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为什么被刘邦杀害,韩信为什么会死因为刘邦的誓约
刘邦打天下,三个人功劳最大,对此刘邦自己也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不过三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韩信最初封齐王,然后降为楚王,最后被贬淮阴侯,然后被吕后杀死于未央宫;张良学赤松子隐居,最后一直托病不出;倒是萧何,一直在刘邦身边,做到丞相,而且孩子辈也是大官。
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仅仅是萧何是刘邦的老乡,其实不然,我以为有以下几方面决定的:
其一,韩信过于张扬,韩信不得地时很低调,即使别人让自己从裤裆里钻过去,都毫不犹豫的钻过去,后来做了大将军,打了不少大胜仗,开始想着南面称孤,尤其是居然伸手问刘邦要齐王的封号,刘邦气急败坏,尽管在张良的劝告下,给了韩信,可心里却对韩信老大的不痛快。
其二,韩信功劳太大,所谓“勇略震主者身危,功高盖世者不赏”,你立下那么大的功劳,刘邦拿什么赏赐给你,一旦你心里不高兴,刘邦自然坐卧不宁,这天下都是你打下来的,你不死,当皇帝的如何能心安,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当年吴越之战结束之后,看看越王勾践如何对付功臣文种范蠡的。
其三,韩信用兵如神,当韩信袭破临淄时,项羽闻讯遣龙且亲率兵马与齐王田广合力抗汉,号称二十万众,有人前来向龙且献计:汉军远征作战,所向披靡,而齐,楚本土作战兵易涣散,不如深沟高垒,以守为攻,招抚已沦陷城邑,使知齐王存,楚来救,这必定使汉军得不到粮食,会不战自败,龙且轻视韩信,又急求战功,不用此计,率兵与韩信军隔潍水东西(今山东境内的潍河)摆开阵势。韩信连夜派人做了一万多条袋子,盛满沙土,壅塞潍河上流。率一半军队涉水进击龙且之阵,龙且出兵迎击,韩信佯装败退,龙且以为韩信怯弱,率军渡江进击。这时韩信命人决开壅塞潍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龙且的军队大半没有渡过去,韩信挥军猛烈截杀,杀死龙且。东岸齐、楚联军见西岸军被歼,四处逃散,韩信率军急渡水追击至城阳,楚兵皆被俘虏,齐王田广逃走不久被杀。
汉四年(前203年)齐地全部平定,韩信一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一时间诸侯各国听见韩信的名字闻风丧胆,就是项羽也对韩信畏惧三分,极力想拉拢韩信,韩信此时不知道韬光隐晦,却在和刘邦的交谈中,毫不保留的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自然让刘邦心里老大的不痛快。
其四,跟随刘邦打天下的人,对韩信格外敬佩,万一韩信要是带兵造反,对刘邦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史记里有一个细节,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之后,深知高祖刘邦畏惧他的才能,所以从此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韩信由此日益怨恨,在家中闷闷不乐,对于和绛侯周勃、颍阳侯灌婴等处在同等地位感到羞耻,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韩信出门后,笑道:“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等同列!”那樊哙是刘邦手下第一员猛将,又是刘邦的妹婿,尚且对韩信如此,何况他人?
相比较张良,在刘邦成名之后,基本上诸事不问,又帮助吕后的儿子刘盈夺了太子之位,自然让吕后感激涕零;萧何一直小心谨慎,甚至为了保全自己,不惜玷污自己的名声,因此在刘邦和吕后那里,能够度日,当然他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可见韩信被害,和韩信立下赫赫战功有关,也和自己张扬的个性不无关系,韩信最后也知道,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功臣亡”,历史上那些立下大功劳的人莫不例外。
上一篇:洪宣娇最后的结局,洪宣娇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