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背面到底有什么?,月球背面到底有什么可怕的秘密
月球是一颗光秃秃的卫星,它的背面还有什么?
对人类来说,未知就是一种恐惧,恐惧容易产生臆想!因此未知的事物,永远是最神秘的,也是很多阴谋论的起源地。月球是宇宙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按理说月球应该是我们最了解的天体,没有啥神秘的地方。
但是自古以来,我们仰望天空看到的月球永远都是一副模样。其表面的主要特征包括:
月球表面反照率比较高,浅颜色的区域坑坑洼洼,布满了陨石坑,而且是大坑套小坑,密密麻麻。
在颜色较浅的区域中有一块特别的区域,我们称之为“月海”,那里的颜色相对于其他区域较深,而几乎没有陨石坑,只有一些比较小的浅坑。
这就是人类几千年来看到的月球模样一直都是这样,从来没有变过。这也说明了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而另一面永远都是背对着地球,我们在地球上永生都看不到另一面。这就为一些阴谋论的诞生创造了合适的土壤,一些人传言:月球是外星人专门放到地球轨道上来监视地球的,而且在月球的背面有外星人基地,正是外星人让月球总是一面背对着地球,好人我们人类看不到它们在背面干的坏事。
随后在我们对月球的研究中,发现了月球质量偏低的问题,也就是说和地球相比月球的密度明显过低。这就又为阴谋论者提供了发挥的空间,他们在前者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认为:月球是中空的,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卫星,而是外星人的飞船,而飞船的入口,或者月球内部基地的入口正是在月球背面。因此所有的阴谋论、猜测、恐惧、担忧都指向了我们看不见的那一面。
其实这种阴谋论很容易被戳破,因为月球不主动为我们展示它背面的真容,那我们人类就主动去它的北面看看到底有什么?!这一点根本难不倒我们人类,
苏联发射了“月球3号”绕月飞行,首次为我们传回了月球北面的照片。这也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到的月球背面的样子。但是清晰度感人。
但这只是开始,苏联发射了“月球8号”探测器,为我们传回了更加详细的月球背面照片,也发现了大量的陨石坑,并予以命名。随后美国进行的阿波罗计划针对月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阿波罗11号登月之前,我们向月球先后向月球发射了5颗环轨道飞行器,并传回了大量清晰的月球背面照片,并且对众多新发现的环形山进行了命名。
阿波罗8号载人绕月飞行器期间,人类也在首次亲眼看到了月球背面的样子。并没有发现什么所谓外星人基地。月球背面除了有更多的陨石坑以外,也是一片荒凉。
因此,谣言在事实面前会不攻自破,而且我们现在知道,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并不是月球的专利,在太阳系中我们已经发现了大量的卫星一面朝向自己的母行星,这是只是因为潮汐锁定的缘故。
虽然月球背面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玄乎,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众多的异常,背面和正面有很大的不同:背面的物质成分、形貌构造还是岩石年龄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我们人类也始终也没有任何探测器登陆过月球的背面。
嫦娥四号肩负着全人类的希望首次在月球背景实现了软着陆,这是我国航天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是我们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一步。嫦娥四号选择的着陆地点是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选择在这个地方着陆的原因是,这个盆地是月球上乃至太阳系中最大、最古老的一个撞击坑,可以为我们解释在早期太阳系的形成、月球的起源与演化、以及地质特征。而且在这个区域NASA轨道飞行器对月球引力的探测,还发现了磁异常以及重力异常现象。
