山,并在此处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祭天仪式。
这一仗过后,匈奴再也找不回曾经的气势,汉朝也因此掌握了对匈战争的主动权。回朝后,卫青、霍去病被汉武帝加封为大司马,代替太尉之职名正言顺地接管日常军务。
霍去病一生四次领兵攻打匈奴,总共歼敌11万人,每一仗都是以少胜多,全胜而归。元狩六年,年仅23岁的霍去病便离奇去世了,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霍去病真正的死因是:病死。
褚少孙在《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中补记:“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这是历代史书中对霍去病死因的唯一记载。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3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相关简介
霍去病是西汉著名抗匈将领,是一位少年将军。多次以少胜多,立下赫赫功劳。霍去病的忠君爱国,从一件轶事中可以表露。
相传汉武帝看到霍去病讨伐匈奴驰骋沙场,立了大功,为了犒赏霍去病,特地指派了工匠修建一宽敞华宅。竣工后,汉武帝让霍去病先去过目、了解是否如意。
但是霍去病却向汉武帝上奏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爱国忘家,壮志凌云,成了流传千古的名言。
然而霍去病也有缺点,他少年新贵,有纨绔习气,不爱惜士兵。史书上说汉武帝专门令宫中服务部门为他准备饮食,竟然有十多辆车之多。
还军时,“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色”。在塞外时,战士缺乏粮食,霍去病却在军营中踢蹴鞠的游戏。但是,将士们仍然愿意为其效命。
漠北大战之后,因汉朝军功封侯制度,许多卫青的部下都来投靠霍去病。《史记》记载,霍去病在一次打猎中,射死李广之子、李陵的叔父李敢。
历史记载,是因为李敢曾经刺伤霍去病的舅舅卫青。李敢击伤卫青的理由为:李敢的父亲是老将军李广,在西元前119年出征匈奴漠北时,卫青因为汉武帝密信不要让李广打先锋。
遂安排李广领兵到东路支援,但是李广在沙漠中迷路,延误了合围单于的战机。后来,卫青使人查问李广失期的原因,好上报天子,但是李广因为失期,将会受到军事制裁而自杀。
李广的儿子李敢,当时是霍去病的部属,认为是卫青陷害李广,动手击伤了卫青。虽然卫青对这件事情没有追究,但是他的外甥霍去病却不能够原谅下属冒犯舅舅。
论公是以下犯上,论私是打伤亲人,没过多久霍去病在甘泉宫射猎时将其射杀。汉武帝事后用“李敢被鹿撞死”了结此事。
汉代名将霍去病死亡真相究竟是什么?
元狩六年(前117年),大司马大将军、冠军侯霍去病薨逝,时年23岁。关于他的死因,流传较广的说法主要有病死、在匈奴染上瘟疫、退隐三种,但是都经不住推敲。
首先,史书中从未见霍去病身体有何不适的记载,而且与霍去病同一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关于此事的记载也颇值得玩味。他在《史记》中只用了一个“卒”字来写霍去病之死,却详细记载了汉武帝为霍去病举行盛大葬礼的全过程。以其写史的态度,这只能解释为他根本就不知道霍去病的死因,也就是说官方有意隐瞒或者封锁了消息。至于病死之说,只怕司马迁本人也是不相信的,所以才没有将这种说法写在《史记》中。
其次,霍去病之死是在元狩六年,而漠北大战是在元狩四年,什么样的瘟疫能有这么长的潜伏期?如果是死于瘟疫,那么沾染上瘟疫的人自然不可能是霍去病一人,但是史书中并没有将士因为瘟疫大面积死亡的记载。
最后,漠北大战后,汉、匈双方均受损伤,匈奴遣使和亲,汉朝派使者与匈奴谈条件,可匈奴不仅不接受汉方的条件,反而扣留使者,于是武帝决定再一次发动对匈战争。在这个时候,三军主将霍去病退隐,无异于拿军国大事当儿戏。
而通过对从漠北之战到霍去病死时的两年中发生的几件大事的分析,就会发现霍去病之死另有隐情。这期间发生的事主要有以下几件。
第一,汉武帝尊霍抑卫。
自霍去病受封冠军侯起,汉武帝便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军中培养霍去病,同时打压卫青的地位。汉武帝的这种行为在漠北大战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史记》载,在汉武帝的战略决策中,迎战匈奴大单于的任务原本是落在霍去病身上的,只是阴差阳错,大单于却与西出定襄的卫青军团遭遇了,一番恶战之后,匈奴败退。之后东出代郡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追亡逐北,才创下不世之功。在战后的封赏上,汉武帝尊霍抑卫的意图越来越明显,跟随霍去病出征的将士大多都得以封侯,而大将军卫青不得加封,军卒皆无封侯者。
