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泰坦巨蟒会灭绝,泰坦巨蟒灭绝后出现了什么动物

麦兜
麦兜 2024-03-20 06:36:01

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长呢?蛇究竟能大到什么程度?

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长在乡间有很多种说法,多年前就有一名四川矿工被一条巨型蟒蛇吓得晕死过去,他醒过来以后说那条巨蟒至少有50米长,后来专门派了人在周围搜寻蟒蛇可能的藏身之地却一无所获,所以,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没有把这件事再放在心上。

无独有偶,还有传言说:广西桂林的一个施工队在2009年的时候意外挖出两条超过15米长的大蛇,其中一条相对较小的蛇跑了,已经死亡的那条蛇已有140岁的年龄,体重也超过了300公斤。由于这个说法还有现场图片,所以很多人当时都信以为真,但实际上相关部门后面还专门进行了辟谣。

蛇这种东西能大到什么程度?

其实,世界上的确有一种蛇可以身长超过15米,普遍身体长度都在12到15米之间,且体型大的体重远不止几百公斤,而是超过了1亿吨重,这个蛇种的名字就叫泰坦巨蟒。只不过很遗憾,我们已经不可能看到这种蛇,因为它们早已经灭绝多年,从化石证据来看,泰坦巨蟒也是恐龙之后再地球上生存过的最大陆地肉食动物。

虽然所有蛇类都是肉食动物,但像泰坦巨蟒这样的巨型蛇类动物,它们平时吃的猎物也很大,比如半蹲中的钝鼻鳄都会被其直接吞食,好在这种庞然大物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五千多万年,不然哪怕是如今的人类可能都难对付它们。而且,从现有研究资料来看,泰坦巨蟒的灭绝似乎的确和其他物种无关,主要灭绝原因还是自身对自然栖息地的环境温度有较高要求,必须保证周围处于30到34摄氏度左右才适合生存。

多年以前,也就是在泰坦巨蟒的化石还没有被科学家们出土之前,其实科学界一直都将非洲巨蟒当作了蛇类动物重体型最长的一个蛇种,因为它们7到12米的身体长度在当时也是已知蛇类动物重多大的。这就好比运动场上的成绩,最高纪录很可能会被后来者打破,只不过“动物界之最”很可能是被已经灭绝的动物摘得,毕竟人类在地球上进化才短短几百万年,对于过去我们还有很多未知。

是不是大蛇的寿命更长?

的确,虽然在野外生存的蛇类动物平均寿命只有20年左右,但是那些体型小的蛇很可能只有三五年寿命,相当于它们在成年后完成自己的基本繁殖任务就死掉了。并且,小型蛇类动物死亡的原因往往都不是自然老死,而是被比自己体型大的同类蛇种、或其他蛇种(整体体型就更庞大的蛇种)给吃掉了。

具体来说,大家都知道眼镜王蛇的毒性很强,这其实与它们一次可以喷射出更多毒液也有关系。而且,在眼镜王蛇的周围,你几乎不可能看到其他蛇类动物出没的踪迹,因为堪称剧毒蛇的眼镜王蛇,它们本来就具有很强攻击力,再加上它们的体型在蛇类动物中也不算小,所以,它们攻击其他蛇类动物的成功率就很高,那些在其领地周围活动的小蛇无疑都会成为食物。

野外生存法则就是这么简单,哪怕是体型大的无毒蛇,往往也能在和小型有毒蛇的打斗中获胜。可能有人会觉得有毒是万能的,但要知道体型大的无毒蛇不仅体型大,往往身上也长了厚实的鳞片来保护自己,小蛇不仅很难咬伤别人,更容易被对方缠绕至窒息而亡。所以,蛇类动物在攻击自己的目标物体时,有毒蛇一般是采取咬伤至其中毒死亡的策略,而无毒蛇则是采取缠绕致其窒息而亡的方式。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蛇是什么?

