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不篡位明朝不会灭亡,唯一一个全是昏君的朝代
有人说如果没有朱棣篡位,让朱允炆治理天下有可能大明王朝撑不到1644年?
别说1644年,朱允炆在位期间估计就得完。即使不亡于他叔叔,也难免亡于蒙古南下和农民起义。最好的局面,被蒙古人打崩之后,据长江变成一个新的南宋。
朱允炆不能说是一个废物,但是他没有什么经验,手底下倒是有能打的武将,但没有靠谱的大臣。方孝孺黄子澄齐泰,忠臣倒是忠臣,但全是书呆子,搞学术还行,搞政治是纯粹的废物。王安石变法也是太过理想所以失败,方孝孺这些人,连理想都是错误的理想,真折腾下去,王莽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朱元璋能给他留下,如同朱棣留给儿子的“三杨”内阁,那样的名臣,那朱棣也没什么机会兴风作浪的。可惜朱允炆没有……朱棣起兵的时候也就几万人,最后都赢了,真要是蒙古人几万铁骑南下,朱允炆又把北边能打的藩王都收拾了,那他拿什么守家呢。徐辉祖倒是厉害,可是朝廷一群废物,他一个人可撑不住一整个北方啊。
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撑多少年呢?
朱棣不造反,朱允文的明朝不会是短短的四年,但肯定不会超过我们熟知的276年。因为一个家族的行事作风肯定会一脉相承。
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旗号发动“靖难之役”,攻进明朝都城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时,皇宫内却发生一场大火,朱允文不知所踪,在这样的结局下,宣告着朱棣成功篡位,开启了明朝276年的历史进程。
然而众所周知,明朝自朱元璋建国后,在永乐帝朱棣手上达到巅峰,随后的洪熙、宣德时期还是算是勉强维持强盛的局面。但到了明英宗开始衰退,这也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位昏君,到了后期昏君就比较多了,如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熹宗朱由校。因此明朝至少出现了5位昏君,而这些昏君也正是导致国家衰败的根本因素。
因此很多人都在想,如果是朱允炆执掌的明朝会不会更久,甚至避开清朝呢?
这里只想说,朱允炆执政后的明朝,或许昏君没这么多,但是肯定坚持不到276年!
朱棣不造反,或许就有其他藩王造反。朱允炆从爷爷朱元璋接过明朝的执政权,一上台第一件事就是重用文人才子:方孝儒,齐泰,黄子澄。这些人不能说没有才干,但存在一个通病纸上谈兵,他们不清楚藩王的实力,就建议削藩。诚然这样对于皇权集中有着非常大的好处,但估错了形势,最终导致朱棣造反。就算朱棣不造反,藩王之中肯定有其他人也会造反。毕竟朱允炆半路摘桃子继承皇位就让这些叔叔十分不爽,而且削藩那就是严重侵犯到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许一个两个藩王不是朝廷的对手,如果联合起来呢?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哪怕朱棣不反,朱允炆这个皇位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朱允炆的秉性也是葬送明朝的一个致命弱点。朱允炆没有继承到爷爷朱元璋的心狠手辣,也没有继承到父亲朱标的外柔内刚,朱允炆的性格就是柔弱。这种性格会受到百姓的爱戴,但是作为皇帝这样的性格是万万不可取的。生在帝王家的悲哀并不是无情而是利用感情,没有亲情,只有争斗,残杀。
朱允炆有几次可以杀掉朱棣的机会,都因为内心的善良而错失,最终反而被朱棣篡位。退一万步讲,朱棣没有造反,朱允炆这一脉也会因为性格柔弱,迟早过几代还是被其他皇室血脉所代替。古云有云“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帝王家柔弱的性格就是一种不良的性格,这种秉性代代相传,迟早也是会害了这一脉。因此朱允炆的王朝也不会能走得太远!
朱元璋给朱允炆挖得坑。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悲痛欲绝的同时,不得不考虑接班人的问题。而此时,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都对皇帝表示非常大的兴趣,甚至都在暗中较劲。之后朱元璋接受了学士刘三吾的建议,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以杜绝诸王对皇位的觊觎。
但纵观古代历史,除了朱元璋皇位传孙外,历史上也有相同的案例,结论也是十分类似。一是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不怎么行,但孙子司马遹十分聪明,所以司马炎就没有选择更换太子(这点跟野史上说康熙选雍正做继承人很相似,因为康熙很喜欢乾隆)。之后全国就爆发了主要由他的另外一些儿子参与的“八王之乱”,最终他聪明的孙子司马遹被杀。
因此一个皇帝想绕过他剩余的儿子们,直接把皇位传到孙子那里,结局都是比较悲惨的。因为儿子们不服啊!如果是传给其中任何一个儿子,可能其它儿子心里有意见,但都不会有那么大的意见。传孙子就不一样了,儿子们还年富力强呢,为什么就要传到孙子的头上呢?更何况这个孙子还是一点军功都没有,无法服众。
如果朱棣不造反,明朝会不会二世而亡?
朱棣不造反明朝也不会二世而亡。因为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他有很多利国利民的措施。人们刚从战乱中。过来需要休养生息。朱棣不是造反是夺朱允文的皇位。如果朱允文当皇帝也是能够当的很好的,他会落实朱元璋的各项政策。明朝也会兴旺发达。
如果朱棣不造反,明朝会不会二世而亡呢?
