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人特点,刚果的人

麦兜
麦兜 2023-11-03 01:54:01

刚果人在称呼老人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一般的黑人对岁数大一些的人态度都非常和蔼客气!

一般非正式场合打招呼,称呼岁数大的男人BABA,女人称呼MAMA。发音类似中国的爸爸妈妈!

在正式一些的场合,称呼先生小姐女士,不过就是用法语交谈了!

刚果有着怎样的风俗习惯?

刚果是位于非洲中西部的一个滨海国家,横跨赤道,不仅气候炎热,降雨丰富,风光优美,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古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刚果逐渐形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国家,有着许多与其他非洲国家许多不同的风俗习惯。 刚果人性格豪爽,感情外向,待人热情,讲究礼貌。刚果人见到外国客人,总是显得彬彬有礼,先是热情打招呼问候,然后握手致意,有的甚至还要拥抱亲吻表示友好感情。刚果人同客人交谈时,习惯于用手或头作出各式各样的动作,以烘托自己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加深宾主之间的感情交流。外来客人如果能够熟悉并掌握当地一些加深感情交流的动作,即使不懂当地的民族语言,也能够同当地人进行简单的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向当地朋友表达见面时的诚挚问候。刚果人见到外来客人时经常使用的动作主要有这样几种手势问候:将两手举至与肩平齐,来回翻动手掌和手心,或者将右手举至与肩平齐的高度,前后轻轻摇动,是表示对初次见面客人的问候;见到久别重逢的至爱亲朋,则不停地用右手轻轻拍打对方的手掌,是表示感情深厚、关系亲密的问候。挥手致意:举起右手,捏成拳头,伸出大拇指,不停地挥动,是表示对客人的极大尊敬,通常用来表示对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客人的致敬。举手敬礼:见到客人,身体端正,双脚并拢,收腹挺胸,举起右手,手心向外,左手垂放,紧贴裤缝,大喊一声“玛斯德”(意为主人),是表示对自己崇敬客人的最高问候礼仪。晃拳助兴:同客人谈话时,伸出双手,捏成拳头,来回晃动,是表示对所谈论的话题非常感兴趣。弹指称好:边谈话边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有节奏地弹出“达、达”的响声,是表示相互谈话十分投机,觉得客人所谈的内容好极啦。摇头赞美:头部上下轻轻摇动,是表示对客人的谈话感到异常惊奇的赞美之情。

刚果金的风土人情是什么样

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原名扎伊尔共和国,1997年改称现名。位于中部非洲的南部,赤道横贯境内,大约1/3的国土位于北半球,其余位于南半球。

国土面积2,344,885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751多万。首都是金沙萨。国旗旗面为天蓝色,对角线有一条红色带,红色带旁边有两道黄色镶边,左上角是一颗大的黄色五角星。这是2006年2月18日,根据刚果(金)新宪法规定开始使用的新国旗。

《起来,刚果人》为该国国歌。国花是芙蓉。独立日为6月30日。法语为官方语言。各民族有各自的语言,主要的民族语言有林加拉语、基孔果语、契卢巴语和斯瓦希里语等。

1.相见礼仪

刚果(金)是一个尊敬老人的国家,人们在称呼老人时,都在名字上冠以长者的尊称。日常生活中,要按照传统礼仪行半跪式礼问候老人。在公共场合,一般称男士为先生,对女性称夫人、女士、小姐等。

一般情况下见面都要热情握手,寒暄一阵,问候的内容十分广泛。关系亲密的朋友.除了握手之外,还用右手掌轻轻拍打几下对方的胸脯,并拥抱亲吻。

平民百姓见到有地位的人,总是马上站立,双腿双脚并立,右手握拳,曲举过肩,面部严肃,大声说“阁下健康”等。

被问候者多举拳晃晃,以示回礼致意。当地妇女见到男性客人,多为两腿曲跪、两眼直视地面,轻声问候。女性相见,大多握手、拥抱。

2.餐饮礼仪

刚果(金)人的主食有大米、玉米、木薯、香蕉等。高原地带以红薯和马铃薯为主食。副食品有牛羊肉、鸡、鱼、蔬菜等。

他们的红焖猴子肉、油炸昆虫等是极具民族特色的美味佳肴。刚果(金)的咖啡产量很高,饮用量也大,一般家庭盛行用其待客。啤酒和茶叶也深受居民喜爱。除上层人士外,大都保留用手抓食的习俗。