从目前科学家们对野外环境下蛇类动物的了解来看,地球上已知现存的最大蛇类动物应该是亚马逊森蚺,尽管普通的亚马逊森蚺身长也就5米左右,但自然栖息地在南美洲的它们也可以长到10米以上长,体重更是超过了225公斤,身体粗的就像一般成年男子一般。曾有美国探险节目实拍蛇吞大活人,好在亚马逊森蚺刚张口的时候就被制止这个活吞过程。

亚马逊森蚺特别喜欢水,身上的鳞片就能察觉到周围有没有猎物活动,嘴巴张开的时候可以达到180度,连下巴都省了,4排牙齿中上颚中间的两派牙齿甚至可以上下游动,这特别有利于它们直接吞掉猎物。并且,亚马逊森蚺也不用担心自己在吞较大猎物的时候会堵塞气管,因为这个时候它们的气管位置实在外面,所以,它们成为了南美洲河流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凯门鳄、水豚和乌龟都是其猎物。

由于部分人看到蛇图会感到不适,所以,文中配图皆为蛇可能出没的地方,请珍爱生命,尽量少涉足野外荒无人烟的地带。

泰坦蟒到底有多大,这种蛇最终是怎么灭绝的?

泰坦蟒属于蟒,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大蛇类,它们就像是将现代蟒蛇放大后的产物,平均体长可达到10米,体重超过1吨。

2011的《自然》杂志发表了科考学家JasonJ.Head等人的论文《新热带界古新统发现巨型蟒蛇暗示过去赤道更热》,文中称在南美洲哥伦比亚东北部的瓜希拉半岛大约6000万前到5800万前的塞雷洪组地层发现了一条巨大的蛇类化石。命名为塞雷洪泰坦蟒。

它们是恐龙消失后的顶级肉食动物,在哥伦比亚至少发现了28个这种蛇的个体标本,它们身长全部在40英尺左右,研究学者说这种物种的长度可能远远超过了45英尺。

研究人员指出,除了发现泰坦蟒和crocodilyform鳄(史前巨鳄)比邻而居的证据说明,如今蛇与鳄后代的交锋行为也进一步体现了这两种爬行动物之间的天敌关系。例如,亚马逊流域的现代水蟒(包括当前世界最大蛇类头衔保持者绿巨蟒)常常以鳄鱼家族的现存成员为食,如凯门鳄。

许多人害怕蛇,是因为蛇有毒。现实世界中还有体型巨大的蛇——蟒和蚺。许多人虽没见过这类体型巨大的蛇,但一谈起,基本上都心生畏惧。相信不少人都看过《狂蟒之灾》系列电影,不过现实中的蟒蛇并没有那么恐怖,通常不会随便攻击人类。

说到大蛇,大家一般都会想起蟒。实际上蚺也是一类体型巨大的蛇。蚺和蟒的主要区别在于,蚺是卵胎生,蟒是卵生。这类体型巨大的蛇并没有毒,而是依靠肌肉的力量绞杀猎物。这类巨蛇在野外的寿命一般可达2030。

蛇的身体的长度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世界上有3400多种蛇,绝大多数蛇的体长都在3米以下,体长超过10米的是少之又少,几乎难觅踪迹。而几十米的巨蛇,仅存在于神话故事中。

原始蛇类最早出现于1.3亿以前。科学家在距今9,200万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未完全退化四肢的蛇类化石,根据科学家的推测,蛇应该是由原始的洞栖蜥蜴进化而来的。

在已经灭绝的蛇类中,最大的当属泰坦巨蟒。这种巨蛇大约存在于6,000万以前。科学家在南美洲哥伦比亚的塞雷洪煤矿中发现了巨大的蛇类化石坑,化石坑中共发现了28条泰坦巨蟒的化石。通过对化石的分析和复原,科学家估计,这种蛇的平均长度在12米左右,最长可达15米以上,身体最粗处直径约1米,体重可达1吨左右。如下图所示,泰坦巨蟒的脊椎(右)比普通蛇类的脊椎(左)大得多。

泰坦蟒是史前最大的蟒蛇,它到底怎么灭绝的呢?

