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为什么不打苏联,二战日本为什么不全力进攻中国
日本在二战中为何没有进攻苏联呀?
近年来,日本部分历史学家公开发表文章否认在二战期间日本参加制定入侵苏联的计划。他们诡称,日本制定进攻苏联的计划是一种防备苏联进攻的防御性措施,日本在苏德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立场。但从解密的日本天皇御前会议、日本政府及其他军事机构的秘密文件都驳斥了这一观点。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日本在苏德战争中是如何保持中立立场的?
德国发动入侵苏联战争爆发后不久的1941年7月2日,日本天皇御前会议制定的对苏政策为,日本对待苏德战争的态度将根据三个协约国的精神,但日本暂时不会介入这场战争中,日本将秘密加强对苏战争的军事准备工作,保持独立的立场。此时日本将进行预防性的外交谈判,如果苏德战争向有利于德国的发现发展,那么日本将对苏联诉诸武力,解决北方问题,保障北部边境的安全。根据这一决定,日本参谋本部便开始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实施进攻苏联的战争准备工作。1941年7月11日,日本天皇向日本关东军和驻扎在中国北方的日军下达了专门的506号命令。命令明确指出,在远东的日军应做好入侵苏联的准备。日本参谋本部还制定了一个进攻苏联的战役——战略计划,这一计划被命名为 “关东计划”。
根据这一计划,日军拟在预定方向对苏联军队实施一系列打击,击溃在滨海边区、阿穆尔河沿岸和后贝加尔地区的苏军,占领主要交通线、军工企业和后勤供给基地,摧毁苏联军队的抵抗,迫使苏联军投降。日军计划在6个月内推进到贝加尔地区并结束战斗。为此,7月5日日军最高指挥部发布首次动员令,并决定将关东军扩编为2个师团(第51、57师团)。7月7日日本天皇核准秘密征招50万人并征用80万吨的船只用于向伪满州国运送军用物资。动员工作是在极度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动员是以集训登记和内部例行征集的名义进行。1941年7月25日,德国驻日大使向柏林报告日本动员情况时指出:日本已经征招了90万名24 ——45岁预备役人员,并向日军派出了懂俄语的人员。
7 月22日,日军开始在苏联边境地区集结。日军通过朝鲜境内各集结点每昼夜向伪满洲国派出约1万名官兵,3.5万辆马车。按照计划,日军将集结的629支部队组建了三个方面军(东部、西部和北部方面军),其总数量达到了20个师团。此外,日军最高指挥部还计划在伪满洲国再增加5个师团的兵力,部队主要从中日南部前线调集。日本实施第二阶段动员后,在苏联边境地区共集结了85万部队,再加上北海道的军队第七师团和在南萨哈林的日军1个混成旅,在1941年夏天,日军已经集结了近100万准备进攻苏联的部队。在集结部队的同时,日军还在满州和朝鲜各地储备大量弹药、燃料和食品以及2——3个月的战备物资。
准备实施阶段
“关东计划”,伪满州国和内蒙古的伪军也将参加对苏战争,并将他们置于关东军的指挥之下。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日军开始在当地征召预备役人员,1940 年伪满州国就开始实施义务兵役制。在日本统治下的蒙古军队则被编入在内蒙古的日军,组建了蒙古联合志愿军。另外,从1938年起,根据关东军司令部的命令在伪满州国就组建了一支白匪部队,他们也将被编入入侵苏联的日军中。他们的任务是进入苏联境内进行破坏铁路和交通线、对苏联军后勤供应基地实施打击、侦察、破坏和进行反苏宣传。在接到“关东计划”后,日本关东军还组建了一支白俄特种部队,专门负责对苏联境内实施破坏活动。
另外,日本陆军的行动还可以得到海军的支援,海军将帮助陆军在堪察加和北萨哈林实施登陆作战,占领苏联远东良港符拉迪奥斯托克市,摧毁苏联舰队。7月25日日本海军司令部又下达命令,组建专门用于对苏作战的第五舰队。
日本为了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对苏作战,计划在苏联边境地区共集结34个师团的兵力。而在苏德战争初期,在伪满州国和朝鲜,日本只部署了14个师团。日军计划从各殖民地向关东军调集6个师团,再从中国战场调集14个师团。但由于战事紧张,这一计划未能完成。
但日军指挥部认为,进攻苏联至少需要25个师团。在日本实施动员后,在伪满州国和朝鲜两地日军共集结了85万人,这一数量相当于日军58——59个步兵师团。而此时,苏联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共部署有30个师的兵力,因此,日军计划在兵力上保持对苏联2倍的优势。
到8月初,日军进攻苏联的所有军事部署已经完成,并将8月10日定为发动进攻的日期。真可谓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到7月下半月,当日本基本做好了入侵苏联的军事准备时,日军将领中首次出现了对德国“闪击战“战果的怀疑。日本“战争秘密日志”对二战战场的局势进行评估后写道:“苏德战线没有出现积极的成果,战场局势发展无法确定。”此时,日本的战略开始取决于德国在苏联战场上的前景。