3.服饰礼仪

这里的男子大都穿衬衫和带领扣的上衣。女子多喜欢穿印有小花、蜡染的大花等图案的裙服。因为政府规定:政府男性官员不能穿西装,妇女只能穿裙子,不能穿长裤。

居住在热带森林的巴库图族妇女服饰特点是:她们喜欢在腿上戴着厚厚的铜护腿。这里的女子发型多样。当她们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她们的母亲经常将其头发梳成一个个小圆圈,并用线固定。

4.旅游礼仪

刚果(金)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到这里旅行时,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民情,风俗习惯以及地形地貌等情况,必要时应请向导。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在森林附近地带或乡村住宿时,务必关好房门。不必害怕手中拿着箭的人。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人们会热情地为迷路的游客指路。

扩展资料:

刚果人乐观、热情、实在,性格豪爽,喜爱交友。日常交际礼节是握手、拥吻。在刚果河流域,人们相见的最亲切礼节是:双方都伸出两手,然后躬下身子,吹几口气。与人交谈时,刚果人常伴有手或头部动作,以加强其要表达的意思。

聊天不涉及个人隐私,如个人情感、宗教信仰、工资收入等。在非吸烟场合,不可吸烟;即使在可吸烟场合,如有女士在,应征求其意见。在街上边走路边吸烟,属不文明行为。

刚果的婚 俗是城里人结婚,男西装革履,女婚纱拖地,爱大操大办。在乡下,南北方婚俗有所不同。

南方部族多以母系为中心,婚姻大事,须征得女方舅舅同意,要给舅舅送礼。婚后所生子女,父亲没有太多的抚养义务,孩子数岁后,需送到舅舅家抚养,并成为娘舅家最亲近的后代。

在北方,男女结婚需得到部族酋长认可,订婚、结婚,需向酋长送礼。婚礼仪式上,新婚夫妇、双方家长及来宾,需向酋长行跪拜礼。

刚果许多地方流行贵重彩礼,一般是牲畜、物品和现钞,如果男子暂时付不起彩礼,可以到女方家干活,以劳动价值补偿彩礼。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刚果(布)礼俗(礼仪漫谈)

百度百科-刚果

刚果人 开放程度 ??

我不知道你说的开放是哪种,人们对xin的开放衡量尺度不一样,即便是古代的时候也有乱伦的,古人也很开放,只是没办法在文化上得到体现,很多人开不开放都是私底下的。衡量开放不开放主要也是是否在别人面前可以毫无忌讳地做羞耻的事情吧。这也和国家没有什么关系,刚果比较落后,估计他们想不传统也不行,因为科技并不发达,至于衣服简陋暴露,那是他们民族的风格,天气热,不得不这么穿。而并不是为了xingan!

刚果的介绍

在语言和文化上互相联系的操班图语的民族集团,居住地区沿大西洋岸,北起刚果黑角(Pointe-Noire),南至安哥拉卢安达,东以宽果(Kwango)河为界,东北以刚果斯坦利湖(Stanley Pool)为界,地跨刚果(布拉萨)、刚果(金夏沙)和安哥拉。20世纪晚期人口约有760万。语言属尼日-刚果诸语言贝努埃-刚果语支。刚果人种植木薯、香蕉、玉蜀黍、甘薯、花生、豆类、野芋、咖啡、可可、梵天花以及油棕。兼事捕鱼和狩猎。按母系继嗣,部落按家系组成。分散是刚果人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邻村几乎不相往来,古王国遗迹也湮灭无闻。刚果人的宗教以信奉祖先和精灵为主。