蛇,它是一种脊椎爬行类动物。一想到它的样子,不禁让人触目惊心。自古以来,蛇都是危险和威胁的象征。因为它们深藏剧毒,极具攻击性,所以当人们看到后就会远远避之。蛇对于人类的伤害很大,据统计,每年约有一百万人会被毒蛇咬伤。不幸的是在这世上,还有比蛇体型更大的蛇类生物,人们称它为“蟒”。而比“蟒”更大的则为“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生物学家认为现存体长约为9.3-10.7米的非洲巨蟒在蛇类生物中是属于最长的。万万没想到21世纪,在哥伦比亚东北部的一座煤矿中,考古学家竟然发现了白垩纪晚期的巨蟒化石。后来经推测发现它的重量约为1135千克,体长约为12.8米。这一重大发现刷新了人们对于蛇的认知。由此人们给它命名为“泰坦蚺”,意为如泰坦般巨大的蛇。

蛇中之蛇“泰坦蚺”

在6500万年前,随着恐龙时代的结束,很多爬行动物重新争夺地球上食肉动物的霸主地位。

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它的脊椎骨头化石的大小和现代的蟒蛇进行对比,明显发现没有任何的动物像它那样巨大无比,可谓是“蛇中之蛇”。体型的庞大使得它最终成为了当时生存之地的统治者。

泰坦蚺的居住地都是在茂盛的热带雨林中。它的体重相当于20多人的总计,可想而知,如果想要在地面上移动的话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水下世界才是它的王国。泰坦蚺为了支撑自己庞大的身躯,使自己的行动迅速敏捷,所以它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喜欢在水中活动。即使没有腿和鱼鳍,它们在水中也能游泳得很快,甚至还比人类的速度要快。

强大的攻击力

据报道,一条蟒蛇吞掉了与自己体型一样的短吻鳄,结果导致自己的身体无法承受那么大的体积,不久自己也身亡了。与之不同的是,为了猎物生物,它们往往在水下隐秘得很深,静静等待生物的来临,而且泰坦蚺什么都吃,甚至很多庞大的生物也成为了它的盘中之物。

我们知道鳄鱼有着强大的攻击力,它们口腔长有锋利的牙齿,一旦遇到猎物就会张开大口紧紧咬住,然后不断地翻滚猎物,直到猎物被撕裂才会开始进食。然而这样凶神恶煞的鳄鱼当遇到泰坦蚺时,鳄鱼面临的命运将会是怎样的呢?

可以这样说,在泰坦蚺眼中,长达十英尺的的肺鱼是一道开胃的小菜,而十五英尺的大鳄鱼才是它的主菜。当两者相遇时,泰坦蚺利用自己左右的下颌骨来帮助它们吞下鳄鱼,肌肉收缩加之它的反曲牙使得鳄鱼被紧紧地压制着。每当鳄鱼动一下,泰坦蚺就缠绕的更加有力,以至鳄鱼陷入了昏迷,阻断了供血,直到死亡。

奇葩的繁殖

据科学家推测,泰坦蚺雌性比雄性更大且更有攻击性。有时雌性还会吃了雄性,所以一年四季,雄性大部分都是远远躲着雌性。只有当雌性到了交配季节,很多的雄性才会开始进行争夺,最后赢的那方会得到与雌性交配的机会。雌性交配完成后,它的体中可怀约100条的小蛇。7个月过后到了产卵的时期,有的在水下进行,另外也有可能在陆地上进行。

当幼蛇出生后,它的体长和现代成熟的蛇一样。由于雌性泰坦蚺只负责生而不负责照顾,所以当幼蛇出生后,自己就要进行猎食和活动。若雌性产出残疾的孩子,残忍地就会吃掉它们。

泰坦蚺为什么会灭绝呢?