作为汉武帝朝最杰出的军事将领,卫青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卫青为人谦恭有礼,温和大度,重情重义,众人都乐于听命于他。那么汉武帝为何要借助扶植霍去病来打压卫青呢?因为卫青身居高位,姐姐是皇后,外甥是太子,妻子是长公主,这些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尽管卫青本人一直谨小慎微,但是其集团的势力实在庞大。所以汉武帝必须想办法来抑制卫氏集团的势力,这个办法就是尊霍抑卫。
而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放心地扶植霍去病的势力,是因为霍去病的性格。史书中载,霍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且不热衷于政治活动,因此他的周围不可能形成一个利益群体,也就对汉武帝构不成政治上的威胁。霍去病虽然与卫青家族有亲缘,但是他不能代表卫氏集团的利益。相反,他的异军突起,还会威胁到卫青的地位,卫氏集团的既得利益者们绝对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他们自然会拼尽全力保住卫青,同时也是为了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
第二,霍去病射杀李广之子李敢。
漠北之战后,李广自杀,李氏族人都认为是卫青从中捣鬼,是以大多心有不忿。李敢怒而击伤卫青,但卫青事后并没有声张,而是将此事隐瞒起来。一年后在甘泉宫围猎之时,霍去病得知此事,怒不可遏,射杀李敢。这件事情疑点重重:李敢打伤卫青是在元狩四年春,而霍去病射杀李敢是在次年秋,这中间的一年多里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这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情,被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元狩五年三月,李广从弟、丞相李蔡因侵占阳陵(汉景帝陵)土地下狱,畏罪自杀。李蔡为什么要冒天大的风险去侵夺先皇的墓地?要知道那可是死罪。不久,李蔡被告发,皇帝派人去查,但还没有等到查出结果,李蔡就自杀了。仅仅过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发生了霍去病射杀李敢之事,从此,李家势力被连根拔去。
只是霍去病射杀李敢的地点是在甘泉宫,甚至可以说是当着汉武帝的面,他为什么偏偏挑中这么一个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地点?所以完全可以排除蓄意谋杀的可能性,而应该是突发事件,有人故意将此事泄露给霍去病,以霍去病雷厉风行的性子和对卫青复杂的情感,当然会立刻取了李敢的性命,而不顾忌是在什么地方。
而这一切,都与卫氏集团有关。李广自杀,李氏族人认定了是卫青害死李广,江河日下且正被皇帝逐渐冷落的卫氏集团不可能坦然面对一个对他们怀恨在心的李氏高官,所以又指使人陷害李蔡。李蔡死后,继任的丞相是太子少傅,根正苗红的太子党。李蔡、李敢一死,李家就再也不会有人向卫青寻仇,霍去病也在武帝心中留下不良印象,朝臣对霍去病也必然会心增反感,可谓一石三鸟。
第三,请立三皇子事件。
元狩六年四月,由霍去病挑头,满朝文武官员上书奏请武帝册立刘闳、刘旦、刘胥三位皇子为王。武帝迫于压力,实施册立。这件事表面上看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但背后依然涉及到卫氏集团的利益。这三位皇子都是极受武帝喜爱的,而太子刘据生性仁恕温谨,不是很得雄才大略的武帝的喜欢,况且当时卫子夫年老色衰,难以得到武帝的宠幸,这一切都让卫氏集团的成员们感受到了威胁。所以册立三位皇子,表面上看是对三位皇子有利,但实际上最大的获益者却是太子刘据。
霍去病当时虽然官居大司马大将军,但他在朝政上并没有太大的作为,请立三位皇子事件是史书上关于他参与朝政为数不多的记载。所以问题就出现了:平时不常参与朝政的霍去病为什么要参与这件事情,而且还是挑头人?