明惠宗朱允炆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他的父亲是朱标,朱标在朱元璋登基时就被立为太子,而后来朱元璋感觉太子比较仁慈,他更喜欢和自己比较像的朱棣,但因为嫡长子继承制,他不得不继续让朱标做太子。
其实朱标能坐稳太子之位,和朱允炆也有关系,朱元璋很喜欢这个孙子,觉得他是个人才。性格上和他父亲比较像,但行事上要比他父亲狠心。从他即位不到一年就削藩便可以看出,因此朱元璋便不在考虑动朱标的太子之位。
可以说,朱元璋对于朱允炆,就如同朱棣对于朱瞻基一样的情感。所以,在朱标因病去世之后,朱允炆便被立为皇太孙,并且在朱元璋死后继承了皇位。
所以说,朱允炆并不像提问者所说的那种不堪,不然朱元璋也不会立他为皇太孙,正是朱元璋看中了他的能力,才会这样做。
朱允炆的决策
但朱允炆毕竟过于年轻,他登基时才21岁,正是年轻气盛之时,因此难免行事会比较冲动。
朱元璋在时,朱允炆就曾经问他,如果这些叔叔们管不住怎么办,朱元璋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他怎么做。他回答说,先用礼仪约束他们,再用亲情感化他们,实在不行再派兵镇压。朱元璋对他的回答还算满意,但是这些只是说说。
在他上位之后,立即决定先下手为强,而他身边也只有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位可用之人,但这三位都是受儒家思想长大的人物。“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思想早在他们脑中根深蒂固,因此不会考虑到又有藩王造反的情况。
所以,当朱允炆下令削藩之时他们并没有反对,他们没有把事情考虑全面,也是做臣子的一种失误。
因此,各种原因加起来,再加上朱允炆一年之内削了五位有实权的藩王,朱棣当然害怕了,不得不起兵靖难,不然就是在等死。
明成祖朱棣
朱棣很小年龄时就被封为燕王,后来成年后回到封地,跟随各路大将军征战,声名赫赫。后来朱元璋几乎把能打的大将屠戮一空,因此在靖难之役中几乎无人可以阻挡他。
但即便如此,靖难之役也打了4年之久,并不能说朝廷能力差。朱棣带领的军队都是和他一起镇守北平的人,加上从宁王那忽悠来的“朵颜三卫”,朱棣军队的实力也很强大。
可以说靖难之役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而不是提问者所说一隅之地就能造反成功。再说民心,一个藩王怎会有正牌皇帝更有民心,但这场战争靠的不是民心,而是双方的计策。或许是燕王技高一筹,因此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结语】
因此这样看,即便朱棣没有造反,明朝也不会二世而亡,因为朱允炆只是年轻气盛,做事过于着急。而后世的明英宗不也一样,也是年轻气盛,才选择御驾亲征,从而兵败被俘。所以这样看,朱允炆要比后世的皇帝要好一点,如果他多在位几年,等他熟悉朝局后,或许,他也能成为一代明君。
朱棣仍然留在金陵都城,明朝是否不会灭亡?
朱棣仍然留在金陵都城,明朝是否不会灭亡?
没有朱棣定都北京,明朝可能会百年即亡。皇帝在北京,调粮草都那么困难,没有粮草,拿什么扫北。北方不放重兵,拿什么防蒙古的崛起。北魏的六镇起义,唐朝的安史之乱都是教训。朱棣迁都北京就是最佳选择,大国永远是内政决定外交。明朝最大问题是,洪武开国时没有想好办法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控制新疆 、辽东、漠北,这种形态下,只能天子守国门。
简单地说,明朝朱元璋兴起于南方,扩疆这一块有所不足,国土面积上从地缘结构上来讲只是及格。中国每个大一统王朝,控制河套,幽州,新疆,漠北,东北才行,从这一点北宋就是最坏的教训。建都南京,只能是短命王朝。
明朝时有北京重镇,蒙古,女真多少没那么放肆,如果建都南京,就土木堡之变时的形态,蒙古人不会天天来吗?要知道土木堡之变离朱棣北伐才25年,明朝北方早就沦为游牧民族的劫掠地。简单的说没有北京这个重镇,游牧民族会深入华北大平原,游牧民族占领北京的教训,就是幽云十六州的教训。明初有初代皇帝的余威或有可能抗住,但保不齐出个朱祁镇,国境线又给你划黄河边了。
关中的兴盛和衰败,主要是由两个因素:
1、经济因素
在唐朝之后,关中除了频繁战争带来的人口减少和经济衰败外,还在于气候因素。从周朝到唐朝,关中能够成为中国政治经济重点,除了地理原因,就在于气候,由丰富的水源和降水。但唐朝之后,关中相对其他地方,特别是江南,就显得经济潜力不足。以北宋为例,由于雇佣的职业军人制度,军费开支非常巨大,定都关中分分钟破产倒闭。汉唐的军制都是和府兵制差不多,成本低廉,因此能够定都关中。
2、威胁改变
唐朝之前,威胁主要是西北方面,东北方面并没有持续而巨大的威胁。唐朝之后,契丹、蒙古、女真等主要都是在河北北部,不在西北的中亚地区。契丹、蒙古、女真、满洲,都是以燕京为南下中原的门口,并以此为京都。明朝需要江南经济去支撑,定都关中,比定都北京成本要高。朱棣是将大宁都司内迁,东胜,包括兴和,这些卫所都内迁,大宁不是给朵颜三卫的酬劳,而是因为粮食补给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