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背后的黑暗真相,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让梨”的孔融究竟做了什么事,害了哥哥不说还祸及家人?
孔融其实真的没干什么很出格的事情,他只是收留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张俭。东汉时期的朝堂有三股势力,他们分别是宦官、外戚还有清流名士。到了东汉末年,外戚已经不行了,只剩下宦官和清流们斗来斗去。张俭是名士,他灭了一个大宦官的门,然后开始逃亡。因为他和孔融的哥哥孔褒关系不错,就跑去了他家。
张俭去的时候,孔褒不在,只有一个孔融在看家。那时候的孔融年纪不大,张俭也没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他,孔融便自作主张的把张俭留了下来。后来,张俭顺利逃脱了,但孔融和他的哥哥、母亲却被抓了起来。到了定罪的时候,这些审案的人发愁了,一个案子三个犯人,到底应该把罪名给谁呢?
孔融觉得是自己收留了张俭,应该把罪名给他,但孔褒觉得张俭是奔着自己来的,应该让自己承担罪责。两个人的母亲说,自己是年纪最大的,理应来承担责任。他们争论到最后,审案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们上报了朝廷,最后把罪名给了孔褒。后来,孔褒被处死,而孔融的名声却越来越好了。
孔融是孔子的后人,也是三国里的神童,在士林里面名声很响。袁绍、曹操和刘备等人都对他很尊重,也希望他能到自己那边去,但孔融这个人比较桀骜。他后来去了曹营,却一直和曹操对着干,曹操禁酒他不同意,曹操北伐他也反对,最后曹操忍不下去了,他杀了孔融,连带着孔融的两个儿子,这算是对孔融任性的惩罚吧!
“孔融让梨”的男主角居然死于不孝?这事是被诬陷的还是真实情况?
“不孝”只是一个借口,孔融是被曹操处死的,而且株连家族。
孔融在当时是豪族,孔子后代世孙,而且自幼聪颖,很早便出名,他的政治理念是匡扶汉室。这一点曹操起初和孔融是一致的,两人开始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但后来事情发展我们都知道,天下形势不断变法,随着曹操势力的壮大,他的政治理念也随之变化。但孔融匡扶汉室的立场始终未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等行为,在孔融看来是可耻的。
孔融言辞确实比较激烈,但凡曹操有不同的观点,便处处针对他。曹操攻下邺城后,曹丕霸占了袁熙的妻子甄宓,孔融专门给曹操写信,拿武王伐纣,将妲己送给周公的例子来暗讽曹操父子俩。
还有曹操向汉献帝提出按照汉制封赏诸侯,而孔融却上表汉献帝,颍川、南阳、陈留、上党等郡不能封赏给诸侯,而上述地方正是曹操想要的,这不明显专门针对曹操;另外曹操认为酒可亡国,所以在全国颁布了禁酒令,而孔融又专门写了一片《难曹公表制禁酒书》来怼曹操。
面对孔融的处处针对,曹操自然怀恨在心,所以就找了几个罪名处死了孔融。不孝就是其中之一。孔融曾经发表言论,认为孩子是父亲发泄情欲的产物,母亲怀胎十月的过程就像器物暂时寄存在瓶子里,分离后器物与瓶子便没关系了。这中思想在当时确实很超前了,被认为大逆不道的言论。
还是要了解下孔融发表该言论的背景。三国时代的社会风气儒学已然是一种形式化的存在,”孝“变成了一种假名节。在孔融看来这种虚伪的名节就像一只蛊虫,败坏了真名节,他的这种言论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所以不了解真实情况的人不要被一两句话蒙蔽了。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可为什么孔融最后却以不孝的罪名被杀?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因为在四岁的时候,能让梨,他的故事还被写进了三字经,按道理说,孔融应该是一个有孝,有德行的人,那为什么却以不孝的罪名被杀呢,其实,他的罪名不仅如此,还有另外几条。
孔融当时是少府,曹操让军祭酒(郭嘉当过这个职位)路粹弹劾孔融,说孔融在做北海太守的时候,就招兵买马,有不轨之心,还说:天下的,何必是姓刘的呢?孔融与孙权的使者谈话的时候,诽谤朝廷。
孔融是九卿之一,却不遵守朝廷的礼仪,而且和祢衡乱说话,说什么父亲与儿子没有什么关系,母亲与儿子也没有什么关系,祢衡说孔融是孔子再世,孔融说祢衡是颜回再生,孔融是大逆不道,应该杀死,最后孔融全家被杀。
至于孔融有没有说过那样的话,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但总的来说,那只是借口之一,因为孔融之所以会被,因为他得罪了曹操,而他为什么要得罪曹操,应该是看不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可以从几件小事看出孔融和曹操两人的矛盾。
曹操攻破邺城时,曹操的儿子曹丕就私娶了袁绍的儿媳甄姬,孔融就写信给曹操说:周武王伐纣,把妲已赏给了周公旦(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曹操看了,觉得没听过这个事情呀,就问这个事情的出处,孔融说:从现在的事情推出来的。
曹操征乌桓的时候,孔融又出来说:大将军既然要远征,那以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用来做箭头),丁零人在北海偷了苏武的牛羊,不如一起征讨吧。曹操要禁酒,孔融又出来反对。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所以曹操自然对孔融十分不满,但毕竟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在朝廷的名气也很大,所以必然得找一些罪名来定孔融的罪,说白了,就是曹操要孔融死,孔融不得不死。
孔融让梨,最后孔融的死因却是不忠不孝,他的实力真与名声匹配吗?