刚果都有什么风俗

【刚果】习俗礼仪

刚果是位于非洲中西部的一个滨海国家,横跨赤道,不仅气候炎热,降雨丰富,风光优美,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古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刚果逐渐形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国家,有着许多与其他非洲国家许多不同的风俗习惯。 刚果人性格豪爽,感情外向,待人热情,讲究礼貌。刚果人见到外国客人,总是显得彬彬有礼,先是热情打招呼问候,然后握手致意,有的甚至还要拥抱亲吻表示友好感情。刚果人同客人交谈时,习惯于用手或头作出各式各样的动作,以烘托自己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加深宾主之间的感情交流。外来客人如果能够熟悉并掌握当地一些加深感情交流的动作,即使不懂当地的民族语言,也能够同当地人进行简单的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向当地朋友表达见面时的诚挚问候。刚果人见到外来客人时经常使用的动作主要有这样几种: 手势问候:将两手举至与肩平齐,来回翻动手掌和手心,或者将右手举至与肩平齐的高度,前后轻轻摇动,是表示对初次见面客人的问候;见到久别重逢的至爱亲朋,则不停地用右手轻轻拍打对方的手掌,是表示感情深厚、关系亲密的问候。

挥手致意:举起右手,捏成拳头,伸出大拇指,不停地挥动,是表示对客人的极大尊敬,通常用来表示对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客人的致敬。

举手敬礼:见到客人,身体端正,双脚并拢,收腹挺胸,举起右手,手心向外,左手垂放,紧贴裤缝,大喊一声“玛斯德” (意为主人),是表示对自己崇敬客人的最高问候礼仪。

晃拳助兴:同客人谈话时,伸出双手,捏成拳头,来回晃动,是表示对所谈论的话题非常感兴趣。

弹指称好:边谈话边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有节奏地弹出“达、达”的响声,是表示相互谈话十分投机,觉得客人所谈的内容好极啦。

摇头赞美:头部上下轻轻摇动,是表示对客人的谈话感到异常惊奇的赞美之情。

刚果人殷勤好客,同外来客人交谈几句,便视为朋友甚至兄弟,盛情地邀请到家中做客,倾其家中所藏招待。客人进门,先用咖啡、茶水、矿泉水、水果等招待,热情交谈一会儿后便请客人入席,品尝富于传统风味的饭菜。

刚果人的主食有大米、玉米、大麦、木薯和各种豆类;副食有猪肉(穆斯林禁食)、牛肉、羊肉、鸡、鱼、土豆、蔬菜等等。当地通常用于招待宾客的主食主要有:肉汁浇米饭、鸡蛋炒米饭、木薯馒头、木薯蒸糕以及各种甜食等。

木薯馒头的制作过程大体是:先将木薯放入水中浸泡数天,去皮晾干,磨成细粉,加入面粉,注水搅拌,揉成团状,用火蒸熟,即成馒头。木薯馒头雪白松柔,口感清新。木薯蒸糕是用木薯粉加水调匀,用芭蕉叶包成团状或者条状,放入沸水中煮熟即成,味道别致。

当地招待客人的副食品主要有:香煎肉排、咖哩牛肉、串烤羊肉、清炖整鸡、红烧鱼块、鱼香肉丝、土豆烧肉等。这些菜看的味道浓郁,甜辣适度,焦香爽口,外来客人食后会留下经久难忘的记忆。

