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的结局,唐玄宗结局比宋徽宗好

麦兜
麦兜 2024-03-24 08:06:01

安史之乱后的唐玄宗,晚年被迫退位,最后怎么死的?

唐玄宗最后是抑郁而死的。马嵬坡之变时,心爱的女人杨贵妃被迫自杀,唐玄宗晚年煞是凄凉,在落寞之中无疾而终。

安史之乱结束后,李隆基最后的下场是什么呢?

大唐盛世,自李渊开辟至今,就在不同皇上当权下持续产生变化,每一个皇上都有着不同的特性。唐代交给李隆基手上的情况下,最开始还因为李隆基的聪明智慧,把它整治得井井有条。后来他却像变了一个人,从贤君迈向暴君,不得已交出帝位,赌上了自己的皇上之路。

李隆基继承皇位

唐高宗李隆基,别名李三郎,是唐睿宗李旦和窦氏德妃的儿子,从小才华横溢,做事果断。后来在689年,李隆基被抱养给李弘当儿子,在他五岁时,自己的父亲却被武则天将影响力废止,当年的李隆基早已被封为楚文王。武则天即位以后,李隆基的身份先从皇太子成了皇孙,所以被降受封临淄王。在李隆基14岁的时候,武则天的年纪早已很大了,难以整治朝廷,武则天身旁的大臣狄仁杰等劝导她,还是不要立武家的后代为皇太子,之后李显却被接回来了洛阳,封为皇太子。

或许是因为弱冠之年的李隆基亲眼目睹一场惊心动魄的叛乱,为此为他带来了胆量,因此在710年,它就悄悄的招幕贤能,不断扩大自已的阵营,还发展了万骑。当年的武则天年逾古稀,没多久就一命呜呼,李显继位,可是李显没了武则天的大力支持看起来软弱可欺,手里的实权也慢慢的被王后和安乐公主空架,她们其实是在仿效当初武则天的做法,后来他们将唐中宗李显残害,韦皇后本以为也可以像武则天一样顺理成章的成为女皇上,却不知这一切都被李隆基看在眼中。

可以这么说,李隆基最后的结局,其实就是他一手所造成的,最开始李隆基上位的情况下,其实还是把国家治理的有条有理的,不论是政治军事或是人民百姓的生活状态,他就有着非常大的贡献,要不然她也不可能将文景之治充分发挥到了极点。但是后来要不是荒于朝廷,沉溺于美貌,软弱无能无比,也不至于给那些奸佞想谋权篡位的机会,安禄山之乱都不可能发生。设想,如果她始终都保持初心,器重这些忠臣,不滥杀,又怎么会落个死于非命的结局?

唐玄宗曾开创开元盛世,他最后怎么样了?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历史上的重要帝王,他在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时期,都有精彩表现,而且自己称帝还开创了“开元盛世”,但从改元“天宝”开始,唐玄宗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成了典型的享乐老人。

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手握重兵的安禄山造反了,他打出的旗号是铲除奸臣杨国忠,也就是唐玄宗信任有加的外戚,但实际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推翻唐朝,开创属于安氏的新天下。

安禄山此前深得唐玄宗的宠幸,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手下精兵强将15万,可以说是天宝年间最强武将,再加上他跟奚、契丹、室韦等部族关系非凡,更是如虎添翼,有恃无恐。

当时正是唐朝最安逸舒适的年代,境内根本就没有经历过战事,老百姓安居乐业,于是安禄山的大军一到,河北河南直接就乱了套,官跑了兵逃了,老百姓也只能四散流离。

安禄山大军进展迅速,各地告急的文书接二连三发到了长安,掌握朝政的杨国忠首先得到了消息,他没有为自己被列为安禄山的目标害怕,而是眉飞色舞地向唐玄宗做汇报,验证自己早前对安禄山的打击排挤是有先见之明的。

唐玄宗知道杨国忠和安禄山不对付,刚开始根本就不愿意相信,后来形势越来越严峻了,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虽然对安禄山的辜负很悲痛,但为了保住江山社稷,唐玄宗还是调兵遣将,派高仙芝、封常清等大将去迎战安禄山,但他们并不是安禄山的对手,唐玄宗慌了。

安禄山打进洛阳后,就自行称帝,建国号为“燕”。燕军前进的步伐没有停止,在唐军的节节败退下,很快逼近潼关,距离长安就是时间问题。

唐玄宗害怕了,他想起了梁武帝萧衍,这位南朝梁的开国皇帝虽然很能干,但最终糊涂地相信了悍将侯景,最终被侯景攻破了京师,在台城宫殿里活活饿死。

唐玄宗越想越害怕,他也不愿意成为梁武帝,唯一的出路就是逃跑,四川人杨国忠主张往自己的老家跑,唐玄宗想想也有道理,虽然自己的老家是陇西,但陇西不适合躲避,还是四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唐朝天宝十五年(756年),唐玄宗带着一大家子和部分禁军,向着四川方向逃跑,途中皇太子李亨跟他分道扬镳,贵妃杨玉环、宰相杨国忠在乱兵的逼迫下被杀,令唐玄宗好不伤心。

不过,经历了颠簸和苦难,唐玄宗还是顺利逃到成都,梁武帝是不用做了,但蜀汉昭烈帝刘备还是可以期待一下。

但皇太子李亨的决定,打破了唐玄宗的幻想,李亨在大臣们的支持下,在灵武称帝,尊奉唐玄宗为太上皇,实际上剥夺了唐玄宗的帝位,但唐玄宗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去反抗。

在唐玄宗逃走后,燕军攻入长安,但这也是安禄山最后的高光时刻,唐肃宗登基后,派出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迎战安禄山,情况有了变化。

燕国内部也出现了矛盾,先是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掉,紧接着安庆绪又被大将史思明杀掉,史思明走了安禄山的老路,也是被儿子史朝义杀掉,但史朝义已经是穷途末路,最终被部将杀掉,安史之乱也就结束了。

此时,唐朝也没有了昔日的荣光,无论是立下大功的将相,还是投奔过来的叛将,很多摇身一变成了割据势力,唐朝皇帝的影响力越来越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灭亡。

历史上的唐玄宗最后怎样了?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通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扩展资料

李隆基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李隆基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李隆基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将其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他们的处事才能及培养行政经验。同时间,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将其升为京官。这样内外互调,增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沟通、了解和信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隆基(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