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到底是为什么被处死,苏格拉底为何被判入狱

麦兜
麦兜 2024-03-21 07:24:01

苏格拉底为什么被判处死刑呢?

苏格拉底,这位反民主主义者,是雅典民主最著名的受害者。为什么他被带到法庭并被判处死刑?让我们来看看苏格拉底的审判,发生在公元前399年,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寡头打败了雅典民主之后。这是一场变相的政治审判,因为在推翻了斯巴达的傀儡——30个暴君之后,寡头们得到了特赦。

这就是为什么对他的指控是:对众神不敬和雅典青年的腐败。请注意,我们对苏格拉底审判和判决的了解主要来自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道歉》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对陪审团的道歉》——两人都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因此都不是公正的来源。

在苏格拉底面前,民主控诉了它的恶魔,尤其是他的另外两个朋友和学生,亚西比德和克里提亚斯。亚西比德是战争期间灾难性的西西里远征(公元前415-413年)的主要支持者,几乎所有的雅典人,超过50000人参加了远征,被杀害或俘虏并成为奴隶。

亚西比德被传唤受审后,叛逃到斯巴达,然后又去了波斯,带着虚假的承诺回到了雅典。在雅典,他又一次被斯巴达人击败,最终于公元前404年在弗里吉亚被斯巴达人杀死。

苏格拉底和亚西比德之间的密切关系清楚地反映在绘画中,如:苏格拉底泪水亚西比德从拥抱的感官快乐(Jean-Baptiste Regnault, 1791)。其他画家(Jean Leon Gerome, Francesco Hayez等)展示了苏格拉底在阿斯帕西亚的房子里寻找亚西比德……

发现他在女人的房间里……在一个淫妇的房子里……或者在妓院里……并训斥他。他们两人也在拉斐尔的《雅典学派》中被描绘出来,与埃斯钦和安提尼(或色诺芬)在一起。

克里提亚,出现在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对话中,其中一个以他的名字出现,他是三十名暴君的嗜血领袖,在公元前404年雅典战败后,被斯巴达占领军建立为寡头政权。不仅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还有其他几个暴君。他们只掌权了8个月,但在这很短的时间里,他们杀死了5%的雅典人,流放了很多人,并没收了死者的财产。

许多富有的公民被寡头处死或谋杀,只是为了没收他们的财产,并将一部分分给他们的追随者。这是一个由Critias领导的恐怖政权,他的残忍和不人道臭名昭著,因为他决心结束民主-不顾人的代价。403年推翻暴君的起义是由一群由Thrasybulus领导的流亡者组织的。

Critias在最初的战斗中被杀。色诺芬可能在这个政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骑兵的两个指挥官之一,这是三十民兵。

许多著名的雅典人,他们反对恐怖政权,离开了这座城市。然而,苏格拉底选择了留下来,他的态度被解释为对暴君的接受——间接但明确地。这位哲学家信奉反民主的思想,比如认为并非多数人的意见才能产生正确的政策,而是真正的知识和专业能力,而这些只有少数专家拥有。

他经常赞扬寡头统治的斯巴达的法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强化了这些反民主的思想,提倡由一群所谓开明的“哲学家国王”精英统治。这可能也被苏格拉底的自己的想法,在他的道歉就声称他是“上帝的礼物”,雅典人……

有一种观点认为,“苏格拉底的真实犯罪是宣扬一种哲学产生亚西比德和Critias…当然,根据大赦,他不能被起诉,”。这是对苏格拉底相当有利的观点。因为也有一些其他的观点,认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想国》,可能已经…被三十位暴君所实施,而这位“哲学家之王”最终不是别人,正是克里亚斯本

苏格拉底为什么被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抵触教廷,无辜的被判死刑,当时他可以逃走,但是他拒绝了,并且说:他们判我死刑是没有根据的,但是我如果逃走也是违背了法律,我决不以恶治恶,所以前399年 ,他在狱中被毒死.