刚果盛产花生,主人也经常用“花生面包”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制作花生面包的过程大体是这样的:将花生捣成粉状,加入少许面粉、糖等,用水调匀,边调边放入适量的发酵粉,捏成团状或者条状,上笼蒸熟即可。“花生面包”,黄灿灿,软呼呼,甜丝丝,香喷喷,令宾客食欲大增。刚果人还喜欢用香蕉泥、花生粉、木薯面、棕桐油、辣椒糊和精制盐混合后加水煮成浓糊状,这种称为“尤乌马”的食品,既是主食,又当菜肴,是招待客人的常见食品。有的人家还喜欢将米粉和豆粉用水拌匀后加入香蕉泥,再用香蕉叶包成面团状放入蒸笼蒸成粉包,制成招待宾客的上等食品。还有的人家在香蕉泥里加入牛奶,冰冻后制成蕉冻,清凉爽口,既是主食,又是凉食,倍受客人欢迎。刚果人还经常用当地的野味食品招待客人,如将当地的大黄蚂蚁捕捉后制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蚁酱,用来拌猴子肉吃,风味独特,许多外来之人别说吃过,恐怕从未听说过。刚果人自制的香蕉酒,芳香扑鼻,口感特殊,是待客饮料中的上品。

到刚果开展经济贸易活动,探访当地朋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也是常见的一项活动。身在异国他乡,开拓市场业务,探访当地朋友,很难分清是事务性探访,是礼节性探访,还是私人性探访,但一定要注意选择探访的时间和地点。掌握的一条基本原则应该是,纯属业务性质的,尽量到对方的办公室里去,联络感情性质的,最好到对方家里去;选择到办公室探访应当尽量避开星期一,因为这一天可能是对方最繁忙的一天;计划到对方家里去探访最好选择节假日的前一天晚上,因为这个时候可能是对方情绪最好的时候。不论是到办公室探访还是到家里去探访,都应该事先通过写信、打电话或者捎口信的方式,将探访的目的、时间等提前告诉对方,一来可以避免到时吃闭门羹,二来可以让对方有所难备和提前安排。约见的口气应该是友好的和商量的,表达的语言应该是真诚的和请求的,采用命令式口气和强求式语言是一定会碰钉子的。“不速之客”在当地是不受欢迎的,会被刚果朋友笑话为不懂礼仪道德。如果对方回答说正好这段时间另有安排和别的应酬,则应有礼貌地同对方商量合适的时间。如果发现对方并无其他重要活动安排,只是托词而已,不可直言迁怒于对方,应当理解对方可能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可以讲一些诸如“等有机会的时候再商量吧”“请您认为合适的时候通知我一声”等客套的话,让对方感到你是一个有修养、有风度的人,愿意同你保持长期友好的交往。一旦同对方约定好访问的时间,则应当准时前往赴会,如果因为特殊原因而不能准时到达,要提前通知对方,并如实地讲明是什么原因,让对方感到真实可信,取得对方的谅解。

出发探访之前,应当整理衣冠,修饰容颜,尤其应当注意扣好衣扣,系好鞋带,扎好领带,衣冠不整或者蓬头垢面,不仅有损于自己的形象,而且是对被探访者的不尊敬。若是到办公室去探访,抵达后应当首先同其秘书或助手见面,说明来意,请其通知访问者已经在门外等候,征得主人同意再进入室内。进门后,除同被访者打招呼问候外,还应同在场的每一个人打招呼致意。如果被访者正忙于处理手头的事务,应当耐心等候;如果正在与其他客人谈话,需要征求主人意见是否回避,若无回避的必要,则可坐在一旁等候,但不要随意插入谈话之中或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是到被访者家中探访,抵达后先轻声敲门或按门铃,不可用力拍门或者使劲旋转门的把手。当主人询问:“是谁呀?”不可简单地回答“是我呀”,而是通报自己的姓名,最好加上自己的国籍,让主人明白无误地辨别出是他安排的来访者。非洲人家里多数铺有地毯,当地有进门后脱鞋的习惯。当你进门后,应当主动询问是否要脱鞋。雨天携带雨具进门后,应当询问主人将雨具存放在何处为好。当地气候炎热,不可一进门就解开衣扣甚至脱下外衣。即使主人让你脱下衣服,也只能脱下西装上衣,不可脱掉衬衣和长裤,也不能解开领带和衬衣的钮扣。进门后应当主动同在场的人一一打招呼问候,如果主人没有特意介绍,不可询问在场的人同主人之间的关系或者来访的目的。当主人请你入座时,应当说声“谢谢”后再坐到主人指定的位置上,不可见座位就坐。探访的时间要注意掌握,该谈的事情已经谈完,该叙的友情已经叙述,就应当主动起身告辞,并对主人表示谢意。 如果双方的谈话不投机,或者主人对你的谈话不感兴趣,或者主人反复看自己的手表,或者主人将双手支托在椅架上等等,你均应当知趣地主动起身告辞。此时,如果主人说“再坐一会儿吧”,或者说“咱们再谈一会儿吧”等,这些均是托词,若没有非讲不可的话,就应当毫不犹豫地起身告辞,并大度地向主人说一些感谢的客套话。当主人送你出门时,应当主动请主人留步,并伸手同主人握别。出门时,应当注意前方第一个拐弯的地方,当走到那里时应当回头看看主人是否还在目送。如果主人仍然站在那里,应当挥手向主人示意,表示最后的谢意,并恳请主人回家去。