既然那个时期的泰坦蚺体型如此的庞大,在众多生物中处于霸主的地位,那为什么现在看不到它的身影?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们的灭绝?

首先它是属于蛇类生物,此种生物特性就是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来产生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所以它的体温会根据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泰坦蚺最适宜的温度在30-40摄氏度之间,在此期间,它的生长速度会随着气温的上升而上升。如果气温达不到合适的温度时,则会面临生存的危机。在远古时期,由于地球上不断地发生地壳运动,导致全球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气温在逐渐地呈现下降的趋势。泰坦蚺忍受不了如此低下的温度,渐渐地它们就会被冻死。

我们知道整个生态系统是循环反复的,当自然环境发生突变时,很多的植物面临灭绝的情形,而食草动物由于缺少植物的补给而面临饿死的危险。泰坦蚺作为一种食肉性动物,它的食物来源一旦变得匮乏,则只有死亡一条。

总结

距今6500万年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高,所以更加适合怕冷的蛇类生物。当恐龙灭绝后,地球上最大的陆地肉食动物泰坦蚺称霸了地球几百年。

然而随着环境的异常变化,使得泰坦蚺无法生存在世,结果导致了此种生物的灭绝。综上所述,生物的出现和灭绝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所以我们人类生存至此,一定要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否则在未来,我们也会遭遇灭绝的危险。

泰坦巨蟒能长到多大,为什么会灭绝?

泰坦蟒应该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蛇类了,根据目前发现的化石进行推算,泰坦蟒的平均体长,就超过了12米,总量达到一吨。就连它的名字,都是来自古希腊的传说。是继恐龙之后,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让人望而生畏。

在六千万年前,泰坦蟒就是最顶级的猎人,一般会潜伏在水中,等头上有猎物经过,便会迅速出击。依靠一身肌肉活生生地将对方绞死,就算是同为顶级捕食者的鳄鱼,也同样在泰坦蟒的食谱上。

泰坦蟒跟现在的类一样,眼睛不好使,智商也不算高,最多能通过红外成像的眼睛分清猎物的头和尾。也幸亏它的红外成像眼视力能力很强,让泰坦蟒在伏击方面有过人的天赋。

要知道在6000万年前的世界,有很多动物都是超巨大的,有和台球一样大的海龟、有巨型鳄鱼(恐鳄)。泰坦蟒就是和它们并驾齐驱的猎人,在泰坦蟒圈子里,雌性泰坦蟒会比雄性泰坦蟒更加危险,体型也更加庞大。

除了在交配的时候,基本上雄雌泰坦蟒是不会有交集的,因为雄性泰坦蟒打不过雌性泰坦蟒,很可能成为雌性泰坦蟒的食物。在交配完之后,泰坦蟒会短暂地停止进食,直到产卵之后。一条泰坦蟒大约能怀一百条泰坦蟒幼蛇,等到蛇蛋孵化,幼蛇就具备一切成熟的能力。

最后,我们再来解释一下,泰坦蟒是如何灭绝的?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并没有见到过泰坦蟒的真容,只有寥寥几个化石能帮我们揭开谜底。关于泰坦蟒灭绝的说法不一,不过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是:气候变化导致的泰坦蟒灭绝。

就上上面所说,泰坦蟒是变温动物,对温度极其敏感,受到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不能自由控制自己的体温。尤其是像泰坦蟒这样盛行庞大的爬行类动物,环境温度直接影响着泰坦蟒的新陈代谢、繁殖期的出现。

当冰河时期来临,不止泰坦蟒会被影响,其它生物也会受到干扰,就比如植物。一旦最低等级的生物大量减少,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结果就是大量的生物死亡,泰坦蟒在面临气温变化的同时,也会因为食物来源变少为发愁。在食物、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下,才让泰坦蟒走向灭绝的地步。

话又说回来,假如泰坦蟒没有因为环境的变化而灭绝,那它的存在也是很艰难的。估计只有亚马逊雨林这种热带雨林才适合它们生存,不过庞大身躯所需要的食物来源是很大一个问题,现在这些小型动物,估计要吃很多才能填饱蛇的肚子。

地球上体型最大的蛇,体长达12米,拿鳄鱼当早餐,为何会灭绝?