前言:"才疏意广终无就,已兆清虚西晋风"说的就是孔融。孔融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从小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深入人心,其实这就是在宣传儒家文化,可能单看孔融让梨这件事我们会觉得,孔融这孩子挺懂事,长大一定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但是就这样一个好孩子,最后死因确实不忠不孝,让人大跌眼镜。后世对孔融的评价有褒有贬,今天我们来客观的评价一下孔融这个人。
一, 孔融简介
大家对孔融的印象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孔融让梨是一个乖娃娃,二类是这人就是一个志大才疏的喷子,三类就是孔融才识过人,生不逢时罢了。
其实孔融确实是一个比较著名的喷子,而且敢喷曹操,要是有陈琳的才华或许也不至于被曹操杀死,但是他的文笔好像逊色于陈琳。作为孔子的后人,他的文化造诣也算是比较高,毕竟被称为建安七子,才华方面应该没有太多水分,因为曹丕都曾经赞扬过他,曹丕本身也是一个文学成就比较高的君主。
二, 孔融的正面史实
1. 北海为相
孔融刚入朝政的时候,是董卓控制着朝廷大权。董卓这个人比较心急,尚父没有当多久就着急着要把汉献帝撵下台,这个时候孔融还是虎门中郎将,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管好皇帝的警卫团。作为一个连曹操都敢喷的人,董卓算啥,于是看明白董卓的用意之后直接开喷。
按照董卓的脾气,今天孔融喷他,估计明天孔融就直接入土了,但是董卓不敢这样做,主要因为孔融可是孔子的后代,孔圣人的后代,这要是随便杀了天下儒生均心寒,那么董卓可能无人可用。所以董卓只能眼不见心不烦,把他送到北海。
北海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潍坊地区,那个时候古代只有黄河流域才算是比较发达的地区,往南往北都是偏远山区,山高皇帝远,意味着盗匪,特别是当时的黄巾军很多。不过孔融既然是孔圣人的后人,自然是教化人很有一套,很快就把参加黄巾军的人给教化回来,让他们读书习字,任人唯贤,收纳天下贤士,把北海治理的井井有条。
但是后来遭到了黄巾军的打击报复,被困在城中,于是孔融选择向刘备求援。当时刘备也没有啥名气,听到孔融请求自己援救,开心的不得了,立马派兵解了孔融的围。孔融选择让刘备救他,估摸着也是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自己遵从的是儒术,所以不可能找那些篡汉逆贼来救自己。
小结:孔融北海为相,确实将原来盗贼肆掠,黄巾军纵横的北海治理的井井有条,算是他政治上最大的成就,当时人还称其为孔北海,一时间受到天下士人的尊重。但是他请了刘备来帮自己,其实多少为自己埋下了祸根,这么一个刚直的人,受了刘备的恩惠,未来必定会为刘备说话。
2. 文学成就
被称为建安七子可不是浪得虚名的,他的文章非常之尖锐,和他的为人一样,比较刚强。文章的内容写的也是积极向上的,推崇儒术,宣扬用人举贤等等。连曹丕都夸奖他好像班固和扬雄一般有文采。
三,负面事实
1. 口出不孝之言
其实是他们自己对自己封建认知产生了怀疑,但是确实说出了大逆不道的话。当年不是说孔融让梨的故事多么感人,多么懂得谦让吗?成年后孔融还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生孩子其实不是真的多心疼这个孩子,而是他们自己的生理欲望罢了,母亲其实就是一个容器。你能信这句话是建安七子,从小让梨的孔圣人的后人孔融说出来的吗?他一面是劝人遵从孝道,一面又出此言论,实在是让人觉得这人太虚伪了吧,一点道德观念都没有。估计孔子要是知道非要从棺材板里冲出来敲他几下。
四,死因
曹操给他安的罪名就是不忠不孝之人。说实话这个说法放在当时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在天下人眼里这个人可是孔子的后人,而且学术成就很高,把北海治理的很好,为啥就成了不忠不孝,莫非是你曹孟德故意加罪与他?
1. 多次上谏驳斥曹操
这个人最大的性格缺点就是喜欢抨击别人,估计也是自持孔圣人后人,又有点学问政绩就飘了。当年曹操禁酒,为了剩下粮食,毕竟自己四处四处作战怎么可以少了粮食,于是出此政策。但是孔融这下可不愿意了,决定上书抨击曹操的这种做法。曹操的儿子曹丕娶了袁绍的老婆,他也要写信去骂人家曹操,说实话,这样的口无遮拦在官场上要不是看他是当时的学士,估计脑袋十个都不够掉了。
2. 言论有违伦理
我们说人是需要讲道理的,但是人在讲感情的时候最好不好讲道理,但是孔融就是典型的什么都要讲道理,就像上面提到的父母生子言论,这放在哪个时代都是不被认可的。虽然听他讲的好像有道理,道理是有,但是人性、伦理全无,那么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3. 政治立场有误
孔融这点还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他一直尊崇汉室,认为曹操和袁绍都是篡汉的逆贼,这点和他的儒家思想很符合。所以他一直都偏向于刘备,毕竟刘备也是刘家的后人,荀彧虽然也是维护汉朝,但是起码还是看得懂形势,正是因为处处与曹操作对,所以曹操更是容不得他。
小结:曹操开始不杀他,是因为当时孔融在学术界还是很有名声的,就算他骂自己,政治立场不同,也不好找理由直接杀了孔融。但是孔融竟然说出来大逆不道之言,所以曹操有了借口,直接将其全家抄斩。
总结:孔融的一生,文学成就是有的,政治成就是有的,错就错在和杨修一样,长了一个大嘴巴子,什么都想去说,最后祸从口出,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对于汉室,他是至始至终的忠诚,对于儒家学术,他是一个虚伪的推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