非洲人的生活习俗

非洲人的生活习惯:

1、非洲人见到外国客人,总是显得彬彬有礼,先是热情打招呼问候,然后握手致意,有的甚至还要拥抱亲吻表示友好感情。刚果人同客人交谈时,习惯于用手或头作出各式各样的动作,以烘托自己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加深宾主之间的感情交流。外来客人如果能够熟悉并掌握当地一些加深感情交流的动作,即使不懂当地的民族语言,也能够同当地人进行简单的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向当地朋友表达见面时的诚挚问候。

2、非洲人招待客人的副食品主要有,香煎肉排、咖哩牛肉、串烤羊肉、清炖整鸡、红烧鱼块、鱼香肉丝、土豆烧肉等。这些菜看的味道 浓郁,甜辣适度,焦香爽口。

3、非洲人人还经常用当地的野味食品招待客人,如将当地的大黄蚂蚁捕捉后制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蚁酱,用来拌猴子肉吃,风味独特,许多外来之人别说吃过,恐怕从未听说过。刚果人自制的香蕉酒,芳香扑鼻,口感特殊,是待客饮料中的上品。

4、非洲人讲究发型不仅是爱美的表现,而且还表明非洲各国人民的民族属性、传统观念和性格特点,乃至人的不同处境。例如,妇女剃了光头,通常是寡妇标志,说明她已失去了丈夫;尼日尔小孩头上分别留有一绺、两绺或三绺头发,这表明孩子已失去了父亲、母亲或双亲;几内亚富尔贝族人不论男女,只要头发蓬松散乱,便是告诉人们,他们正在服丧。

5、非洲流行的招招呼方式——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头。”显然,它是在表明:“没有武器”这个习俗,自古在世界各地普遍地被采用,只不过样式稍微不同而已。它可以说是友好的象征。

6、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饭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饭。吃饭时,大家围坐一圈,一个饭盒和一个菜盒放在中间。每个人用左手按住饭盒或菜盒的边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饭和菜,送入口中。此时无所适从,甚至抓得满手沾饭,而非洲人自己抓饭、吃饭时个个动作干净利落。

拓展资料:

非洲人一般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尼格罗人种居民,他们的语言分为科伊桑语系、尼日尔-刚果语系、班图语系和尼罗-撒哈拉语系四种。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居民当多为黑皮肤,所以非洲人常用来指代黑人。有时非洲人包括北非的阿拉伯人和南非的高加索人种。

非洲的黑皮肤居民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是苏丹尼格罗人和班图尼格罗人。除此之外,还有黑白混血的埃塞俄比亚人和黑黄混血的马达加斯加人。以及世界上最古老的种族——尼格利罗人和科伊桑人。