泰坦蟒的发现

塞雷洪煤矿是南美洲最大的煤矿之一,该煤矿的年产量约占哥伦比亚所有煤炭产量的37%。更为难得的是,塞雷洪煤矿属于露天煤矿,开采工人只需要一直向地下挖掘就可以采矿。经过长年累月的挖掘,塞雷洪煤矿的深度非常深,运煤车从矿底想要开往矿顶至少需要22个小时左右。

然而正是因为如此,该矿坑吸引了很多科学家们的注意,尤其是研究古生物的科学家们。这是因为已经灭绝的古生物因为地质变化的原因都深埋于地表之下,其中越是年代久远的生物,埋藏的地方越深。

最开始,古生物学家们在这里发现了许多植物的化石,通过这些植物表明,这里曾经是一个热带雨林,生活着非常多的植物。

然而植物学家并不满足,他想要复原过去这里的食物链,于是他找来了古生物学家乔纳森。乔纳森是古脊椎动物学家,他在这里发掘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史前巨龟、鳄鱼的化石,但这里的环境并不能让他仔细研究,只好将这些化石打包,运往实验室仔细清理。

乔纳森当时的一个研究生是他的助手,他在清理这些表明为“鳄鱼”的化石时,意外发现有一个化石并不属于鳄鱼。刚巧另一位研究蛇类的研究生来到实验室,经过他们的仔细分辨,他们认为这是一个蛇的化石,而且该蛇比目前已知的所有蛇的体型都大得多,至少要大5-6倍。他们非常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该化石真的是蛇的化石,那么他们的发现足以震惊整个学术圈。

(泰坦蟒和今天巨蟒的同一椎骨对比)

乔纳森是在第二天的早上才知道这个消息,而他也是世界上第三个知道这种蛇的人,后来他们给这种蛇取名为“泰坦蛇”。欣喜若狂地他找来了研究古蛇的专家,一同来研究该蛇属于什么蛇,体型有多大,以什么为食,以及为什么能长这么大的原因。

泰坦蟒

乔纳森的团队再加上许多古生物学家的团队后来在塞雷洪煤矿地区发现了许多泰坦蟒的椎骨,但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泰坦蟒的头骨。据介绍,蛇类的头骨非常脆弱,在地表之下容易被外力破坏,或者被微生物分解,所以留下的资料并不是很多。

但幸运的是,他们在这里发现了三个泰坦蟒的头骨碎片,虽然无法拼凑成整个头骨,但根据这些碎片,科学家们得出泰坦蟒几乎吞噬掉一些小型的大象,而且它们属于无毒蛇,但它们嘴巴中长满了反曲牙,可以固定猎物,并且猎物挣扎越厉害,牙齿扎入得越深。

另外,根据泰坦蟒的锥骨,科学家们复原了泰坦蟒的体型,据研究发现,泰坦蟒体型可达15米以上,甚至达到了惊人的18米,体重可达1.18吨,甚至更高。它们的全身肌肉非常发达,凭借着较大的体型以及强有力的肌肉,足可以压扁一只犀牛。

其实,现如今体型达2米的网纹蛇的肌肉也非常强大,当它们缠绕在人身上时,每平方英寸可以施加30磅的力量,对于人类的胸膛来说,该压力相当于被小轿车撞倒。

乔纳森为了更好地研究泰坦蟒,曾经和蛇类专家抓过大型水蛇,据他介绍说,当蛇缠绕在自己身上时,自己的血管仿佛要收缩,心脏几乎要爆炸。而且,体型3米左右的蛇,需要至少4个人才能制服,由此可见,如果人类遇到泰坦蟒,只要它想要攻击人类,人类毫无招架能力。

