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儿子,包拯的儿子歇后语

麦兜
麦兜 2024-03-04 11:14:05

包拯作为一代清官,一生保持忠孝本色,那么他的子女又有着怎样的作为?

北宋名臣包拯,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难得的清官,而且在他当官期间,提出了像练兵选将、充实边关、精兵简政等有用的建议,这在宋朝重文轻武的传统面前,是非常有建树的,后来发生的事实,也证明了保证的正确性。包拯一生廉洁公正,那么他的子孙后裔情况如何呢?是否也有着同包拯一样的传奇经历呢?

包拯一生有两个儿两女,大儿子叫包繶,小儿子叫包绶,两个女儿各自嫁给了都是主簿的文职小官。

那么这几个子女情况如何呢?长子包繶的一生是短暂的,他比父亲包拯去世的早,他包繶从小属于体弱多病型,宋仁宗为体恤包拯家庭难事,特意将包繶封为太常寺太祝,这个官职是一个闲职,而且是祭祀祖宗、上苍的这么一个职位,也是希望身体素质差的包繶能够通过这个职位,来得到上天的庇佑。

可事与愿违,在他结婚的第二年就病死了,年仅20,留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包文辅,包文辅跟他父亲一样,从小也是体弱多病,在其5岁时病死了,所以说,包拯的长子长孙都病死了。

在长子包繶死后4年,包拯的媵妾为包拯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包绶,老来得子的包拯非常高兴,无奈自己年岁已高,在包绶刚长到5岁那年,包拯就病逝了,终年虚岁64岁。

包绶从小就勤奋好学,办事认真,很像其父包拯,最终经过努力,也被提拔到了中等官员地位,而且为官作风跟他父亲一样的清廉公正,受到人民的爱戴!

包拯有没有儿子后代之类的

包拯有儿子。

包拯有两个儿子,包拯的儿子是包_和包绶。包拯的儿子们都和包拯一样走上了为官的道路,包拯的大儿子包_做官做到了太常寺太祝和潭州通判,但是大儿子做官没多久就去世了而且比包拯去世的早。

包拯的二儿子包绶做官做到了朝奉郎和通判潭州。在1105年去往潭州的路上,包绶身染重症,船只开到黄州附近,包绶便撒手归西了,享年四十七岁。

扩展资料:

宋朝清官包拯的生活非常俭朴。包拯的长子包_时常与父亲同僚的子弟交往,目睹那些人披金戴银、锦衣玉食,渐渐地产生了羡慕之心。

一天,包拯见包_闷闷不乐,便问他原因。包_说自己因衣着寒酸而遭到别人的奚落。包拯听后把自己手抄的一本《古圣贤言录》交给包_,令儿子认真阅读。

包_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录有孔子的话: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不好吃不好为耻,那么实在不值得与其探讨追求真理的问题。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要想立志于追求真理,必须要有充分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准备。包_毕竟是包拯之子,自幼受父亲高风亮节的熏陶,一直以俭为荣,以奢为耻,他看过孔子的话便猛然醒悟,羞愧满面,急忙跪在包拯面前认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拯

历史上包拯有没有儿子?

历史上的包拯有儿子。

包拯一生有两个儿子,他们是包繶和包绶。包拯在1027年进京参加赶考,并且考中了当时宋朝时期的进士,于是进入宋朝政府工作,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户部副使等职位。

包拯在做官的时候多次弹劾那些达官显贵和皇亲国戚,曾经被贬为平民,到1050年包拯再次被召回京城为官并且担任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

在1062年,包拯四十四岁的时候去世,去世以后他的两个儿子包繶和包绶都和他一样在朝廷为官并且两袖清风,奉公守法。

扩展资料:

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及知谏院时,严查贪官污吏,肃正纲纪。在宋仁宗赵祯面前,他能冒犯威严,大胆给领导提意见。被包拯弹劾的官员不知其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包拯六次上奏弹劾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 