一、简介

因赤道横贯非洲的中部,有3/4的土地受到太阳的垂直照射,所以,其中有一半以上地区终年炎热,故称为“阿非利加”,简称非洲。 “阿非利加”是希腊文阳光灼热的意思。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1/3,为沙漠面积最大的洲。其中,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东部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其他沙漠多分布在南部非洲和东非非洲之角。南北纬15度以内,多为广阔的热带草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为热带雨林。非洲有2/3的居民属于黑种人,其余大部分属白种人,仅马达加斯加有一小部分黄种人。

二、历史

1、人类的发源地

非洲是人类文明历史最悠久的大洲,自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起源》中提出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后,世界考古学界提供了大量的物证,表明非洲尤其是东非和南非,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从古代猿类进化到现代人类有5个阶段:腊码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的化石,在非洲都有发现,且其演变过程比其他洲更具有连续性,各个阶段的时间也比较早,这都说明非洲很可能是人类的发源地。 [2]  现代分子生物学兴起以后,进一步力证现代智人全部起源于非洲。现代分子生物学运用遗传学的工具对非洲、欧洲以及亚洲人种的母系线粒体和父系Y染色体进行分析,发现不同人种共同的祖先距今天的时间为14.3-14.4万年,现代智人走出非洲是在5万年到7万年前。

2、古代王国

世界上最古老的黑人王国是尼罗河中游的努比亚人所创建的库施王国,建立于公元前十世纪,由于后迁都于麦罗埃,所以又被称为麦罗埃王国。公元前8世纪,库施国王卡什塔征服上埃及首府底比斯,其子皮安基(前751~前716在位)继而占领孟斐斯,成为库施和上埃及的国王 。约公元前730年,皮安基之弟沙巴科建立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又称努比亚王朝。约公元前656年,由于亚述人入侵,努比亚人被迫退出埃及。公元350年,库施王国为阿克苏姆帝国所灭。库施王国在文化上深受古埃及影响,但仍保持了很多自己的特点。早期的库施王国政体上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万民授人君位”,国王由选举产生。所谓“君为民授”是指国王由公民选举从王室成员中挑选出来。被推选者往往是军事领袖、高级官员和氏族领袖等。

然而从皮安基国王开始,转为君权神授。阿蒙神庙在国王登基典礼中通过神示对国王加以确认,使公众相信国王是由阿蒙神亲自选定的。库施王国的神庙祭司拥有极高地位,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执行神的旨意为名,勒令国王自杀。麦罗埃王国曾经建有大量精美的金字塔、神庙、石雕、石碑,至今仍保留不少遗迹,麦罗埃遗址现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他们还发明了自己独创的拼音文字——麦罗埃文字。

三、种族构成

1、概况

非洲最主要的居民是尼格罗人,即平时所说的黑人,但黑人也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两大黑人支系分别为苏丹尼格罗人和班图尼格罗人。苏丹尼格罗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两河一湖地区,即尼日尔河-乍得湖-尼罗河中上游,西起大西洋沿岸,东至埃塞俄比亚高原西侧。

班图尼格罗人则分布在苏丹尼格罗人以南广大地区,是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各国的基本人种,也是非洲人口最多最具代表性的种族。除此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混血种族,分别是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人种和马达加斯加岛的马达加斯加人。埃塞俄比亚人种包括被统称为库希特人的库希特语族诸民族与闪米特语族的阿姆哈拉人、提格雷人。他们是黑白混血人种,相貌兼有地中海人种和尼格罗人的特征。

马达加斯加人包括马达加斯加岛所有原住民族,他们是黑黄混血人种,主要由来自亚洲的南岛民族和来自非洲大陆的班图人融合而成。还有两个被归类为尼罗格人的古老种族分别为尼格利罗人和科伊桑人,尼格利罗人是中部非洲最早的居民,科伊桑人则是南部非洲最古老的居民,他们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种族,但因为受到后至移民的排挤,现在他们的人口已经非常稀少了,仅存的部落分别分布在热带雨林与荒漠中。

百度百科--非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