不过幸运的是,以泰坦蟒的体型,在地面上行走时摩擦力会非常大,以至于行动速度并不敏捷。只有在水中时,凭借着水的浮力,泰坦蟒才能展示出恐怖的一面。

(泰坦蟒想象复原图)

在塞雷洪矿场上,除了泰坦蟒之外,科学家们在这里还发现了许多大型巨兽。比如:巨龟,体重可达半吨以上,鳄鱼的体型也比如今要大得多。据研究表明,当时的泰坦蟒很可能以这些巨龟或者鳄鱼为食。

泰坦蟒为什么会这么大?

所有研究蛇类的科学家都不得不承认,泰坦蟒是现如今人类已知的最大蛇类,而这种蛇类也早就在地球上灭绝了。

之所以泰坦蟒能够长得这么大,原因和当时地球的温度有关。蛇类学家介绍说:蛇的体型大小取决于当地温度高低。在温度越低的地方,蛇越小,在温度越高的地方蛇的体型就越大,比如:我国东北的蛇类很少有超过1米,而云南体型较大的蛇则可以达到3米甚至更高。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蛇属于变温动物,它们的温度取决于环境温度,而像泰坦蟒这么大体型的生物,外界气温至少要在30。

在距今6000万年到5000万年前,地球经历过一次炎热的高温时期,在地质学上被称为“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当时大气中充满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导致地球气温不断升高,甚至在极地地区都没有永久冰川,取而代之的是温带森林。

而南美洲地区靠近赤道,这里的温度更高,更适宜泰坦蟒的生存。然而在后来,由于地球温度不断降低,使得泰坦蟒无法维持如此巨大的体型,以至于它们又很快灭绝了。

其实像泰坦蟒这样的生物,对外界环境要求较为严苛,所以尽管它们体型很恐怖,毁灭能力很强,但大多持续时间不长,只要地球稍微发生变化,就容易遭遇灭顶之灾。

泰坦巨蟒的天敌是谁?泰坦巨蟒为什么会灭绝

泰坦巨蟒是人类发现的一种最大的蛇类,它在远古时代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没有天敌,在泰坦巨蟒的那个时代是没有一种动物能够打败它的。泰坦巨蟒因为身子庞大,所以也喜欢捕食一些巨大的动物作为它的美食。

一、泰坦巨蟒的生活习性

泰坦巨蟒基本上都生活在水边,以水中的动物或者水边游荡的动物为食,连现在人们最为恐怖的鳄鱼也成为泰坦巨蟒经常食用的食物。泰坦巨蟒捕捉到猎物之后,就会用身体将猎物缠住,直到猎物窒息后将它吃掉。身体比较小的动物则比较容易逃出泰坦巨蟒的魔掌。泰坦巨蟒属于变温动物,生活在热带地区,在那个时代泰坦巨蟒生活的地区平均温度为32,正因为那个地方炎热,才能让泰坦巨蟒拥有如此大的身躯。

泰坦巨蟒的交配方式与现在的蟒蛇交配方式差不多,雄性在确保没有大的泰坦巨蛇捕食的情况下,获得雌性的许可,将身体盘成一个交配球,许多条雌性则盘绕在雄性身上,互相竞争,争取得到交配的权利。雌性在生产前需要将肚子填饱,补充身体能力,使自己在七个月内不进食,生出小蛇。

二、泰坦巨蟒为什么会灭绝

作为十大史前巨型动物之一的泰坦巨蟒,在大约5800万年之前就灭绝了,在那个时代没有一种动物能与泰坦巨蟒相互制衡,所以泰坦巨蟒最终被环境与气候等因素制约后灭绝了。随着气候与环境的巨大变化,泰坦巨蟒因为无法适应那种环境与气候便逐渐减少,直至灭绝。泰坦巨蟒灭绝了之后,大量动物便出来活动,因为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消失,使得那些巨型动物大量繁衍,替代了泰坦巨蟒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