也就是说在这个环形山中有区别与其他地方的重金属“异物”,导致了这个地方出现了引力比其他地方的大,而且有异常的磁场干扰。科学家估计,嫦娥四号所在的区域,重金属的异常区域覆盖范围达到5万平方公里,重量或者能够达到2000多万亿吨,“异物”中可能存在着铁、钛等金属物质,埋藏的深度在300公里左右。
目前的推测认为,异常的引力区域的形成跟月球起源有关。其中一个想法是,月球形成初期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月星背面南极附近形成了艾特肯盆地,而这颗小行星为月球背面区域带来了大量的重金属,通过沉积冷却目前保留在了这片区域。
另外一个想法是,月球形成时物质结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目前关于月球起源最受认可的理论时大碰撞说,也就是在大约42亿年前有一颗类似于火星大小的行星“忒伊亚”和地球发生了碰撞,导致了大量的地表物质被抛洒到了地球的近地轨道,这些物质通过漫长的引力作用,又在地球的轨道附近凝聚成了现在的月球。
此时的地球和刚刚诞生的月球均时一片熔岩火海,而靠近地球的一侧由于地球对月球的加热作用冷却的较慢,保持了非常一段时间的熔融状态,经常有岩浆流出覆盖月球表面,而月球背面则冷却的更快,所以大量的重金属来不及沉降就冷却到了月球地表以下300公里的深处。这就造成了这片区域重力和磁场的异常。
这个说法也解释为什么月球正面的陨石坑较少,而背面的较多,而且也解释月球正面深色“月海”的形成。因为长期保持熔融状态,陨石砸上去并不会留下陨石坑,而熔岩的不断流出,也早就了颜色较深的“月海”。
月球背面到底有多吓人
月球背面并不吓人,月球背面的地形主要为一大堆起伏不平的撞击坑,越来越多去往月球的探测器让人们发现,原来月球背面和正面如此不同:正面相对平坦,而背面崎岖不平、遍布坑坑洼洼的撞击坑。无论是物质成分、形貌构造还是岩石年龄,正面和背面都有很大差异。
比如,从成分上看,月球正面约60%都被月海玄武岩覆盖,而背面几乎都是高地斜长岩。月球上有22个月海,19个分布在正面,只有3个很小的月海在背面。此外,月球背面的月壳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而正面月壳厚度只有约60公里。
月球背面物理意义:
科学家认为,月球背面更为古老,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地球上经历了多次沧海桑田,早已将自己的过往隐藏,对月球背面的探测或许能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家园。
月球背面的岩石更加古老。如果我们能获取更古老的岩石类型等物质成分信息,对我们了解月球的化学成分演化过程会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通过对月球背面进行勘测,人类可以获取集地形地貌、物质成分、浅层结构于一体的综合地质剖面,这个剖面一旦建立起来,对揭示着陆区域地质演化历史、演化细节有重大贡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月球背面
月球的背面是什么样的?
月球作为离地球最近的星体。有一段时间,因为科学观察的手段十分有限,人们曾怀疑过月球上可能会有未知的生物。实际上的情况就是月球背面是啥都没有。先上图
由于月球是永远背对着地球的,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月球的背面对于人们来说都是非常神秘的地方,有人甚至怀疑月球的背面就是外星人的基地,外星人就在那里对人类进行监视。
随着一颗又一颗的人造探测器进入月球的轨道,人们也对月球有了一个真实的了解。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月球背面影像是由前苏联的月球3号太空船在1959年拍摄。1959年10月7日,前苏联的太空船月球3号传回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见到了月亮背面的样子。随后的探测器不断更新月球背面图片,使得月球背面不再陌生。月球背面不像正面那样有许多的月海,而是有非常多的陨石坑,这可能是为了保卫地球。