霍去病是一个重情的人,漠北之战后,由于汉武帝刻意地尊霍抑卫,卫氏集团的权力受到了威胁,对霍去病也疏远了许多,这让霍去病感觉到了亲情的缺失。这时如果有一件事可以改变他和卫氏集团的关系,而且是他力所能及的,他是断然不会拒绝的。
以上一连串的政治事件都牵涉到了卫氏集团,那么究竟是谁一手策划了这一切?
按说,卫青应该是这个集团中最为重要的人物,是这个集团的核心,但是,这一系列的事件应该不是卫青一手策划的,除非他多年来一直表现出来的宽仁大度都是伪装。自然也不该是皇后卫子夫,她也身不由己。太子刘据当时年幼,更不可能。那么卫氏集团中谁还能有这样的手段?唯有平阳公主。论身份,她是武帝的亲姐姐,卫青的妻子,史书中对她的能力虽然记载不多,但仅从她把卫子夫献给汉武帝、委身下嫁曾经的仆人大将军卫青这两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她的权谋手段。
以平阳公主对权谋的热衷,她绝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都脱离她的控制,所以,当霍去病对卫青的势力造成极大威胁的时候,最想要霍去病死的,一定是最不希望这一切发生的平阳公主,而且她也完全有能力、有手段让霍去病死。
由于个人出身和经历,霍去病存在着一些先天缺陷:寡言,心高气傲。这样性格的人是不会有什么朋友的,他的手下又大多是匈奴降将,跟着他只是为了功名利禄,不可能有什么感情。而漠北大战之后,卫氏集团跟霍去病的矛盾也激化了,几乎没有亲情可言。这样一个缺乏情感、孤独的人,很容易走向极端。如果这一点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诱导之下,霍去病很有可能会走向极端,甚至是选择自杀。而且从霍去病死后,汉武帝虽然悲痛,但并没有迁怒于旁人的态度来看,这个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历史上霍去病的真正死因
历史上霍去病真正的死因。或许疾病非常的有才有才有军事才能而且是由汉武帝亲自提起来的。历史上记载的原因是霍去病是因为的攻打匈奴的时候染上瘟疫而去世的。没有别的记载是什么原因,其他的都是猜测。有人猜测因为霍去病家的势力太大了。所以汉武帝不总不可能让她做的太大,害怕它变成全城。危害。汉武帝的儿子的统治。也可能可能是他的陈迪解害了他。谋害谋杀了他。不滚。都是只是猜测。历史的记载原因就是染上瘟疫而英年早逝。
西汉名将霍去病突然逝世,他的死亡真相是什么?
霍去病是中国古代极为罕见的天才将领,在汉匈战争中影响极大,完全可以称为改变历史进城的英雄人物。可是,就是这么一位战神级将领,却在成就大名之后、在二十三岁的美好年华忽然去世,就如一颗流星一般消失于世间。
霍去病为何暴毙?原因众说纷纭,大体来说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病死。
这个观点最早出自西汉史学家褚少孙,他在创作年表时,借霍光之口,提及其兄霍去病是病死。
但是,霍去病去世之时正当青年,正是人生百无禁忌的大好年华。此前远征万里都没事,怎么回国没几年就染了大病呢?