宋仁宗的爱妃张贵妃出身普通,然而容貌出众,宋仁宗对其宠爱有加。张贵妃的娘家人大多没什么大出息,唯一有希望的是其伯父张尧佐,其在基层担任过宪州、筠州推官等小官。为了让娘家人能够出人头地,张贵妃在仁宗旁不时吹吹枕头风。

仁宗爱屋及乌,这样张尧佐就被一路火箭提拔,担任了三司户部判官、户部副使,掌管部分财政工作。不久,他被提拔为天章阁待制。再后来一路向上,又晋升为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并最终担任三司使,掌管全国财政工作。

一年多次晋升,造成很多官员的不满和反对。包拯曾任户部副使,他的顶头上司便是张尧佐。张尧佐为官任性,仗着国丈的身份,经常肆意妄为,包拯对其为人十分了解,清楚他的品行。包拯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为了端正朝风,他对皇亲国戚也能动真格。

他和谏官陈旭、吴奎等人一起向仁宗陈述实情,弹劾张尧佐,指出张尧佐是个平庸之才,为官腐败,建议将其调离三司,降职使用,改授其他闲散职务。仁宗受张贵妃的压力,也许是为了削弱包拯的锋芒,张尧佐不但没有被贬,反而不久后被提拔为宣徽南院使。

仁宗任命一出,群臣议论纷纷。包公在3天内又上了第二个奏章,更尖锐地指出张尧佐作为外戚,才能平庸,恣意妄为,窃踞高位。包拯抨击异常尖锐。可是,几天后仁宗还是没有答复。包拯誓不甘休,接着发动第三次弹劾。

此时,王举正要求廷辨,正面和仁宗辩论。包拯慷慨陈词,义正辞言,滔滔不绝,正气凛然。仁宗尴尬至极,便拂袖而去,回到宫中对贵妃大发雷霆。

缓了几个月后,仁宗又把宣徽使的重任委给了张尧佐。包拯依旧不饶,死磕到底。经过前后共六次弹劾后,仁宗最终接受了包拯意见,张尧佐辞去宣徽使一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拯(子女)

包拯儿子是谁

包繶与包綖。

包繶(1033—1053),北宋名臣包拯长子,生母董氏,十九岁时娶淮阳崔氏为妻。崔氏是当过三朝宰相的吕蒙正外孙女,因此包家与崔家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包繶因父亲包拯官居高位,自幼便受到特殊的荫补,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获得宋仁宗赵祯赐封为太长寺太祝,但还未上任便于婚后第二年病故。崔氏伤心欲绝,谁知祸不单行,数年之后,五岁的儿子包文辅又夭折,崔氏与包公失去了唯一的长子和长孙,心如刀绞,但包公夫妇毕竟是开朗之人,不希望崔氏年纪轻轻便在家守节,劝她再嫁,但崔氏执意不从,公婆失去独子已够悲伤,自己再离开岂不叫老人家们更添一层痛苦。便说:“公公是天下尽为仰慕之人,吾可代夫君奉养翁姑,心满意足矣。”此后崔氏在包家守节二十年,后来宋哲宗下旨加封她为永嘉郡君,嘉奖诏书为当时大文豪苏轼所撰,收录在《东坡全集‧故枢密副使包拯男繶妻崔氏封永嘉郡君制》,堪为一段佳话。

