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的母亲窦太后,刘启的后妃

麦兜
麦兜 2023-10-29 05:00:02

汉景帝刘启作为皇帝,为什么那么害怕自己的母亲?

汉景帝刘启是大汉王朝的第四代君王,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君主,他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共同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况,社会稳定繁荣昌盛,刘启还有一位强势的母亲,就是我们熟知的窦太后,刘启作为皇帝还是很怕自己的母亲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第一、 刘启的母亲窦太后在朝廷上有很强大的势力,并且有几名大将都听命于她,刘启作为新帝登基,根基不稳,所以害怕

在用人方面,刘启和窦太后就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窦太后想要重点任用她们窦家的人,并且得到了朝中大臣的支持,而汉景帝刘启却不想这样做,但是由于自己羽翼尚未丰满,只能听从,敢怒不敢言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窦太后对朝中要事干涉比较多,汉景帝刘启掌握的实权并不多,因此,汉景帝刘启从根本上还是比较害怕窦太后的势力的。

第二、 刘启害怕母亲窦太后的原因还有窦太后特别偏爱另一个儿子刘武,甚至提出要在将来传位给刘武

对于汉景帝刘启来说,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不能逾越的,而窦太后却触碰到了刘启的底线,窦太后的另一个儿子刘武被封为梁王,并且对刘武多次偏袒,并且提出将来汉景帝刘启的皇位要传位给刘武,但是皇位的继承是有顺序的,第一继承应该是自己的嫡长子,而不是刘武,窦太后此举并没有把刘启放在眼里,对于窦太后的气势,刘启也只能保存实力,以待来日,所以说,刘启是比较害怕窦太后的。

第三、 刘启作为一代皇帝,也是很深谋远虑的,即使畏惧窦太后的势力,但是也要通过纵容窦太后和刘武的作为来实现“温水煮青蛙”的效应

很多君王都会在登基的时候对反对自己的势力杀之而后快,而刘启恰恰相反,他厚待窦太后,稳定了窦太后手中的势力,以便来日为自己所用,而刘启纵容母亲窦太后溺爱刘武,导致刘武没有治国才能,被朝中一些忠臣反对即位,也保住了自己的皇位,还得到了孝顺的口碑。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让汉景帝刘启含恨而终的女人,为何竟然会是她的母亲窦漪房?

窦漪房是一位好妻子,她陪着刘恒一路走到了皇位,但是对于刘启来说,窦漪房不是一个好母亲,如果说家里人都偏爱幺子,那很正常,但她过于偏爱小儿子刘武,最后为了维护刘武,冤枉自己的儿子刘启,直到刘启去世都不愿见他一面,至死都没有原谅刘启,使刘启含恨而终。

刘启自幼就是太子,比较踏实内敛,刘恒对他寄予厚望,所以刘启是一个合适的皇帝,与父亲刘恒共同开创了“文景之治”,所以不像刘武那样哄母亲开心,因为身份,所以他一辈子也没有学会。小儿子刘武从小没有背负什么使命。天天吃喝玩乐,想的最多的肯定是怎样哄母亲开心。老人想要的很少,无非就是儿女承欢膝下,

窦漪房本身是一个农家女去,被吕雉看中,前去代国做了一个家人子,但代王刘恒对她一见钟情,为刘恒生下了两男一女,后来刘恒登基为帝,窦漪房母凭子贵,成为大汉皇后,窦漪房应该是大汉最幸福的皇后,既有丈夫的宠爱,儿子汉景帝还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窦漪房有吕后之才,而无吕后的狠辣,即使后来跟孙子刘彻在政治制度上起了分歧,但也是为了大汉天下。

窦漪房此生做的最残忍的事,就是一直忽视大儿子刘启的感受,偏爱小儿子刘武,但是刘启是个孝顺的儿子,即使母亲偏心,但并没有降低对母亲的孝顺,甚至还想顺了母亲的心意,立弟弟刘武为太子,但最后被大臣阻止,但是刘武一直想坐上皇位,因此怀恨在心,杀了当时阻止他当太子的大臣,刘启大怒,刘武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因此竟一病不起,最后去世了,窦漪房把刘武的死怪在了刘启身上,指责他:是你害死了我的武儿。从此一直不愿意原谅刘启,直到刘启病重去世都不愿意见到他。

文景之治的幕后推动者:景帝之母窦太后

她是汉文帝皇后、汉景帝生母,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窦太后。很多人对她的传奇一生已有所了解。但少有人知道的是,她是景帝朝以及武帝朝前期的幕后掌权人,对文景之治和武帝盛世做出了巨大贡献。

窦太后出身贫寒,吕后时入宫做了宫女,被称为窦姬。窦姬等宫人被吕后赏赐给了各地诸侯王。窦姬本想去离家近的赵国,但阴差阳错的去了偏远的代国。为此,她是伤心流泪。但没想到的是,窦姬却受到代王刘桓的宠爱,并生下一女二男。后来,代王刘桓被拥立为皇帝。代王王后早死,王后的三个儿子在刘桓继位后的几个月内也全部病死。于是窦姬的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窦氏也被立为皇后。

窦氏在文帝朝,并没有太多的参与朝政。文帝去世后,汉景帝刘启继位,窦氏成为皇太后。从此她开始大量的参与政治,成为一代女主。

汉景帝继位不久,即重用宠臣晁错,大力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因此引发了吴、楚、赵、齐等七国的联合叛乱。叛军声势浩大,天下震动,汉景帝的处境一度非常危险。在这个危急时刻,经验丰富、甚有威望的窦太后给年轻的景帝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母子齐心协力,最终快速平定了七国之乱。