“公元前399年,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判死刑。他死于其毕生热爱的雅典同胞之手,雅典公民民主投票的结果是:280:221。”

三个原告人指控苏格拉底的罪行是:“拒绝承认国家认可的神,并引进新神,他的另一项罪行是:腐蚀年轻人。要求给予他的惩罚是:死刑。”苏格拉底遭受这场灾祸的原因,后世众说纷纭?后人或认为这是苏格拉底得罪了原告人,或云是民主派的一场政治迫害。这些解释各有道理又各有疑点。

苏格拉底对现世法律所抱以的极大信赖和遵从感.正义的理念是法律的精髓,而这也正是法律统治臣民的理由`他的死是为了唤醒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和平衡`

苏格拉底被判定为死罪,他当然不可能信服口服,换作每个人都感到自己蒙受了巨大的冤屈,但换作每个人却不可能像苏格拉底一样接受这样不公正的判罚.为什么苏格拉底会向不公屈服,很简单,因为苏格拉底热爱雅典的民主制度,他尊重雅典人民的信仰与雅典的法律,这里是世界上唯一一块能为哲人提供自由思考的土地

以论辩著称的古希腊杠精苏格拉底,为何会被处死?

苏格拉底,他作为古希腊的杰出人物,他最终是喝下毒酒而死的。苏格拉底在他七十岁的时候,被指控有着怠慢神灵以及蛊惑青年的罪名。但苏格拉底他是一个崇尚思想自由以及言语自由的人,因此他是不愿意承认他被指责的这项罪名的,即便后来有他的学生为他准备好了所有条件可以让他逃狱而免得一死,但是苏格拉底他却并不愿意为了苟活而去逃走。因此70岁的苏格拉底在遣散妻儿之后,在弟子面前喝下了毒酒,从容赴死。

苏格拉底的死是一个悲剧,也是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一个悲剧。起诉苏格拉底的是三个雅典公民,他们依照法律、以怠慢神灵和蛊惑青年人的罪名,在法庭指控苏格拉底。而审判苏格拉底的陪审团是由500个雅典公民组成的,在第1轮投票当中,苏格拉底因为280票比220票被判是有罪的。

但是苏格拉底却为自己辩解,自己不仅没有罪,反而是对雅典是有着功劳的,自己应当得到雅典人的礼遇才对,苏格拉底甚至要求对自己罚100个德拉克玛了事就行了。但是苏格拉底他蔑视法庭律法的态度,却是让一些原本同情他的陪审员,不愿意他活着了。因此在最后一轮的投票,陪审团更是以360票比140票的决定性票数决定了苏格拉底他的死亡。

以我们现代人的目光来看,苏格拉底被指控的这项罪名完全就是莫须有的罪名,苏格拉底根本不应该被处以死刑。然而在那标榜民主自由的雅典,就以这样一个罪名杀死了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这无疑是让人觉得十分嘲讽的,而这也体现了所谓的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不过是掌握在小部分人手上的真理罢了。

苏格拉底为什么会被处死

民主的非理性一面

苏格拉底认为虽然如果城邦的法律是不公正的,你就不必遵从它们,但是如果你违反了城邦的法律,你仍然必须服从惩罚。苏格拉底就正是丝毫不差地这样做的,他感到有一种服从城邦的合法权威和城邦法律的义务,所以他十分自觉地接受了死刑,在临终前仍同朋友们讨论哲学问题。在时间到来时,他安详地喝下了毒酒,用自己的生命和哲学报答了祖国城邦,终年69岁。在苏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义的伟大哲人,另一方则是以民主自由为标榜、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孰是孰非,谁善谁恶,不那么泾渭分明,感情上的取舍则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剧色彩愈加彰显。

苏格拉底说:“我宁愿选择死也不愿婢膝地乞求比死还坏得多的苟且

偷生”。苏氏对死也不畏惧,因为他认为“灵魂不灭”或“灵魂转移”,人

死后可以到另一世界,即冥府,在那里,“充满希望”的新生又将开始。他

视死如归,最后临危不惧,饮鸩就刑。

。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多年来他被认为是反民主的、维护反动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近来已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

苏格拉底为什么会被判死刑?

是被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法庭判了死刑。

苏格拉底通过对话的方式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追寻人的世界和心灵问题,他经常讨论“什么是正义”“最好的国家是什么样的”这样的话题,按理说来他讨论的这一切都是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做贡献的事情,那为什么还会被雅典民主政府的法庭宣判死刑呢?有一种说法是,雅典的民主程序杀死了苏格拉底。

从公元前431年开始,希腊的两大城邦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04年,雅典在这场战争中失败,于是雅典之前的民主制被推翻,建立了斯巴达式的寡头政治。不久后,雅典又重新建立新的民主制,但这个时候的民主制其实已经有些变味儿了,不再像当初的民主制度具有严肃性和崇高性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格拉底通过他独有的谈话方法(即之前说到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方式)让很多人都深受折磨,有些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他提问太多但回答太少,使得人们的思想比从前更加混乱。苏格拉底又通常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只是通过一套辩证法来引导对方逼近真理。