随着预定对苏发动进攻的日子来临,日本领导人试图向德国政府了解其结束苏德战争的日期。7月底和8月初的战场局势表明,德军在苏联的进攻速度明显慢下来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在预定的期限内并没有攻下。德军进攻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是战线过长,后勤供应不足,因此进攻推迟了3周时间。在这种局势下,为了迅速消灭苏联,希特勒要求日本尽快在远东开辟第二战场。但日本一直以还需要一段时间准备为理由推迟行动,实际上日本是担心过早发动对苏战争对自己不利。7月 29日日本“战争秘密日志”写道:苏德前线局势仍然没有变化,在年内能否对苏发动战争将是个问题,希特勒是否在犯一个严重的错误?今后10天的战争将决定历史。
8 月初,日本对苏侦察机构向日军事领导人提供的《当前苏联评估局势报告》指出:如果年内苏联红军仍坚守莫斯科,那么苏联就不会失败,德国快速结束战争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今后战场局势将向对德国不利的方向发展。这一文件使日政府更加冷静地评估苏德战争的前景和日本是否应该加入这场战争。但此时日军仍在积极准备实施“关东计划”。日军事领导人仍认为,苏德战争最有可能以德国胜利而告终。苏联将很难继续进行这场战争。日本不应放弃这一天赐良机,应同德国一起使苏联垮台,并消灭他们。
计划流产
日军指挥部认为,发动对苏战争的基本条件是先削弱苏军在远东的军力,以便在实施军事行动时不会遇到苏军强大的抵抗,这就是日军“成熟柿子”的理论。日军参谋总部认为,进攻苏联的最佳时机是在苏联将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作战师从30个减少至15个左右时,而航空兵、装甲兵和炮兵及其他部队减少三分之二。但 1941年夏苏联并没有向欧洲战场大规模调动军队。文学|虚拟文学|武侠奇幻|历史文化|休闲
在苏德战争开始后3周内,苏联仅将17%的远东军队调往欧洲战场,而机械化部队只占1/3,部队缺额则在当地居民中征召补充。另外苏军主要调动的是后贝加尔军区的部队,其他部队基本未动。而苏联在远东地区仍保持强大的空军力量,到7月中旬苏联只向欧洲战场调动了30个空军大队。最令日本不安的是苏联在东部地区仍有大量的轰炸机部队,如果对苏开战,日本本土都有可能遭到苏联大规模的空中打击。
1941年苏联在远东共部署有60架重型轰炸机、450架战斗机、60架攻击机、80架远程轰炸机和330架轻型轰炸机、200架海军航空兵飞机。此时如果同苏联发生战争,日本本土每昼夜将遭到数十次轰炸,东京将会是一片瓦砾。另外,苏联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仍保持强大的军力,她有能力反击日军的入侵。
1939年9月日军曾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哈勒欣河东段领教了苏联红军的厉害,在那场较量中,日满军队伤亡、被俘达6.1万人,损失飞机660架。最令日军忌讳的是:1、苏联红军有可能对其本土实施毁灭性打击;2、同苏联红军这样的现代化正规军作战取胜的可能性不大。希特勒占领莫斯科看来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此日本根本不敢实施入侵苏联的计划。9月3日,日军指挥部决定,在明年2月份前不应在远东地区展开大规模的行动。根据1918——1922年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战斗经验,在西伯利亚寒冷地区的复杂气候条件下,日军曾遭受严重的损失。因此必须避免冬季在苏联作战,所有的战斗行动都应推迟到明年春天。
9月14日,苏联间谍左尔格向苏联政府报告:根据可靠情报,日本政府在年内不会发动对苏侵略战争,但其军队将留在伪满州国,计划于明年春天再作打算。日本准备已久的“关东计划”之所以没有实施,并不是因为日本遵守苏日签定的中立条约,而主要是由于苏联在欧洲战场的伟大胜利以及苏联在远东地区保持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使日军不敢轻举妄动。但由于日本在远东重兵的威胁,苏联无法将远东的大批军力调往苏德战场,日本法西斯此举还是大大帮了德国法西斯希特勒匪帮的忙。
为什么二战时候日本没有进攻苏联
首先,日本没有进攻苏联是出于自身的考虑,早在1939年,苏联就和日本干过一次,在蒙古的诺门坎地区,苏联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彻底粉碎了日本的进攻。从那时起日本就觉得和苏联打是找死。
而1941年,苏联被德国入侵,日本为何还不进攻?这是因为,日本已经陷入了多线作战的困境:中国战场要对抗国民党和共产党;南亚地区还要打败印度和英国远征军;太平洋地区还要防备美国,为突袭珍珠港做准备。即使日本在中国东北驻扎着战斗力强大的关东军,但苏军在远东地区还有一支庞大的预备队,日本在等待机会。
然而,局势却并非日本人所想的那样顺利,中国宁死不屈的顽抗精神在损耗日军的精锐兵力,而南亚地区的停滞不前也让日军损失惨重,被珍珠港事件激怒的美国人发动的一系列战役挫败了日本的海上势力。日本这时候没有多余的兵力进攻苏联,于是就彻底放弃了这个意图,直到战争结束。
二战中,日本为何不与德国夹击苏联?