人类直到1968年的阿波罗8号任务环绕月球时,才直接用眼睛看见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的地形主要为一大堆起伏不平的撞击坑,如太阳系第二大的撞击坑,南极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而平坦的月海则相对较少。在月球背面,来自地球的电波干扰会被遮蔽,因而有学者建议在月球背面安置一架大功率电波望远镜。
2020年2月26日,中国“玉兔二号”首次揭示月背地下40米地质分层结构。
看不见的月球背面
来自地球的潮汐力减慢了月球自转的速度,使得月球的同一面总是面对着地球,这种现象叫做潮汐锁定。然而在地球上,月球另一面的大部分我们都不可以看见。由于天平动的缘故,我们看见的月球正面大约有59%。
因为背面看不见,所以有时候人们也会称背面为“月亮的黑暗面”。这里的黑暗面不是指太阳光永远照射不到,主要是由于潮汐锁定以及月球为实体,所以黑暗面看不见的意思。实际上,如果地球、月球、太阳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时,黑暗面就完全在太阳光的照射中。
背面与正面的差异
月球的两个半球有着截然不同的外观结构,月球正面覆盖着许多个宽广的月海(拉丁语为“海洋”,因为古代天文学家错误地认为这些平原是月球的海洋)。然而月球背面有一些古老而密集的坑洼(撞击坑),几乎没有月海的特征。背面只有1%的表面被月海所覆盖,而在正面有31.2%。这种差异最贴切的解释是热量的生成集中在月球正面的半球上,如已被证实的来自月球勘探者的γ射线光谱地质化学图。
还有人提出,两个面之间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与较小的伴星相撞而引起的,这个伴星也起源于忒伊亚碰撞事件。在这个模型中,撞击导致了一个增生堆而不是陨石坑,造成了半球范围的层和厚度可能与背面高地的大小一致。
月球背面有更明显的陨石坑。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月球熔岩流造成的,它们覆盖和遮蔽了陨石坑,而不是来自地球的屏蔽作用。根据NASA的计算,从月球上看,地球在41000平方度的天空中只遮蔽了大约4平方度。这使得地球作为月球的“盾牌”可以忽略不计......月球的每一面都可能受到相同数量的撞击,但是熔岩的重铺使得正面可见的陨石坑数量远远少于背面,尽管两面都受到了相同数量的撞击。最新的研究表明,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撞击坑较少的原因可能是月球形成时来自地球的热量造成的。月球地壳主要由铝和钙凝结并与地幔中的硅酸盐结合形成的斜长石组成的。较冷的背面会较快地凝结这些元素,因此会形成较厚的外壳;流星体撞击正面有时会穿透这里较薄的地壳,并释放出玄武岩熔岩,从而形成月海,但在背面这样的事件很少发生。
月球背面有什么?月球背面有什么
月球背面是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一面。月球背面的第一张影像由前苏联的月球3号太空船在1959年拍摄,而人类直到1968年的阿波罗8号任务环绕月球时,才直接用眼睛看见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的地形主要为一大堆起伏不平的撞击坑,人类登陆月球,已经知道月球表面是一片荒凉的沙漠,只有无尽的太空尘埃。
后来天文学家发现,太阳距离地球的距离正好是月球距离地球的395倍,而太阳的直径也正好是月球的395倍,所以在地面上看到的月亮,就恰好跟太阳一样大了。地球的直径是12756公里,月球的直径是3467公里,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27%。科学家把围绕行星旋转的星体叫做“卫星”,太阳系中的较大行星都有自己的卫星。像月球这样大的卫星在太阳系里面是一个很特殊的。
★月球,跟随地球46亿年了,也许地球上还没有人类之前,它就在天天看着地球。以前,大家都说月亮上有一座广寒宫,住着一位古代美女-嫦娥、一只白兔,还有一位天天在砍伐桂树的吴刚。然而, 1969年7月19日,美国“阿波罗神11号”太空船登陆月球,没有看到广寒宫,没有找到嫦娥和白兔,更没有桂树和吴刚,有的却是更多关于外星生物的猜测:是否有未知的智能生物在人类之前就到过月球了呢?直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谜。
嫦娥四号附近发现2180万亿吨异物,月球背面隐藏着什么?