包绶,幼名包綖,生于北宋仁宗嘉佑二年(西元1057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西元1105年),享年四十七岁,北宋名臣包拯次子,生母是包公身旁侍妾媵孙氏,但未出世,生母孙氏便被包公打发回娘家,多亏大嫂崔氏知悉孙氏怀有身孕,便背着包公夫妇,私底下不断派人送钱财衣物等到孙家,孙氏生下一名男孩,崔氏又偷偷将男孩抱养在自己房里,名为长嫂,实为养母,翌年,在包公六十岁大寿之际崔氏将还在襁褓之中的孩子送到包公面前,包公夫妇大喜,遂将此子取名包綖。包公逝世时,包绶年仅5岁。宋仁宗到包公府上祭奠包公时,悯之,遗表授公将仕郎、守太常寺太祝。服除,加承奉郎,覃恩转大理评事。未几,太夫人董氏逝世,又为之守孝。服除,又加承事郎,初调官任濠州团练判官,公事郡守严毅,僚属畏惮。公下车奉公守法,倬有盛誉,守爱重之,遂不以势位自居,凡议事必咨公而后决。事有不可行,公则毅然面折,不苟从。其有补于郡事,不可一二数。秩满解官,人称廉洁,思惠爱,异口一辞。再以覃恩转宣义郎,赐绯鱼,授少府监丞。公夙夜尽心,裁判有序,若素宦于朝者。当涂巨公,剡书称荐,不求自至。咸曰:"名臣之后,得是举,宜矣!"迁国子监丞,公一提按,典籍遍举。复视公厨,饮食苟且,积弊为甚。一日,发其事而正之,诸吏肃然,弊亦顿革。磨勘转宣德郎,移将作监丞,营缮事,伙而领之,以勤济应期办事,为当时称。旋除通判瀛州,以家贫累重,丐免其行。复以通直郎授少府监丞,视事不异前日。年余,丁所生母孙氏太室忧,公归乡居丧,杜门诲子弟,家虽贫而无一毫有干于乡里,至有未尝识公之面目者。服除,授通判汝州,磨勘转奉议郎。加武骑尉,又以覃恩转承议郎。方位汝阳,寇贼为民害,公视事未几,闻公之清德,往往皆化而为良民,是必有以服人者。汝人正以得公为幸,岁余,受代,州人扶老携幼,争先出郊而饯之,且拜而言曰:"请公善归,台阁今待公矣!"逮至阙下,监进奏院,磨勘转朝奉郎,加云骑尉,复出通判潭州。舟而行,距黄州十余里,感疾逾旬,寝车怡然而逝,时崇宁四年十一月初七日也。公既终,发遗箧,诰轴著述外,曾无毫发所积为后日计者,益知公生平清苦守节,廉白是务,遗外声利,罕有伦比。孝肃以清白劲正光于青史,公可谓能克家者。孝肃之风,至于公而益炽也。公有寡嫂崔氏,素以节义闻,公以母礼事之。及其亡也,不远千里,助成丧事。崔氏有子,相与义居,至于终无异意。公初娶职方员外郎张公田之女,县封南阳,再娶故相太师潞国公之女文氏,县封蓬莱,皆先公而卒。公两娶贵家,视荣耀如蚊虻过目。尝率文氏,受上清法,洒然有方外趣。甫自童稚,御事有法。不喜苟佞,取友必端。博极群书,罔不通悟。壮年远仕,蔚有能声。所至民爱,所去民思。历官数任,卒乎位卑而不获骋,议者为公起淹回之叹,而公以命自处,盖恬然也,公享年四十八。

包拯有儿子吗

《宋史.包拯传》和《宋史演义》中均记载说,包公有一子名包繶,娶妻崔氏。曾任潭州通判,不幸壮年去世,没有留下孩子。崔氏甘心守节,不再改嫁。包公一直到59岁身边都没有一个子女,但是这一年,有一个包公的媵妾离开了包府。《包拯传》中,有“拯尝出其媵,在父母家生子,崔密抚其母,使谨视之。繶死后,取媵子归,命曰綖”的记载。包公于64岁去世后,包繶则由崔氏抚养长大。这应该是长嫂如母故事的原形。只是包公是指包綖,长嫂是指崔氏了。崔氏后来受到朝廷的表彰,宋史中还立有《崔节妇传》,说明她的事迹当时就很有影响。因为古时“公”是对人的尊称,包拯在当时就被尊称为包公。包公的儿子包綖,在当时也应被人称为包公。久而久之这个长嫂如母的故事被人嫁接到包拯的身上,这个故事也就随着包公的威名传扬开来了。包公的父亲包仪,做过福建惠安县的知县,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是一个官阶不高的闲散官员。包公也就出身在小官僚家庭,和普通人没有多大的差别。至于包公身世的传说,不过是封建时代所谓“天降大任于此人”思想的一个具体反映,是人民为了衬托他的形象和作为而已。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