但在两个问题上,苏格拉底给出了明确的回答:一个是“美德意味着什么”,一个是“最好的国家是什么样的”。这两个问题在当时的雅典青年看来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一个人自身的心灵问题,还关乎国家的发展问题。

美德意味着什么?美德意味着智慧,只要人们通过教育,均可以找到自身真正的兴趣点,能够看清自身行为产生的后果,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一种道德约束。

最好的国家是什么样的?苏格拉底用一种略带嘲讽的口气说道:“没有什么制度比一个为盲众所操纵、为冲动所指挥的民主更加滑稽的了,没有什么比让一群争论不休的人组成政府更可笑的了,没有什么比匆忙选举、革职或处死将领更荒唐的了。”《苏格拉底之死》是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达维特在公元1787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这幅作品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

苏格拉底通过自己的思考,用这样的方式回答了当时雅典人认为很重要的两个问题。但他却因此得罪了一大批人,尤其是当时的雅典民主政府。

公元前399年6月,苏格拉底在70岁时被雅典极端民主法庭判处死刑,其罪名是:第一,不信奉雅典的神,崇奉新神。第二,他喜欢探讨各种事情,以此来蛊惑青年。

在法庭上,苏格拉底拒绝认罪,还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我的言行一直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法庭不仅不应该审判我,而且应该赐给我荣誉,让我到卫城的圆顶餐厅上免费就餐。”

苏格拉底为自己进行了辩护,他讲述自己为什么要孜孜不倦探寻知识,因为正是有一个神——类似克塞诺芬尼的那个思想之神——在指导着自己。他还指责雅典已经在财富和虚荣的腐蚀下变得臃肿不堪,提醒人们不要沉溺在物欲横流的享乐中。苏格拉底不但不认罪,反而认为自己有功于雅典人民。陪审团认为苏格拉底太顽固,竟敢蔑视法庭,最后由500人组成的人民陪审团,以360票比140票,高票通过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在当时已经变了味道的雅典民主政府看来,苏格拉底是非死不可的。原因正是他的言论主张与雅典民主体制存在着根本冲突。苏格拉底上法庭时,雅典早已不再是“黄金时代”,战争的失败和寡头政治的崛起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动荡不安、血腥、暴虐和社会的腐败,让喜欢哲学沉思的苏格拉底痛心疾首。他想做一个牛虻,去螫醒雅典这匹昏睡的纯种马,即通过哲学的思考、通过对话的艺术去探明真理。雅典的民主制核心是全体公民人人参与政治,即参与对城邦的管理。但苏格拉底发觉,随着时间流逝,雅典民主已经失去了精髓,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显赫一时的雅典民主制也就成了徒具躯壳的累赘。苏格拉底认为的政治不是大多数人所能理解和参与的,应该由那个“知道的人”统治,其他人只需听命便是。

就这样,在雅典制度已病入膏肓和失去理智的背景下,苏格拉底的主张暴露出了当时民主制的缺点,苏格拉底自然就成为雅典政府的敌人。

在监狱期间,苏格拉底的学生去看望他,并极力劝说他逃走。苏格拉底不接受赎罪也不会潜逃,他说:“我一生都享受了法律的利益,我不能在晚年做不忠于法律的事。服从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天职,尽管法律也有不对的地方。作为一个好公民,我必须去死。”

苏格拉底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对真理和正义的维护,他认为无论用什么手段来苟且偷生,都是对邪恶屈服、对德行的背叛。这是苏格拉底绝不能接受的。

到了最后的时刻,他的学生们围拢过来,心情十分沉重地看着即将死去的老师。太阳落山之前,苏格拉底服下毒酒受死,享年70岁。

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苏格拉底表现出的是一种超然的赴死态度,这种超然的死亡态度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讲的不怕死,而是一种以死为乐的态度。柏拉图在《斐多篇》中,曾经详细记录了赴死的苏格拉底在监狱中服毒而死的情景。

苏格拉底死后,雅典再无任何严肃可言。雅典的民主制在当时已经名存实亡,丧失了民主制的精髓。

苏格拉底之死,是雅典的悲剧,也是希腊城邦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