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东吴君主孙权是怎么死的,东吴 孙权
孙权作为三国时期东吴的君主,其才华以及本事都是值得肯定的,曹操曾评价道生子当如孙仲谋,由此可见其才能,那么他是怎么被害死的,他的墓现如今在何处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记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裴注:《吴历》曰:“……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谓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曹操把孙权当做英雄,人生在世,就要像孙权一样有勇有谋,而千万不要像刘表的儿子刘琮那样软弱无能。
曹操能在自己的军队前,如此表扬自己的敌人孙权。那么,孙权到底有多厉害呢?从这两点可以看出:
一、九岁出使刘表讨回父亲遗体,名扬天下
孙权天资聪颖,从对传国玉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当初,孙权的父亲孙坚拿到传国玉玺的时候,孙权就劝孙坚说,现在的传国玉玺乃不祥之物,迟早会带来祸患,建议孙坚把玉玺扔掉。可是被权欲冲昏头脑的孙坚,怎么会对这象征权势的玉玺轻易放手呢!后果大家也知道了,孙坚率领军队渡船回江东的途中,遭到了刘表的埋伏,孙坚当场被乱箭射死,连尸首都被敌军抢走了。
那时,年仅九岁的孙权主动提出到荆州讨回父亲的遗体。非常悲伤的孙权面对刘表的质问,却有着大人一般的冷静与睿智。刘表也被小小年纪的孙权言语所打动,于是归还了孙坚尸首,孙权也因此名扬天天下。
——能屈能伸,有大丈夫胸襟
俗话说:地低为海,人低为王。孙权就有这样伟大的胸襟,为了江东大局,甘愿放下身段,低下头颅。
记得孙策临死之前曾对孙权说过,“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周瑜这位赫赫有名的将才,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周瑜在东吴是比较特殊的存在,从孙策时期就已经加入东吴,而且是带了自己的人马去的,在东吴地位比较高,但为人心高气傲,不甘居于人下。
当初赤壁之战曹操大军压境时,名义上孙权是东吴之主,但是在力战还是投降如此重大的事情上,自己的文武百官却要让周瑜来拿主意。东吴到底是谁说了算?是孙权还是周瑜,一目了然。在这件事情上,孙权非但没有生气,还表现出了慷慨的气度和伟大的胸襟,虚心听取周瑜的意见并拜周瑜为大都督掌管一切军务。
赤壁之战后,周瑜在东吴的声望和地位更上一层楼,但此时孙权依然为了江东大局,甘愿放下身段,低下头颅,处处忍让周瑜。
孙权的性格特点
1、英勇果断,胆识过人:赤壁之战,曹操80万大军压境,孙权并没有被曹操的强大气势给吓到,他果断采取了鲁肃的建议,和刘备结盟,火烧曹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2、善于审查形势:孙权在采纳了众多人的建议后,决定在易退易守的建业建都。后来和刘备争夺荆州,为了方便指挥作战,果断将武昌改为都城。等到荆州得手之后,又将都城迁回最适合作为都城的建业。
3、深图远虑:为了能抵御北方的曹操,抗拒西边的刘备,孙权在外交上选择忍辱负重,以柔克刚,不计较当下所受的屈辱。
孙权是怎么死的?
公元251年冬,孙权到南郊祭祀天,几天之后便得了风疾,感染风疾的孙权加上年老体迈医药已经无法医治,自知大限将至,当年十二月,孙权急忙将大将军诸葛恪召来委托后事。次年,孙权就医治无效逝世了。
公元251年,孙权已经70岁了,70岁在那个时候已经算是高龄了,古代人能活六十岁也已经算是很好了,活到70岁的孙权自然身体素质都已经跟不上身心了。在加上晚年的孙权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屡次变动,引起朝中动荡,他的儿子都会皇位虎视眈眈,这样操劳继承人的事情,他也是心力交瘁。
试想,一个70岁的老人,整日操心国家大事,而且还老是出变动,孙权还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吗?但是他还是要外出祭天,刚好祭天又是在冬天,自然抵抗力下降再加上操劳过度,感染风疾是必然的。而后因为年事已高,本身就已经接近大限了,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必然会加快他的死亡,所以感染风疾后的第二年孙权就驾崩了。
孙权死后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身于蒋陵,也就是说孙权墓在蒋陵,可是蒋陵在哪里?
孙权墓在哪里?
孙权葬于蒋陵,蒋陵是什么地方?原来孙权为了避祖父吴孝懿王孙钟名讳,而把钟山改名蒋山,孙权陵在蒋山,所以蒋山又称作蒋陵。所以一般说孙权墓都说再蒋陵。这蒋山位于如今的南京市钟山南麓。
后来明朝朱元璋修建皇陵,本来将士打算将孙权墓地移走的,但是朱元璋觉得孙权也是一条好汉,于是没有移走而是让孙权墓保留下来为自己“看门”。所以现在的孙权墓就在朱元璋的明孝陵梅花山内,现仅存一小型墓冢,不见碑表。仅存一个石碑,一座石桥,一个注释牌,一座石像。
三国英雄孙权死后栖身之所也被抢夺,让人感叹。不过他对后世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后代许多许多人称赞孙权的英勇神武,并从孙权的身上学习军事和兵家知识。即便他已经深埋黄土,但是他的事迹还是不断的出现在各种场合,或兵书中或教科书中。