汉景帝朝,基本维持了这种二主并立的局面。景帝与窦太后的权力相当。他们既有合作,也有不少矛盾冲突。

窦太后宠爱小儿子梁王刘武,很希望景帝能把皇位传给梁王。景帝碍于情面,对母亲的要求一直模棱两可,甚至曾私下里对母亲说出了传位梁王的话。但梁王是景帝的弟弟,景帝又有多个儿子,传位梁王自然不符合传统。朝中重臣都反对梁王继位。最后,景帝还是立了自己的儿子做太子。梁王虽然没有成为继承人,但在窦太后的纵容下,各项待遇都按皇帝标准。梁王甚至派人刺杀了反对立自己为嗣的大臣。这本是死罪,但由于窦太后的庇护,梁王并没有受到惩处。

景帝先立了长子刘荣为太子,后来又将他废掉,另立刘彻为太子。刘荣后来犯了罪,景帝派酷吏郅都对他进行严厉审问。刘荣最终被逼自杀。窦太后对郅都逼死刘荣之事非常不满,一直试图杀掉郅都。但景帝却想保护郅都,将他调往外地当太守。窦太后最终还是找到了郅都的把柄,不顾景帝的求情,将郅都处死。

对于“文景之治”的贡献,窦太后是非常大的。文景之治的指导思想是黄老之术,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窦太后是黄老学说的最坚定支持者,一生都在坚持“无为而治”。

汉景帝却不信奉“无为”。相反,景帝刚继位,就任用晁错进行大规模改革,改变了很多法令。景帝与晁错的削藩行动,更是导致七国之乱,差点毁掉汉朝。

但是由于窦太后的影响,景帝也不得不以黄老思想来治国。如果没有窦太后的话,在景帝朝可能就会进行各种国策变化。文景之治很可能就不会出现。

窦太后甚至将文景之治时的基本政策,一直延续到武帝朝。

汉武帝推崇儒学,继位后,大量任用儒生为官,并试图推行政治、军事、文化等改革。由于政事需要奏报窦太后(此时已是太皇太后),朝臣们深感不便,于是建议武帝不要再把政事通报给窦太后。窦太后知道后大怒,把武帝叫来指责一通,并下令免去丞相窦婴、太尉田蚡(武帝之舅,王太后同母异父弟)、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等人的职务。赵绾和王臧被迫自杀。窦太后另外任命自己信任的大臣为丞相、御史大夫,汉武帝被完全架空。

窦太后利用自己的威望,罢免了朝廷中的主要大臣,几乎相当于发动了一场政变。文景之治时期的政策,得以继续延续。一直等到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才真正开始进行各项变革。

汉武帝完全改变了“文景之治”时的各项政策。他频繁发动战争,大肆搜刮民间财富,并任用酷吏,推行严酷政治。最终使国力空虚,民众起义不断。武帝晚年醒悟过来,汉朝政策最终又回到“清静无为”。最终,汉朝又迎来了“昭宣之治”。

《美人心计》里的窦漪房,历史原型是谁?

《美人心计》里的窦漪房,历史原型就是大汉的孝文窦皇后,字漪房,清河观津(今河北武邑)人 。汉文帝皇后。

一、窦后简介

出身名家,贤良淑德。汉惠帝时,被选为家人子,入宫伺候吕后,称为窦姬。后被赐予代王刘恒,随行代国,甘苦与共。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册立为皇后,育有一女二男:长女馆陶长公主刘嫖,长子汉景帝刘启、少子梁孝王刘武。汉景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建元元年,汉武帝即位后,尊其为太皇太后。

窦氏作为被吕后选中的送给诸侯的良家子。本来想去赵国,可是太监忘记了,阴差阳错被送去了代国。幸运的是,当时代王真的喜欢上她了。美人专宠,在当时吕后送去的各个宫女都被怀疑的情况下,她靠着自己的智慧和机敏不仅得到薄太后的喜爱,甚至为代王生下了两子一女,而在这个时候,历史的车轮在悄然运转,她的命运早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农家女子。

公元前180年,吕太后去世,而刘恒也被大臣拥立踏上皇帝的宝座,也就是历史上的开创盛世的汉文帝继位。

刘恒上一任王后生下的儿子们接连去世,所剩下的儿子长子是窦氏所生,登基必然会分封后宫,而母凭子贵加上刘恒对她的喜爱,她成功的从一个农家女子成为大汉帝国的皇后。

成为皇后之后的她,找回了失踪多年的弟弟窦广国,不过在刘恒当政的这些年,从未曾为自己的娘家人争取半分利益。

后来的她因病失明,而皇帝的宠爱也从她身上离去,文帝更宠爱年轻貌美的慎夫人。但是即便这样,她却能够稳稳的在皇后的位置上,除了其本身儿子为皇长子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没有大的错误,不勾结外戚,不为争宠使用各种计谋,只是自己安静的生活在后宫之内。

后世提起她,更多的是在她的思想上,她是当时西汉最后一位拥立黄老思想的统治者,正是由于她的影响下,西汉后来的政权才会继续推进刘邦初期留下的无为而治,这才促使了文景之治盛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