半个世纪之前,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完成了6次载人登月活动。虽然宇航员每次登陆月球的地点各不相同,但皆为月球正面,也就是朝着地球的那一面。每逢月圆时分,当我们仰望星空,看到的满月都是一样的,皆为月球正面。
就像地球、太阳等一众天体那样,月球本身也会自转。按理来说,随着月球的自转,我们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整个月球,月球不应该有正面与背面之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月球被潮汐锁定所导致的。在地球引力的持续作用下,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是一样的,形成了同步自转现象。因此,虽然月球也处于自转状态,但其始终只有固定一面朝向地球。而月球背面始终背对着地球,使人类无法从地球上观测到那一侧。
当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可通过发射卫星或探测器对浩瀚宇宙进行研究和探索。通过探月卫星,人类才得以首次看到了月球背面。从探测器传回的数据可知,月球的正面和背面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区别有两点:(1)月球背面的陨石坑密度很高;(2)月球正面分布着大片的月海,但其背面却几乎没有。
月球的正面和背面为什么会存在着巨大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
天文学家推测,月球背面必定是经历了与月球正面完全不同的事情,才导致正面和背面出现迥然不同的地貌。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只有发射探测器或宇航员到月球背面,展开实地勘察,才有望最终得出结论。
然而,人类的探月活动虽已进行了数十年,但从未有探测器或宇航员成功登陆到月球背面。终其原因,月球背面会阻隔信号,探测器无法与地球取得联系,这使得人类对月球背面的实地探测活动停滞不前。
直到2019年1月3日,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人类才第一次对月球背面进行实地探测。嫦娥四号的成功离不开鹊桥号中继卫星,它运行在地月第二拉格朗日点的晕轨道上,为月球和地球的通信架起桥梁。
目前,嫦娥四号及其携带的玉兔二号月球车还在月球背面正常工作,距离登陆已经过去超过510天。嫦娥四号的登陆地位于月球南极的艾特肯盆地,那么,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地方作为嫦娥四号的登陆点呢?
经研究发现,艾特肯盆地是月球上最大的陨石坑,并且该陨石坑历史悠久,其形成时间大概是在42亿年前。艾特肯盆地的最大深度为16公里,而直径更是高达2500公里,这相当于月球直径的72%。
除此之外,早期探测器在艾特肯盆地中已发现异常,在该区域内探测到质量异常的物质,且引力十分惊人。通过圣杯号(GRAIL)月球探测器的重力分析发现[1],该区域内的异常物质是一个巨大金属块,它的质量可达2180万亿吨(2.18×10^15吨),面积达到5.2万平方公里,并可能向下延伸到300公里的地方。嫦娥四号正在附近进行探测。
那么,艾特肯盆地的这些金属块从而何来?
有一种观点认为,一颗远古行星与原始地球发射碰撞,大量物质被抛射到太空,碎片经碰撞而结合形成月球,其内部岩浆经过长时间反应产生了钛磁铁矿。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一颗富含铁镍的大型小行星撞击远古月球,大量的金属被带到月球上。
有关艾特肯盆地的一系列未解之谜,目前正在那里探测的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或许会给出答案,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Peter B. James, David E. Smith, Paul K. Byrne, et al., Deep Structure of the Lunar South Pole-Aitken Basin,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9, 46, 5100-5106.
月球背面是什么呢?
月球背面是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一面。月球背面的第一张影像由前苏联的月球3号太空船在1959年拍摄,而人类直到1968年的阿波罗8号任务环绕月球时,才直接用眼睛看见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的地形主要为一大堆起伏不平的撞击坑,如太阳系第二大的撞击坑,南极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而平坦的月海则相对较少。在月球背面,来自地球的电波干扰会被遮蔽,因而有学者建议在月球背面安置一架大功率电波望远镜。
2020年2月26日,中国“玉兔二号”首次揭示月背地下40米地质分层结构。
背面之谜
在没有太空探测器的年代,月球背面一直是神秘的未知世界。由于潮汐锁定,月球绕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周期相同,因而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景色”总是一样的。直到大约60年前,前苏联的月球3号探测器传回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的影像。大约50年前,美国阿波罗8号的3位宇航员在环月飞行时,成为最先亲眼看见月球背面的人类。
越来越多去往月球的探测器让人们发现,原来月球背面和正面如此不同:正面相对平坦,而背面崎岖不平、遍布坑坑洼洼的撞击坑。无论是物质成分、形貌构造还是岩石年龄,正面和背面都有很大差异。比如,从成分上看,月球正面约60%都被月海玄武岩覆盖,而背面几乎都是高地斜长岩。月球上有22个月海,19个分布在正面,只有3个很小的月海在背面。此外,月球背面的月壳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而正面月壳厚度只有约6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