1941年6月,德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苏联发起猛攻,苏德战争爆发。德国大军势如破竹,直插莫斯科,而苏联由于防范不力,只能疲于招架。而此时同为轴心国的日本,在苏联的另一侧却没有任何帮助德国夹击苏联的动作,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前期的诺门坎战役让日军心有余悸。日本不是对苏联没有任何犯意,毕竟苏联是盘踞在日本“北进政策”道路上的头号劲敌。所以在日本占据东三省后,就迫不及待的和苏联以“满洲国”和“蒙古国”的名义在诺门坎过了招。虽然苏联在诺门坎一度陷入鏖战,该战役但最终以日本的惨败告终。日军在这场战役中见识到了苏军搞机械化程度的军事硬实力,和朱可夫将军等苏军将领出众的军事软实力。让日军收拾心情向着苏联再出发,日军方面难免有犹豫。
二是此时日本战略部署调整导致关东军战力不足。战争伊始,日本陆军就和海军就战略部署争论不休,前者主张北进和苏联争夺陆上话语权,后者主张南下与美英争夺海上话语权。关东军北进政策失利后,日军已将战略部署调整为南下政策,优势兵力和后勤保障都大部分向太平洋战场倾斜。德军进攻苏联之时,日军刚与苏军签订《苏日中立条约》,倒不是说日本是个遵守条约的君子,只不过日本关东军此时确实无力再与苏军硬磕了。
三是日本的国家利益驱使。德意日的轴心国联盟并没有那么亲密,尤其是日本与德国,相当于在两个槽中吃草,实是划片儿经营,达不到着眼全球战略协调那么大无畏的层面。自日本进犯苏联利益之后,虽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但苏联并未放松对日本的防范,加之以中国东北抗联义士们对关东军的顽强抗争,日本实在不愿意再去啃苏联这块硬骨头。从自身利益出发,日本关东军将更多精力放在坐稳在华的既得利益,或许也在坐等苏德极尽消耗、两败俱伤,到那时再另谋它利也未可知。
二战日本为什么不打苏联
这就是政治上不正确的做法,在36年之后,谁敢提这个,谁就要靠边站了
实际上一开始,日本就有两条战略路线
一条是皇道派的,他们的基本思想就是拉上中国当小弟,北上进攻苏联,夺取西伯利亚
还有一条就是统制派,他们的基本思想就是先打败中国,然后南下,夺取东南亚,获取资源
两派的战略一直在冲突,最后就是36年2月26日的总爆发,之后,皇道派失势,北上进攻苏联的策略就是政治上不正确,你要是敢提,就别在军队里混了
到了39年的时候,关东军一度头脑发热,在诺门坎和苏联交了次手,大败而归,大家认清了苏联的实力,暂时不提进攻苏联了,全力对付中国
而41年,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日本一度考虑过要北上进攻苏联
但考虑到三点
1、实力不足对付苏联,苏联即便是最紧张的时候,远东
地区也有100万兵力,而关东军的鼎盛时期,兵力不过80万,兵力不如人、装备不如人,怎么打?
2、西伯利亚没有资源,美国已经开始了对日本的石油禁运,远东地区没有石油,反过来,南下进攻东南亚的话,可以获得足够的资源,印尼的石油产量足以满足日本需求
3、后勤考虑,进攻西伯利亚的后勤要求太高,日本无法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