更让人怀疑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
《史记》原文道: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许多历史细节,他胆子贼大,不但写了汉武帝的儿子好勇斗狠,和熊打架,结果被熊给拍死,还写了汉高祖刘邦狠毒无情,为保自己小命,把自家女儿踹下马车。正是因为他敢写,并且写了许多帝王的丑事,《史记》被历代帝王视为“谤书”,长期被封禁。
既然司马迁胆子大,敢说敢写,为何没有记载霍去病的死因呢?唯一的可能,就是霍去病的死是非正常死亡,其中牵涉到了许多宫廷内幕,牵涉到了当朝皇帝、当朝权贵。为了保全自身,司马迁不得不对霍去病的死三缄其口。
但是,出于史学家的职业道德,他又不想撒谎,于是,司马迁选择了对死因只字不提,历史留白的做法。
那么,霍去病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呢?
第二种说法是霍去病被人害死,真凶大概率是汉武帝。
霍去病的崛起堪称火箭速度。从他从军到骠骑大将军高位,前后不过四五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霍去病南征北战,确实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是,谁都不能否认,他之所以能够
得享高位,比个人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得到了汉武帝的器重。
正是在汉武帝的大力扶持下,霍去病一路过关斩将,建立赫赫功勋,但凡追随霍去病的将领都建立大功。
与卫青、霍去病同时代有位名将叫做李广,历史上有个李广难封的成语。李广为什么难封呢?
在古代,多数人都将李广难封,理解为李广没有遇到明主,没有得到汉武帝赏识。
在当下,许多作者撰文,细说李广只是擅长守城,擅长步战,属于落后于时代的一批人。卫青、霍去病能够快速崛起,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顺应了时代,顺应了汉朝反击匈奴的大背景。不能够指挥骑兵军团进行游击战,才是李广难封的真正原因。
事实上,今人所论,只是看到了事件本身,古人所说才是看到了问题本质。
李广难封,卫青、霍去病崛起,最重要的原因,确实在于站队是否正确。李广不是汉武帝心腹,属于前朝老将,且有对抗朝廷的老毛病,自然不能委以重任。
而卫青担任大将军多年,在军中威望日隆,汉武帝担心卫青一人把持军权,于是故意捧起霍去病制衡卫青。这一点,丝毫不用怀疑。
霍去病确实比卫青要嚣张一些。就在霍去病暴毙之前,他干了几件很出风头的事情,最为霸道的就是当众杀死李广之子、郎中令(皇帝侍卫长)李敢。
李敢曾因父亲李广之死,打伤了大将军卫青。卫青没有声张此事,不想外甥霍去病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在甘泉宫狩猎时,按放冷箭,将李敢射杀。虽然说汉武帝因为宠爱霍去病,竭力隐瞒此事,对外只说李敢是在狩猎中被鹿撞死,但是,霍去病射杀李敢之事还是传扬了出去,对汉武帝,对霍去病都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不过,汉武帝对权柄更重的卫青都没有下手,为何会对霍去病下手呢?可以说,以汉武帝的眼力,一定可以看出,霍去病是个性情中人,是个任性使气之人,这种人可以为将,可以统兵,却不会弄权,更不会威胁到他的江山社稷。
至于第三种说法,则是说霍去病是抑郁而死,或者说是孤独无援下自杀而死。
起初,霍去病与卫青关系极好,可随着时间过去,尤其是在汉武帝刻意扶持霍去病,打压卫青之后,卫青与霍去病的关系越来越糟糕。
就算卫青本人在见到霍去病时,和颜悦色,一如往常。可是,那些依附于卫青、依附于平阳公主的文武大臣必然在人前背后对霍去病百般非议。议论之中,最多的必然是卫青对霍去病如何如何好,霍去病却如何如何忘恩负义,与舅舅作对云云。
霍去病身边有着许多大将,但这些人与霍去病关系并不紧密,常常是被汉武帝临时调派来追随霍去病。一旦大战结束,又被调派到别的地方。霍去病又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霍去病看起来风光无限,少年即建立大功,实际上此人在军事上是绝代天才,在从政上却是个弱智——或者说,因为他背景太深厚,以至于他不屑于在权力斗争上耗费心思。
久而久之,霍去病就陷入一种内外孤立、孤家寡人的境地。其实,不单是霍去病,在整个汉武帝时代,除了历经磨难、性格坚韧的卫青得到善终,没有一位名将得到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