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绩简介 瓦岗寨名将徐懋功(李世绩)在《贞观长歌》为何被错称为“李绩”?

麦兜
麦兜 2024-01-08 11:15:02

说到唐朝名将李绩,不太懂历史的朋友可能都不清楚,但是如果说徐茂公,可能很多朋友就都熟悉了,他不就是隋唐演义中的牛鼻子老道吗?从人物对应上来讲确实如此。但是历史上的李绩和小说中的徐茂公却是性格很不同的人。

李绩少年时名叫徐懋功,并非徐茂公,他本名徐世勣,字懋功,早年和单雄信、程咬金、秦琼等人参加了瓦岗军,后来归顺唐朝,为李世民所器重,因战功卓著,为唐高祖李渊赐姓为国姓李,后又因避讳李世民名字中的“世”字,遂改名为李勣,勣字在古代同“績”,简体就是绩字了,因此现在多称之为李绩。

李绩是山东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人,其父名徐盖,自幼迁居滑州卫南县(今河南浚县),家境比较殷实,史书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17岁的时候,瓦岗寨起义爆发,不知道什么原因,衣食无忧的李绩就参加了瓦岗军,并很快在隋将张须陀讨伐瓦岗的战斗中立下战功,之后受到李密重用,李密称魏公后,封其为右武侯大将军,担负驻守洛阳北部粮食重地黎阳仓的重任,后来李密在与王世充的大战中被击败,投靠了长安的唐王朝李渊,李绩也被劝降,他对使者说自己原属于李密部下,自己管辖的东西也应该交给李密,于是把所有的田亩、马匹、军民数量列出清单交给李密,由他献给李渊。李渊对其大加赞赏,于是赐他姓李,这个时候他的名字就叫李世勣了,他还被封为黎阳总管,上柱国,加授右武侯大将军。

此后李绩就主要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先后在河东大败宋金刚,虎牢关击败窦建德、河北消灭刘黑闼,江淮平定辅公袥,为唐朝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夺得帝位,拜李绩为并州都督,赐封邑九百户,为了避李世民“世”字名讳,改名为李勣。

后来李绩跟随李靖先后灭东突厥,后又灭薛延陀,之后又跟随李世民攻打高句丽,可谓战功赫赫功勋卓著,但李绩军事上最辉煌的事件应该是灭亡高句丽,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李绩被唐高宗李治封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领薛仁贵、高侃、庞同善、契苾何力等人攻打高句丽。

可见,李绩这个人为唐初三代皇帝所器重,乾封二年(667年)秋,唐与高句丽开战,李勣首先攻拔为“高丽西边要害”的新城(今辽宁抚顺),并趁势挥军进击,连陷十六座城,薛仁贵也在此战中大放异彩,终将高句丽灭国。

至此,立国有800年的高句丽,困扰了隋唐两朝近百年的来自东北部的威胁被彻底清除。唐朝将高句丽五部、一百七十六座城、六十九万七千户口划分九个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设安东都护府统管整个高句丽旧地。

李绩凯旋归来后,总章二年(669年)被加授为太子太师,增赐封邑连同以前的有一千一百户。这一年李绩卧病,同年十二月初三日(669年12月31日)病逝,享年七十六岁(《新唐书》作八十六岁)。李治闻讯后为之恸哭,辍朝七日,追赠李勣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赐谥号“贞武”,并赐给棺木,允其陪葬于昭陵(唐太宗陵墓),唐初与他有相同待遇的只有李靖。

我先开宗明义,李世勣在太宗贞观朝还是叫李世勣,不叫李勣!不叫李勣!不叫李勣!那是高宗即位后才改的名字。

电视剧如果叫李绩(更准确应该是勣),确实犯了一个很常见的历史错误,但不是名字错了而是时间错了。李世勣是改名李勣了,但是注意,在太宗一朝,他应该还是叫李世勣,到了高宗李治即位以后,才改名李勣。我稍后会说明为什么李世勣在太宗朝没有避讳李世民的“世”字。

这个人的名字一直在变,从徐世勣,到李世勣,到李勣,到徐勣,再到李勣。他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小说中误为茂公)。早年与同乡单雄信一起投奔瓦岗寨翟让,后翟让退居二线,李密上位,却杀了翟让独揽大权。徐世勣因为是翟让嫡系不被信任,但其为人忠贞,在李密被王世充击败投降李渊后,徐世勣将所驻守的州郡以李密的名义献给李渊,被李渊大加赞赏,从而赐姓李,从此,徐世勣改称为李世勣。

接下来就是关键了,李世勣究竟是什么时候改成了李勣。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避讳。因为李世民名字中有个“世”字,作为臣子当然应该避讳,就得把这个字改掉。但是问题在于,究竟是什么时候改的。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是李世民一即位就立刻改掉了,其实,还真不是,在太宗朝,李世勣还叫李世勣。证据就在《资治通鉴》里。

为什么我说要从《资治通鉴》找,而不是到《旧唐书》、《新唐书》去找。原因是新旧唐书都是根据唐朝自己修的实录整理编辑,因为唐朝自己修实录,一定要避李世民的讳,所以从徐世勣刚刚出场,这两本史书对他的称呼就是“勣”,不能用世字,无论是不需要改名字的高祖武德朝,还是太宗贞观朝,还是高宗一朝,都叫他李勣,从来不叫李世勣。所以从新旧唐书也就得不到答案。

但是《资治通鉴》就不一样。这是宋朝司马光自己根据史料编辑的,不需要避李世民的讳,也就能对李世勣改名的问题严谨表述。《资治通鉴》对于唐朝初年历史的记载,他归顺李渊之前,都写作“徐世勣”或是“世勣”。如:

离狐徐世勣家于卫南,年十七,有勇略(《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三·隋纪七》);密遣世绩帅麾下五千人自原武济河(《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四·隋纪八》);

高祖武德朝归顺唐朝后,提到李世勣都称“李世勣”或“世勣”。如:

帅诸军就李世勣于黎阳(《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七·唐纪三》);世民遣总管李世勣等与战,小却,为贼所乘(《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八·唐纪四》)

太宗即位后,提到李世勣,依然用“李世勣”、“世勣”。如:

(贞观十五年)十一月,庚申,以世勣为兵部尚书(《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六·唐纪十二》);(贞观二十年)李世勣至郁督军山,其酋长梯真达官帅众来降(《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唐纪十四》)

可能有人会说,是不是资治通鉴不考虑避讳问题,所以全都只写李世勣不写李勣呢?不是这样。到了高宗朝,就全变成了“勣”或者“李勣”。如:

它日,李勣入见,上问之曰:“朕欲立武昭仪为后……(《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九·唐纪十五》);乾封二年:九月……辛未,李勣拔高丽之新城(《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唐纪十七》)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在太宗一朝,李世勣并没有避讳改名李勣,而是到了高宗即位后才避了先帝李世民名讳,从此称为李勣的。他死后,武则天称制后,李勣之孙李敬业起兵反武,因此全家被剥夺李姓,所以李勣又变成了徐勣。到了中宗复位后,为李勣平反,复李姓。

至于为什么李世勣在太宗朝没有避讳,这恐怕是李世民对他这个功臣的一种恩典。李世民曾说过这样的话:

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六·唐纪十二》)

直接称李世勣,足见李世民特许了他不避讳。而李世民一旦去世,为了表示对先帝的哀悼,或李世勣自请,或高宗李治表示对父亲的孝道,自然不能再保留不避先帝名讳的“世”字。所以在高宗朝,他才叫做李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